高咏“宣城体”诗歌浅析

2019-11-04 06:10张春艳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宣城诗人诗歌

摘要:清初诗人高咏一生著述较丰,但大多散佚,仅有《遗山堂集》《遗山诗》行世,其一生诗作,以入闱而分泾渭,前期多清新淡远之作,古体诗亦词气纵横,音节铿锵;入闱后多颂圣之作。其诗歌因风格独特时称“宣城体”,多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作,内容朴实,风格清静。

关键词:《遗山集》;“宣城体”

高咏(1622-1685),字阮怀,一字怀远,号遗山,安徽宣城人,咏性情简傲,时人多望而畏之,且能诗文,兼擅书画。愚山赠句有云:“疎狂合侧时人目,腾达还餘畿辈传。”1卷二盖纪实也,高咏诗多凄怆之音,“郁以秀”“怆以深”虽时有愤激,仍以“醇厚”为则。

一、“宣城体”概述

在清初地域文学兴盛的环境下,以施闰章、高咏、梅文鼎等为代表的宣城诗人树帜诗坛,形成区域色彩鲜明的宣城派,其独具特色的诗歌被称为“宣城体”。

宣城,汉代称宛陵,隋时改称宣城。宣城人文始兴于宋代,明清时期,宣城与桐城并称为江上“二城”,不仅是皖地的文学渊薮,也是文坛的两大重镇。宣城派的诗学思想承继宣城心学,而宣城心学又是阳明心学的一支。所以宣城派重“学”,主张学术与文学水乳交融密相关系,强调道艺一贯,以诗为“道之余也”。宣城派承续心学一脉,参酌东林之学及夏峰北学,批评“空言心性”,标举以“体仁”为本,讲求“用实”,所以宣城之学亦重视“言有物”。宣城派诗人心态不同于王夫之、屈大均等遗民,又区别于钱谦益、龚鼎孳等贰臣,在清朝统治日渐稳固的现实面前,他们逐渐趋于认同清廷的“正统”地位,“温和”的政治态度使他们对“温厚”之诗情有独钟。施闰章《与彭禹峰》云:“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近日北音噍杀,南响浮靡,历下、竟陵,遂成聚讼,可一抚掌。”“宣城体”的“温厚”正体现了诗歌与“世运”相适合的一种文学取向。宣城派强调诗歌境远思深,不屑文辞藻缋华美,诗歌创作大抵呈现出“深远”、“朴秀”的特点。宣城派不屑于藻缋, 但十分注重语言的拣择、诗韵的协调、格律的深稳,语言简净、句调整严。施闰章、高咏、梅庚都有改诗的癖好,施闰章尤甚,字句务求简净、清醇。

二、高咏与“宣城体”诗人

“宣城体”诗人除高咏外还有施闰章、梅清、梅磊、梅庚、等,其中以施闰章最为杰出。施闰章,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宣城人,著有《双溪诗文集》、《愚山诗文集》等十余种。梅清,字渊公,一字远公,号瞿山,自少与施闰章游从,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精于诗画,有《天延阁诗集》二十六卷。梅磊,字杓司,号响山,明亡后为遗民,性喜自负,“诗辞通俊”晚年流寓南京,康熙四年(1665)病卒,著有《响山斋集》。梅庚,字耦长,一字子长,号雪坪,梅鼎祚曾孙,父梅郎中为复社名士。梅庚幼孤,能诗文,自拔尘俗,年未三十即刻有《山栖诗略》三卷,康熙二十年(1681)举乡试,授泰顺知县,在任五年,辞归。著有《天逸阁集》、《漫兴集》、《玉笥游草》、《吴市吟》。

高咏与施闰章交好,诗文创作大多受其影响,与施闰章交游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这在交游一节中已罗列一二,此处不多加负赘,可在《除夕愚山以诗索和》和《元日和愚山》两首诗中窥见一斑。

除夕两人俱做客,一尊不共即天涯。喜看乡信方同日,愁和新诗又一家。春浅只宜倾竹叶,蜡残尤未见梅花。年光向后休孤负,深媿从前鬓早华。

婪尾家园旧小筵,每逢佳节忆南天。漏残厌听鸡声叠,窗曙俄惊鹊语传。推枕成诗因少睡,围炉检历畏加年。今朝岁酒谁先后,更约看花何处边。

高咏和梅杓司、梅耦长的唱和诗很多,多借佳节亦或美景相与酬赠,表达他们之间的友情、赞美友人高洁的品质、亦或传达自己内心的苦寂,《和杓司催梅》和《雪不止答耦长》两首便是诗人借诗传情,前首诗借梅花来赞誉梅杓司的品行如腊月梅花般高洁,凌霜而开,不随波逐流。后一首则是大雪压窗之际,困窘的生活迫使他对友人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惆怅,原诗如下:

往年腊月早梅时,今日催梅但有诗。空復巡簷学杜甫,焉能邀笛坐桓伊。千林晴雪寒偏俏,五夜东风暖更迟。自笑高楼空徒倚,朝朝频看向南枝。

大雪压扉扉不启,开扉万事不可理。匡床危坐正冠缨,非歌非哭子桑子。长贫不卖长卿赋,长饥不索仁祖米。比舍梅生久不来,高会谈经官舍里。今朝把袖出新诗,如何怀抱亦如此。世上竟有似我贫,为君粲然一启齿。且乘晴雪看千山,拂拭须眉照江水。

三、高咏的诗歌创作与“宣城体”

清王朝统治的日渐稳固使得文人的反抗意识逐渐消磨,诗歌创作也趋向平和,高咏前期的诗作即多温柔敦厚之风,与施闰章的提倡相吻合。“宣城派”承袭阳明心学,重实物,轻空谈,加之施闰章受儒家教化,诗歌呈儒家温柔敦厚之风,“宣城体”诗人受其影响大多诗风偏向宋诗。高咏一生,早得诗名,然而科场失意,晚年始入科闱,坎坷穷愁,善病以终。顾其一生诗作,皎然以入闱而分泾渭。

高咏一生虽困窘潦倒,仕途亦不尽如人意,但前期的诗歌创作中本该悲怆潦倒之音却在诗中以“哀而不伤”的温和之调诉出,如《李中丞歌》《临江中秋同诸公慧力寺泛舟回遂集愚楼玩月分体各赋》。高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篇诗风俊朗、朴秀,不饰辞藻,但用词考究,不落筆成套,语言简单精炼,有“宣城体”格调。至于后期入闱后的御用之作,开始空谈颂赞,便逐渐脱离了“言有物”的宗旨。

综上所述,高咏《遗山诗》前期诗歌成就总体高于后期,而前期亦有“宣城体”之风,后期逐渐回落。但通过对其诗歌的研读既可以深入探究“宣城体”诗学的深层意蕴,也可以了解清初士子文人在朝在野的思想变化,对清王朝从抗争到妥协再到合作的心路历程,通过交游诗亦能了解当时文人间的思想交流,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

注释:

1(民国)杨忠义.雪桥诗话[M].民国求恕斋丛书.

作者简介:

张春艳,1995.08.16 性别:女,汉族,甘肃省天水市,硕士,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元明清方向。

猜你喜欢
宣城诗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发展方向浅谈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诗
七月诗歌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愤怒
宣城以外看宣城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