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回归

2019-11-07 01:42王凤英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育科研基层

王凤英

[摘   要]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真的执著,善的追求,美的境界”是“好”的教育科研之核心价值,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价值回归的迫切需要。“好”的教育科学研究应该能为师生赋能、为学校赋值、为教育赋智。

[关键词]基层;教育科研;价值回归

真、善、美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三个最主要的价值概念,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真善美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真是基础前提,善是中介环节,美是终极目的。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其本质在于引领教育的思考和方向。在当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应以教育理论发展之所需、教育现实呼唤之所急为时代使命,挖掘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引领教育走出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误区,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回归,走向人的真善美完满统一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当前教育科研领域之怪现象

1.主体缺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改革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但是教育科研领域存在一些怪现象。如重视假形式,缺乏真研究,科研与教师分离,大多数本该作为研究主体的教师缺位;研究结果与过程分离,科研变成了课题申报与结项。对过程的轻视,必然造成研究对象的主体——学生的缺失;在所谓研究成果中,看不见“人”的影子,缺少了研究的主角,便失去了它的价值和灵魂。

2.主题缺失

一是由于认识不足,导致教研、科研“两张皮”。教育科研与工作研究不同,它是以突破认识局限和提供新认识为根本目标,内涵和目标更加丰富,属于认识范畴。而一些中小学校的教师错误地认为:教研(指教育研究)属于工作研究,应目标明确,标准清晰,能解决现有问题并立见成效;而科研(指教育科研)则需要另外一套复杂的程序和过程来体现。由此,教师更钟情于教研而远离科研,导致教研、科研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使教研缺少了研究的意味,也使科研缺少了实质的主题内涵。

二是缺乏问题意识,导致研究主题空洞无物。研究从问题开始,内涵源于发问本身。很多教师批评学生不会发问,而不会发问的教师也大有人在。在呼吁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有些教师只追求“学”,而忘记了“问”,在丰富而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是盲目或麻木的,由此也导致其“研究”的空洞无物。

三是缺乏方法引导,导致研究不能得出真成果。一线教师普遍缺乏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不能得出有借鉴价值的真成果。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论文投稿被拒的原因,在研究方法、研究讨论、研究结果、论文导言四个选项中,有52%的人认为研究方法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研究方法应成为教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培训中的重点内容。

3.价值迷失

一是短期功利化行为导致的价值迷失。“唯论文”的错误评价导向,对教育科研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一些教育单位对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人才选拔、各项评奖、申请课题等,多以论文为标尺,使科研工作功利化;一些“加工”数据、“杜撰”结果等科研乱象不仅败坏了学术风气,更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科研领域的逆真之举、违善之行、遗美之憾,使科研精神与科研价值被削弱。

二是体制约束下的价值迷失。在以分数或升学率为主导的评价体制下,开展教育科研的良好意愿没有普遍实现。虽然新课改力图纠正这种教育价值观,但在一些择校及分数为大的现实情境中,效能极为有限。本意为助新课改一臂之力的教育科研,不仅没有成为共有助力,反而更多地被视为无奈和负担。“素质”和“应试”成了部分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两难选择。如果这种价值迷失发展下去,最终迷失的将是我们的未来。

三是成果推广中的价值迷失。教育科研成果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推广和应用才能转化成教育教学的实际效益。当前,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部门组织多,研究者参与少;推广展示汇报多,参与互动研讨少;推广活动成本高,成果共享收获少;终结成果推广多,阶段成果推广少;一次性推广活动多,学校、教师受益面小等。

综上所述,当前教育科研领域的怪象,既有宏观的评价体制问题,有中观的科研管理问题,也有基层科研单位、学校、教师的认识问题。因此,教育科研要回归其应有之义,重新以真善美为至高的价值追求。

二、回应现实需求,开展“真”的研究

在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教育研究的真问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方向引导,把握大势,找准方向,从身边发现问题。

一是以问题意识挖掘真问题。教师学会提出问题,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教育工作者要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生活,探寻其中的真问题,发现那些若隐若现、稍纵即逝的教育意义。在敏锐的洞察、深刻的究问中感悟,形成对教育问题理性而非纯粹感性、理论而非纯粹经验的思想,并用这些思想观照自我或他人的教育行为,发现它不仅适用于一人、一时、一事,还适用于更多人、更多时、更多事的独特价值。

二是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线发现真问题。一些教师找不到研究问题,或者找到的只是“伪问题”,其主要原因多是由于离开了自己实践的土壤,忘记了教育研究的根本目标——改进实践。中小学教师尤其要关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发现研究问题。比如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中高考改革,这些都是关乎人的培养与发展的真问题。教师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三是从真问题中选择好问题。好的问题一定是切合实际的,是真问题中更值得花时间进行探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注意:不要处理自己无能为力的问题;从小课题开始;选择一个对自己或学生而言都很重要的问题,或者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无论如何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如需与他人合作,要共同致力于课堂研究的重点;把课堂研究工作、教与学和学校发展计划的重点或目标联系起来。

三、探寻教育规律,遵循科研“善”道

教育科研重在问题解决的过程,真实科学的过程研究,是教育科研经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探索,达至对规律的认识,把握和遵循“善”道,最终经过对世界、社会及自身的改造与回归,止于天地人合一的和谐“美”境的重要保障。因此,过程研究的关键在于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是以实证研究逼近真相,探究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式应与时俱进。实证研究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学术风范和科研准则,注重历史文献、调查统计和实验创新,强调规范程序,是指导开展教育研究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基层教育科研人员开展实证研究更具天然优势,可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改变以单一方法为主、以思辨方法為主、以描述概括为主的情况;严格按照规范的科学方法和程序执行,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努力增强学理性、创新性、说服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以协同研究探索问题解决路径,创新方法体系。基础教育科研领域需要协同创新。要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协同,选题要与教师专业成长深度融合,与学校的系统改进深度融合;要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研究,建立学习与变革的共同体,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共同体协同研究,使若干学校和若干团队能够围绕共性问题开展专业化合作研究;要推动市“—区—校三级网络”的互动和联系,形成更大的研究平台。

三是以绿色研究净化学术风气,塑造良好教育生态。教育科研的发展需要健康的学术风气和生态,要重视长周期研究,避免急功近利;要研究真问题、做真研究,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功夫;要将教育科研纳入教育发展的系统进行考虑,使研究不再以评奖为目的,而是旨在推动学校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四、赋予生命活力,追求“美”的成果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做真研究,出真成果,让真成果得以延续和传递,赋予其生命活力,自能达到自利利他,美美与共之追求。

一是用好的环境孕育美的成果。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评价方式直接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转变教育科研评价领域“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遏制搞花架子、做表面功夫的现象,扭转科研评价的功利主义倾向。好的机制环境有利于产出好成果,而好成果也能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

二是让美的成果在传播中继续生长。基础教育科研需要充分的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成果共享。要让各类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涌现出的真正富有创造性、值得传播与推广的优秀成果给更多的师生带去实惠,让他们拥有“获得感”,让美的成果进一步得到生长。

三是要让美的成果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这需要有更多人花时间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包括指导教师做好学术发展规划,让小的研究积累和发展出经得起检验的好成果;对大多数好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及大数据挖掘,为更多研究者提供经验及数据分享,也为未来教育规划提供依据。

四是让美的成果在开放中汲取动能。要让美的成果继续从先进经验中汲取能量,学习和运用社会各领域的先进知识和经验,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对人的素质要求,跨界融合,敢于创新,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世界的挑战和人的终身发展积累动能。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教育科研基层
基层巡览
关注基层智慧治理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