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煤矿选煤厂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实践

2019-11-06 03:13刘加强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选煤厂二维码事故

刘加强

(潞安环能股份公司常村煤矿,山西长治 046000)

由于选煤行业工艺的复杂性和设备的多样性,导致大多数选煤厂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固定设备多、生产战线长、配件使用周期不同、润滑周期及油品牌号不同、设备选型和技术参数差别较大、检查检修内容和执行标准不同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将 “互联网+”的跨界优势提取出来,使之与设备管理和信息融合等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全面对接,实现由现有的粗放型管理向互联集约化管理的实际转变;用互联网思维来促进信息化、智能化选煤厂的建设,激发互联互通的创新驱动力量。

1 选煤厂概况

常村煤矿选煤厂是隶属于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的一座现代化大型选煤厂,处理能力为600万t/a(重介质系统 300 万 t/a, 跳汰系统 300 万 t/a)。该厂1992年建设,1996年跳汰系统投产运行,经2013年改造升级后新增一套重介质分选系统,包括粗煤泥分选和浮选、压滤系统。自此,设备多、种类杂的现状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该厂于2015年进行了生产车间网络改造,实现了重点生产现场的网络全覆盖,为 “互联网+”模式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基础。

2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实践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自建或借助现有的 “众包”平台,链接厂级管理与车间、车间与现场的各项业务流程,尤其是在固定设备管理方面,能够极大程度的满足创新管理需求,为企业开展网络互联管理提供基础[1-2]。为了能更好的对选煤厂设备进行维护,让设备管理发挥出最大效能,该厂针对传统的巡检设备难题,以二维码管理为入口,手机微信为工作平台,将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系统”细化为3个主要部分:

(1)“互联网+基础设备管理”(见图 1):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需要在设备上贴好相关的设备使用流程、注意事项等卡片,这些卡片面积都比较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卡片的管理本身就比较困难,经常出现缺失和损坏的状况。二维码在这一方面又提供了便利,在设备管理的终端系统中,输入相应的使用信息,同时生成具有这些信息的二维码;使用设备时,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找到设备的基础参数、备品配件、包保人员、检查维护等信息。由于二维码的体积很小、制作方便,因此,即使二维码出现轻微破损等现象,也不耽误对信息的正常读取;即便无法读取,制作更换新的二维码识别卡片也比较容易。同时,还可以通过二维码连接到相应的数据库、网站,可实时了解设备情况。特别是对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还不熟悉的人员,可以有助于加快对设备的熟悉和了解,从而减少操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3-4]。

云平台电子化记录单能将数据实时汇总后,可筛选、查询、导出数据。无需纸质表单便可以快速查看设备运行信息(见图2)。原先的纸质设备信息、巡检记录逐渐演变为信息云储存,为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提供助力。

图1 互联网+基础设备管理现场应用

图2 互联网+基础设备管理页面显示

(2) “互联网+巡检闭合管理” (见图3):在设备的维护上,互联网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设备由于使用和保养不善,出现问题时,需要联系相关调度人员和检修人员。如果都通过设备的初始单据等进行联系,不仅费力,而且有时还由于单据丢失等原因出现联系不到的情况。如果在设备上粘贴二维码,通过扫码汇报,巡检人员就可以及时和调度人员联系,直接进行检修工作的沟通和安排,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图3 互联网+巡检闭合管理现场管理程序示意

在工作流程闭合管理方面,只要扫一扫就实现设备的巡检记录。管理者通过现场扫码,或手机、电脑等终端可以快速查看设备巡检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也能从大量的巡检记录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巡检人员用手机现场扫码确定设备信息,巡查完后现场添加巡检记录,数据实时同步汇总到管理后台。应用实时定位功能,可以杜绝巡检数据作假,屏蔽巡检监督过程中的弊端。巡检工必须到现场扫描二维码才能上传数据及现场照片等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后台,也能随时随地掌握人员及设备运行工作情况。

在设备巡检辅助功能方面,二维码扫描信息中显示有本设备的巡检程序要求和完好标准要求,这对巡检工,尤其是缺少现场经验的巡检人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7]

(3)“互联网+事故预想管理”:为了提高各生产车间及相关管理组室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选煤厂各车间参照本厂发生过的各种事故以及外单位的事故案例,广泛开展事故预想工作部署。但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事故预想千篇一律、预想事故不全面、处理措施缺少针对性等问题。“互联网+事故预想管理”就是以厂级作为宏观管理指导,将事故预想方案作为二维码扫描显示项中一个单独模块进行推广。把控针对现场各设备的事故预想针对项和处理措施,特别是对现场正在运行设备存在的隐患或未能及时处理的事故,要作为重点预想内容进行预想事故讨论,形成应急处置措施材料,上传到互联网二维码扫描信息中。在日常巡检过程中,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巡检职工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了解该设备的常见故障、重点隐患以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出现设备事故,缺少现场经验的人员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判断事故的性质,并按照既定处理措施执行事故处理方案,达到了日常学习和应急处理的双重管理目标。

3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实施方案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模块见图4。其实施方案如下:

图4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模块示例

(1)设备购置与应用:常村煤矿选煤厂采取租用网络某二维码商用服务器的方式开展管理创新,并与选煤厂网络通讯架构相连接,申请二维码域名,购置并应用系统软件。

(2)投用模块化编辑器: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模块化编辑器进行普及学习。该模块具有易学易用的特点,后台管理可以轻松自定义记录表,以适应不同设备。

(3)收集设备信息:对全厂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日常维护内容及标准、点检保养周期、维护人员信息等相关显示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录入,为管理创新的应用打好基础。

(4)二维码制作与推广:针对每台设备生成固定二维码,将后台下载的二维码制作成高清晰度的标牌张贴到指定设备,同时完成设置记录模板和用户权限设置等管理工作。

(5)制度建设:针对本管理创新制定专项管理制度,落实执行和回复程序,严格奖励和考核机制,把 “互联网+”管理推广到生产车间。

管理实施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实施流程

4 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实施效果与展望

在实际应用中,选煤厂各级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对设备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从而获取二维码的表层信息,如果有需要,可以进一步通过互联网以及设备管理数据库,查看设备的详细信息,对数据的传输和修改情况,从而实现对设备信息的收集以及相关管理。经过3个月的创新实践,该选煤厂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达到94.3%以上,机电事故率在1%以下。在应对突发情况方面,缺少经验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快速获取类似事故的判断依据和处理流程,事故影响时间缩短了20%以上。

随着洗选加工技术的发展,选煤加工设备已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设备的维护管理虽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固定设备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包揽固定资产日常繁杂的管理、统计、核对等工作,还提供了一般企业设备巡检、信息采集、预警处理等功能[8-9],为用户提供了设备维护闭环管理的有效工具。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求在如今的企业管理中,尽可能实现无纸化、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而互联网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选煤厂二维码事故
察哈素选煤厂末煤干选可行性研究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临涣选煤厂重介系统的改造实践
学中文
二维码
小康二维码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TBS干扰床分选机在七星选煤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