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生态园经营模式研究

2019-11-07 05:42慕石雷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态园农牧民草莓

慕石雷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市 010051)

0 引言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嘱托内蒙古要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内蒙古发挥特有优势,努力先行先试。作为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汇集基地——现代农业生态园,以“龙头企业+基地(农业生态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通过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把控,作为一个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点,参与市场竞争。农村的魅力在于:青山绿水、乡土气息,这也是城市市民迷恋农村的原因。农业生态园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有机农业,不仅可以提供有机农产品,而且吸引城市人口体验种植、养殖乐趣,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对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攻坚都起着积极地指导作用。近几年,内蒙古现代农业生态园依托呼包鄂城市群,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政策扶植下,建成了主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多样的农业生态园区。本研究以呼和浩特、包头等地为例,阐述现代农业生态园的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对措施。

1 农业生态园的经营模式

1.1 置换合作模式

以信步闲庭农业生态园为代表,信步闲庭建造温室大棚置换农牧民土地经营权,年限为30年,实现了对30多户农牧民,200多亩土地的整体流转。目前共建成温室大棚112栋,置换给农牧民45栋,农业生态园自己保留67栋,用于种植采摘。平时,农牧民和信步闲庭农业生态园各自经营属于自己的温室大棚,农忙时,雇佣约20名村民打工,月收入在2 400元到3 000元之间。由于温室大棚每年可种植两或三茬作物,且当地土壤种植条件良好、离城区近便于销售,再加上农忙时的打工收入,农牧民户均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但这种模式需要农户自负盈亏,并且在这种模式下,农牧民与信步闲庭的联结极少,在带动发展方面只是一次性的置换温室大棚,不存在利益长期联结、紧密联结的关系。

1.2 合同制约模式

以优然农业生态园为代表,优然农业生态园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包括高科技温室、日光餐厅、渔池等,并承担全部的生产费用,如种子、农药化肥、水电等,农牧民只负责种植生产,并对农业生态园的管理、销售等情况进行监督,优然与农牧民按净利润三七分成。这种形式解决了农牧民缺乏资金设施的困难,杜绝了雇佣农牧民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当前,优然拥有流转和自用土地共800多亩,包括盐碱地(盐碱地用来养殖鱼虾等),合作农户40-50户,每户年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但这种模式下农牧民有一定的风险,即农牧民和优然农业生态园利益划分要先除去农业生态园投入的基本经费,遇到年成不好、市场波动大的年份,优然农业生态园的基本投入可以保证,但农牧民则无任何保障措施。

1.3 订单合同模式

以广恒农业生态园为代表,广恒以保护价的形式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并对上游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最大化地保障农牧民利益。目前,统一收购的作物仅限番茄,番茄的规模在1 000亩左右。此外,广恒还经营甜西瓜,规模在5 000亩左右,80%销往外地。2015年,通过与广恒农业生态园的合作,260户农户人均增收2 000元。但这种模式对农牧民增收效果并不明显,风险在于作为收购企业广恒农业生态园能否按期履行合同,农牧民会不会以次充好。

2 现代农业生态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资金缺口常年存在

由于农业是典型的“三高一低一长”的产业,具有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利润低、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对资金的需求长期存在。例如,信步闲庭农业生态园修建一栋智能温室的最低费用在9万元左右,112栋大棚的建设费用约1 000多万,每年还需支出农资费用、经营维护费用等,虽然在建造智能温室等方面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又进行了贷款扶持,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些不懂农业的投资者因为没有做好资金预测与风险评估,难以见到收益,很多在项目建设到一部分时便不愿再建或无力支付再建的费用,导致部分农业生态园项目流产,甚至出现抛荒现象,导致投资农业生态园项目没有成为财富反而成为包袱。

2.2 土地流转难以成片

一是情感方面:农牧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将土地作为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必备保障,将土地出让意味着失去生计来源,即便有好的流转金额和方式,一些农牧民仍旧不愿意流出土地。部分农牧民对于流转土地后进城务工有着深深的疑虑和抵触情绪。

二是信任方面:农牧民大多久居当地,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接受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思想,只看或听一些宣传并不会信以为真,对土地和市场规模化之后带来的巨大效益难以信服。

三是政策方面:当前具体政策不明朗,涉及到土地确权颁证等问题,农业生态园对目前已流转到手的土地能不能长期经营感到担忧,对到期后地上物归属权有所疑虑。

另外,农牧民个人承包的土地分片现象严重、拥有的土地等级肥沃程度不一、各村具体村情不同等原因,农业生态园很难获得连片的土地,这对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地处离市区近、土壤条件好、农产品易销售,导致近郊农牧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目前,包头地区可以整村推进的只有信步闲庭一家,农业生态园负责人出资带领全村农牧民到山东进行考察后,转变了本村农牧民的思想,进一步推进了土地整村流转。而且,参与流转的农户与企业负责人均为亲属关系,刚好他们的土地连片,因此只能作为个案研究。为使土地连片,有的农业生态园使用优质土地置换农牧民的盐碱地,大部分农业生态园因资金不充足、农牧民意愿不强等原因均无法实现土地流转连片。

2.3 有机农产品市场难成规模

受山东、河北等蔬菜种植大省的供应冲击,当地有机农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由于农业生态园种植品种多样、规模较小,造成在当地市场销售难、卖价低,外地收购者因达不到规模也不愿来收购,价格与规模经济相互制约影响,削弱了农业生态园对有机农特产品议价能力,农业生态园和农牧民盈利都深受影响。

2.4 农业生态园示范带动能力弱

目前,内蒙古的农业生态园或农牧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企业负责人文化程度不高、资金实力不足,难以长期稳定发展,部分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的农业生态园,对农牧民的带动作用仅仅体现在农忙雇佣方面,部分企业的利益分成也是在保证了基本利益后进行的,难以结合精准扶贫,帮扶贫困户。

3 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的措施

3.1 加大对农业生态园区的资金扶持,创新金融产品

在农业技术创新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从事农畜产品种植、养殖的农业生态园给予贷款贴息、土地流转减税、名优品牌奖励等补贴。政府在贷款等资金扶持上,要严格审批,进行阶段性考察,并尽快建立农业生态园企业征信体系,进一步约束农业生态园经营者。同时,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将农业生态园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按照农业生态园带动多少贫困户脱贫进行分级,并给予相应资金补贴、贴息贷款、利好政策等,增强农业生态园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针对产业链上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融资需求,政府提供担保贷款,与金融企业进行合作模式创新,采取“农资公司+农业生态园”、“农业生态园+农户”、“ 农业生态园+合作社”、“农业生态园+中小供应商”等五种风险可控的具体形式,开发农资贷、种植贷、养殖贷、土地贷、粮贸贷等类型多样的金融产品,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2 出台土地流传方案

图1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经营农业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地的依附性,也是经营农业生态园重要的风险之一,需要对国家土地产权政策的准确把握。根据科斯定律,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一个必须前奏,产权不独立,资产就无法实现交换,市场就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2016年,国务院办颁布《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图1展示了最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三权分置”政策的颁布,提高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从而为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农业生态园的土地流转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从各个层面出发,在经过充分调研、讨论、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方案意见稿,出台有效、可靠、受农牧民欢迎的土地流转实施方案。选择土地条件、村情民意复杂的村开展试点,并逐步修正方案内容,取得一定的效果后,再向全国推广。

3.3 与现代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创新销售渠道

农业生态园一般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除满足日常游客需要外,还有大量剩余,因季节性而导致不能连续不间断供货,无法真正实现“农超对接”。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市民也不了解哪些农业生态园都有哪些具体的可供销售的农产品,造成了一方面园区生产的有机蔬菜过剩,一方面市民吃不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可以借鉴美团外卖的配送模式,作为上游供应链的农业生态园直接与美团对接,生鲜类农产品,园区直采,确保品质价格,把可供出售农产品放到美团外卖,根据市民的点“菜”下单需求,借助美团的快捷方便的配送渠道,把每日新鲜的蔬菜配送到市民的家门口,实现“产地到厨房”的无缝连接,为线上线下的市民提供新鲜优质的农产品。

3.4 发展具有特色产业的农业生态园

呼包两市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日照年均1 600小时,无霜期130天,适合草莓生长发育,有利于花芽分化和糖分积累,独特的气候造就了草莓的品质,具有发展草莓产业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且呼包两市靠近京津冀,交通条件便利,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草莓种植效益也比较高,且周边农业生态园主要以种植温室大棚草莓为主,一般日光温室大棚平均亩产值都在6万元左右,有的棚户亩产值高达12万元。呼包两市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以草莓为特色的农旅文化产业,通过草莓文化与艺术展示体验、特色民宿、草莓文化节、田园运动、情景餐饮等主题活动,增强消费者的互动参与性,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当地政府以农业生态园为依托,着力做精做特草莓产业,上游带动草莓种植与产业配套,下游带动农业、文化旅游,通过合作社共建农业生态园的方式,把草莓这个项目进行股份化管理,带动农牧民共同致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生态园农牧民草莓
当周生态园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中德投资合作与隐性冠军论坛在中德生态园举行
草莓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林业生态园设计中如何融入地域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