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2019-11-05 05:32丁蛟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大学生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内圣外王”之修身养性学说,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真善美的人格发挥着重要作用。拟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内圣外王”之说,深入探讨构建和完善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精神境界与健康的人格追求的科学有效路径。

关键词:内圣外王;大学生;人格教育

一、引言

人格教育是社会变革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基石,更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理念,正如蔡元培说:“教育者,齐人格之事业也。”所谓人格,一指人之智慧、性格、气质、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感、素质等个体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在心灵与精神状态;二指人在社会中做人的尊严、责任意识和人生价值的地位匹配与作用统一,具有道德的修养与情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理应博学审慎、明辨笃行以培育格物致知、齐家治国之实践能力,使“内圣”与“外王”浑然圆融,以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人生境界。

二、“内圣外王”的溯源

“内圣外王”源自《庄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今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自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位其所欲焉以自为方。”[1]568下文所引《庄子》皆以此版本,只注篇名。庄子在论说神圣缘何降生、明王为何出现时指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庄子·天下》)他从当时历史文化背景提出的“内圣外王”,具有庄子特色的认识论意义。其思想具有“作为学问形态”“作为帝王统治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精神境界”三种形态,而“独立个体的人格精神境界”更为独特。

与道家偏重独立个体自我完善的追求不同,儒家“内圣外王”更倡导由内而外的修养与事功,它涵盖着两种文化追求:“内”指心性修养的至善境界,“外”指理想君主、理想政治的社会追求。纵观中国古代学问,无论入世还是避世,大多认为士人追求的人生理想——“内圣外王”,即追求修身的至善境界与建功立业、经世扬名的和谐统一。此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高价值所在。

三、“内圣外王”的旨归

“内圣外王”虽源自道家,实由儒家系统阐述并推动其发展与演变,正如《礼记?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乃原始儒家对“内圣外王”的阶段性总结。近现代学者则系统论述儒家“内圣外王”的内涵,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

(一)“内圣”的涵义

“圣”之本意即聪明睿智,如《尚书?洪范》:“聪作谋,睿作圣。”《说文解字》:“圣,通也。”即称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为“圣人”或“圣贤”。而“内圣”之“圣”则含有动词倾向,意即像圣哲那样涵养身心。从伦理学角度说,“圣”是一种自觉履行道德的人格典范,也是个体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就“内圣”而言,庄子有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的划分,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皆内圣所生,即内圣之道。”[2]855-856《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1]567孟子明确主张“性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与生俱来,以“仁义礼智”四端为统帅,只要把握好这“四端”,就能扩充本然善性。荀子云:“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者足以为天下极,故学者为圣王师。”[3]179因此,作为理想人格要义的“内圣”,包含两方面——为圣之本和内圣功夫。王夫之认为:“君子的基本价值和尊严是拥有德性人格,人格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尺。”[4] 而“尽伦尽制”要求统治者端正品行、推行仁政,用人格魅力垂范天下。故德性人格的存在,使君子成为世人的典范。牟宗三借助康德的先验论,认为可通过道德进入形而上的境界,完成个人的人格修养,然后再实现“外王”事功。因此,只要把修己的功夫做到极致、把人格锻炼到精纯就是“内圣”。故当代大学生在建构和健全人格应拥有仁义、恻隐、济世之心,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营养,吸纳诸子百家精华,培养特立独行的优良品质和谦恭慎独的求学态度,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力求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以仁为思、以义为理、浑然慈仁、求真知做真人的真君子风度。作为能够垂范世人的内圣人格正是君子人格的核心要义,诚如王夫之说:“德以凝道,而行道之己在焉。故知德为道本,君子与圣人合德者道也,实德合也。而圣人之合天,又岂不以其德哉![5]211

(二)“外王”的事功

甲骨文中的“王”即斧头之形,后演化为权利象征。《说文解字》认为“王”贯穿天、地、人。现代语境中的“王”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而且突出表现为这种追求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现实贡献。

何为“外王”?孔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中“安人”“安百姓”就是“外王”——身任天下、利济群生、以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梁启超将“内圣外王”理解为“内足以资修养外足以经世”。[6]158笔者认为,把安人的功夫做到卓越、把人格扩大到普遍,就是“外王”。“外王”事功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即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济民之政治理想和不断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的过程。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顾炎武说:“天下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人也。”(《亭林文集》)这都表达了儒家自觉担负天下使命(“外王”事功)的强烈愿望。

(三) “内外”关系

《大学》把“格、致、诚、正、修”看成“内圣”,将“齐、治、平”看成“外王”,“内圣”为体,“外王”为用,“内圣外王”即内具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浑然一体,二者关系由体到用、体用统一。

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坦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7]10圣人了然天地大道,在性情上与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大道至善的境界,实现天地人的合一。圣人人格是“善”,即宇宙之善和与人为善,二者尽善尽美,乃是君子人格追求发展的目标。《礼记》云:“知仁合,则天地成,天地成则庶物时,庶物时则民财敬,民财敬以时作,时作则节事,节事以动众……有功则无怨,无怨则嗣世久,唯圣人。” 圣人做到了天地人和合,已达天人合一境界。

“内圣外王”探索人的实践精神、实践行为与实践结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即人格不朽,立功即功业不朽,立言即文章不朽。立德为内圣,立功为外王。悟道常体现为内圣,执行道并产生业绩体现为外王,二者相融统一、不能分割。因此,只有“内圣”“外王”和谐统一,方能建构和完善理想人格。

“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还存在内在矛盾:在道德理想上要求“内圣”与“外王”的统一,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又相互分离。即“内圣”不一定“外王”,“外王”未必就“内圣”。无论“内圣”还是“外王”,都强调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四、“内圣外王”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 “内圣外王”的人格意义

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意义可用“修己成己”“成人成物”来表征。其中“成人”如何借鉴理想人格,这是“内圣外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成人”之道即内圣之路,在描述圣人君子与成人的过程中,内含着必不可少的品德人格。铸造理想人格是人格的建构与完善,规定了重在修养的“成人”之道,正如《孟子》:“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8]257“修己”即“修身”,乃为政之本,是统治者的自身要求,也是对民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功夫,最终都要通过“外王”事功(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理想人格的价值。

“修己成己”是“成人成物”之基础,人必先修身养性、成就自己后方可治人、成人成物。儒家认为“成己”在于去人欲、存天性,达到与天地合德的至高境界。“成物”即胜任天下、利济群生,实现王道乐土。在人格修养中,儒家主张通过道德修养来“成己”,即以内省慎独、正心诚意涵养修身功夫,培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德情操,恪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成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关键在于超越小我,达到物我均调、天人合一的境界。“成物”,首先须具备才干智慧;其次须心存高远,能兼善天下。“成己”是前提和基础,“成物”是目的和归宿,二者圆融统一,这才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二)“内圣外王”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1.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成因及表现

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通识教育过渡,高校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但受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已发生了微妙变化,“功利”在无形中成为社会关注和批判大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大学生人格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已不容忽视。我们可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成因及表现:

(1)忽视人格关怀,道德行为失范。受全球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大学这座“象牙塔”被推向社会竞争舞台,大学生人格教育推向危险的边缘,导致道德情感與标准的缺位,致使部分大学生道德失范,逐步世俗化,不再仰慕崇高道德人格、谴责批判非道德行为。在社会道德方面,大学生之间存有戒备之心,人际关系缺少人情味,考虑选择以利益为中心,人际关系相对庸俗化、利益化。在社会公德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与功德行为间存在知行不一的矛盾。虽然道德教育历来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内容,但社会生活中常被忽视因关注实际效益,且思考诸多人生问题与关心精神生活较少而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将“明明德、求真知、做真人、止于至善”抛诸脑后,精神内涵日渐萎缩,人的良知、人格日益贬值和失落,导致精神家园逐渐荒芜。

(2)现代教育趋之功利,人格教育失落。现在部分学校办学思想主要以升学、考试为主,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人才选拔唯分数论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还有少部分学校在德育教育中,依靠强制性、外力诱导,甚至是量化标准,使大学生做规定动作,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思辨,更多的是服从、伪装,严重者乃至形成奴性人格。

2.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建构路径

纵观大学生修身论题,说法不一。比如《大学生人格教育与修身》主要涉及“中华传统美德和大学生人格教育与修身”,但仍未充分体现大学生修身的核心意义。《大学生文化修养》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但尚未真正上升到灵魂高度——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以追寻安身立命的终极归宿。而回归以安身立命为修身宗旨的精神世界正是当代大学生修身的核心要义。

(1)修身悟道,内外统一。人们如何悟道,“修身静音,道乃可得”即修养内心,虚静心意,臻善心境。《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故君子慎其独也。”可见君子“修身”之要便是“慎独”。“慎独”既是实现“内圣外王”境界的方法,又是达到这一境界的过程,它是君子在自律、节制过程中追求内心的完善和人格的超越。修身是内心通向外界、外界转为内心的轴心处,内心、外部世界的临界点,是人格的自我健全和完善。正如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故大学生从事“修身”之学,要从“心”入手,欲想达到见心、知心、明心,就该从“知性”开始学养,由“知止而定”达到“安静虑得”的目标。诚如南怀瑾说:“人和一切生命的存在,是由身、心两部分组合而成的。精神和心,众生天下在用的活动。”[9]199其实,“身”是生命活动的有机载体,是现实中所表达的每个“自我”存在的作用。而修身的关键在正心,正如《礼记·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只要我们意识到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且用心去感受并付诸实践,以适合的路径不断增强人文素养、道德内涵、为仁由己的担当意识,构建纯真的心灵,终能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明德立己,宁静淡泊。传统教育之要旨即指导我们做人,完成人道、人伦的本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道”是根本,即“体”;“明德”是“用”,亲民既是“体”,又是“用”,即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成就,这便是明德立己而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无论是明德立己还是外用立人,最终都是达到“至善”境界。故当代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构建关键在明明德,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以追寻安身立命的终极归宿。

那么,明明德该怎么做呢?《大学》从知、止、静、定等七证论其修养功夫。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人格首先要“知止”。是说“知”即入德之门,是明德悟道最基本的途径。“止”即庄子所说“内圣”之“止”和“外王”之“止”。“知止”大略是每个人立身于社会,要找准定位,明确要做什么,知道该怎么做,“止”于理念,才能宠辱不惊、临危不乱。其次,面对当前教育趋向功利性,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格要淡泊宁静。正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这句话的要点,首先在于“淡泊”上,既肯淡泊,又甘于淡泊,甚至享受淡泊,宁静致远。面对当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物欲非常的社会,如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那么人身修养就达到虚一而清静的大清明境界了。

(3)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健全的人格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健康的心理则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就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强化优良的心理素质,增强优良品质的力度,提高文化教养的水平,消除不良的人格品质。观照于“内圣外王”人格理想,其包含极为丰富的积极因素和普遍价值,因而它对培养健康的心理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故健康人格的发展理念应在整个大学教育中全面贯彻实施。其主要路徑有:一是培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刚健有为的开拓精神,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超脱功利,强化自律意识。当代大学生要提升道德修养境界,将人生追求的目标创造性地内化为个体的生命本能,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五、结论

总之,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是身心俱全、知识丰富,拥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修身立德是建构和完善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核心要义,“内圣外王”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最佳路径,故当代大学生须将“内圣(人格理想)”与“外王(政治理想)”有机统一,博闻强志,明理究义,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执行力,成为真正的“大人”,最终实现“内圣外王”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方勇.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179.

[4] 李长泰.论王夫之君子人格思想的四层面向[J].船山学刊, 2015(01).

作者简介:

丁蛟(1992- ),法学学士,现供职于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内圣外王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2017DXS126。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研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