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译写与地域文化对外传播

2019-11-07 03:30王易玮王红云朱冉王银泉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英译公共服务英文

王易玮 王红云 朱冉 王银泉

摘    要: 本文以“明孝陵”景区英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及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实行情况的分析,指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对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不同于其他语用环境下的翻译,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是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特点,“功能对等”应成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    公共标识    地域文化对外传播    明孝陵

一、引言

文化自信是我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2016:1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关键一环。旅游景区大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窗口,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重要意义。旅游景区的文化历史背景的介绍,还是景点的名称的翻译,无不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做好这些翻译是坚持文化自信的要点之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的国家形象价值

在全球化语境下,国家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李正国,2006:226)。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高我国软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重要一环。翻译在对外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作为翻译的一个门类,实际上属于外宣翻译范畴,是地域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

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这一领域,目前我国面临着一些挑战。当下尽管我国在媒体、外宣等层面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传播方面囿于“重对内,轻对外”的政策导向,导致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引导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制约因素。

中国话语权的缺失,中国话语权的难以形成,地域文化乃至国家文化的难以理解与传播,常归因于中国特色文化表达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度中国化,令非本国文化读者难以理解;二是过度异化,使之失去中国文化特色(谢莉,2018)。以翻译领域为例,前者体现为滥用“零翻译”,在文化名词翻译中大量采用汉语拼音转写,后者体现为完全使用英语语源词进行翻译。

(二)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的国家形象意義

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各地域的国际交流显著增多,对外宣传机会、频率大幅提高。在政府层面上,有政府方针政策、经济制度的对外说明和政府间考察团、国际友好城市的往来等形式的国际交流;企业间有产品加工、项目投资、技术互动的国际合作和企业本身对外扩张战略的国际化宣传;民间有民间团体互访、出入境旅游、学者考古和考查等国际形势的互动;学校间有互派留学生和学术研讨等形式的国际合作。

地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环。地域文化在我国通常是指特定地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体现其地域性格和精神的一种区域性文化。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与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深入,我国地域文化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和频繁,对外宣传越来越重要,外宣翻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秦淮文化,更保有数目极大的历史文化古迹。在文化语境下,南京地域文化成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南京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亦是关键一环。

(三)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的价值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外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对外语的需求持续扩大,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为代表的对外传播翻译活动正是顺应“文化自信”号召,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8月29日,在《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英文》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指出:“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外文译写,是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重要任务,需求迫切,意义重大。首先,做好这项工作是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需求。制定外文译写规范,为社会外文使用提供统一的参照标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服务能力,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其次,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文如何使用、如何译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全球概念、世界精神的理解,展现我们‘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的气度。其三,做好这项工作是传播中国理念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信息载体,是文化基石,我们既要通过汉语的国际传播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又可以通过外国语言文字来输出中国概念和中国文化。”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具有国家形象塑造功能,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因形式生动,有利于国际公众的双向交流,易为受众接受,能有效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王银泉,2017)。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还关系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对于彰显中国理念、传播中国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语言维度上的要求是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不可或缺。

公共领域英文译写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在为在华非母语者提供各类服务信息的同时,译文的质量亦会被放入对我国人民人文素养、我国国家外语水平的考核之中,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在文化领域,公共领域英文译写的不规范和不统一一方面造成非母语者的困扰,另一方面难以很好地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以“明孝陵”英译为例,其存在一物多译的情况。

三、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策略与“明孝陵”英译分析

(一)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的策略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翻译主要有归化法和异化法两大概念。其中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 1995)。韦努第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他支持“异化”。归化法派学者以尤金·奈达为代表,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的立场上,提出“译文基本上应是对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理论,强调翻译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文体”上的对等(Nida, 1965)。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方面,同样存在归化法和异化法的争论。其核心在于专名是否可译,如可译,应当在多大程度上翻译。在文化领域,在便于理解的基础上,译文应当做到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国文化的内涵。

(二)明孝陵英译分析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高慈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在长期发展中,明孝陵已经成了南京地域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明孝陵”英译的混乱,势必对南京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造成不利的影响。可以看出,将“明孝陵”中的“孝”的文化内涵释放出来是“明孝陵”英译的重要课题。“明孝陵”英译当下存在翻译乱象,中山陵园景区内公示语翻译对“明孝陵”的不同译法至少存在九种,以下表中列举的四种最普遍和典型。

1.“明孝陵”英译对比分析

在这四种翻译中,The Ming Tomb和The Xiaoling Tomb (Filial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使用最广泛,接受度最高,其中中山陵园景区管理局设立的指示标志、展板、地图、告示牌全部采用The Ming Tomb一译,景区各处出售、发放的明孝陵相关出版物、文教资料绝大多数采用The Xiaoling Tomb (Filial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一译。相对应的,这两种翻译的取舍就成了“明孝陵”英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The Ming Tomb为“明孝陵”历史最悠久,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英译。The Ming Tomb正式确定为“明孝陵”英译最早见诸清代为保护明孝陵设置的六国外语“特别告示”碑。在近年的中山陵园标识整修中,The Ming Tomb被正式确定为景区公示语正式的“明孝陵”英译。这一翻译胜在时间尺度上的一致性,然而存在难以很好地诠释“孝”内涵的问题。

The Xiaoling Tomb (Filial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为“明孝陵”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正式英文译名。这一译法的亮点在于在保留专名汉语拼音转写的基础上,辅以英语解释说明,很好地阐释了“孝”的内涵。

2.“陵”英译辨析

尽管《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中确定“陵”应当译为“mausoleum”,但在实际应用中,例外颇多。

当下国内诸多陵寝英译主要集中于tomb与mausoleum二词,根据韦氏词典定义,tomb意为an excavation in which a corpse is buried,即“挖掘而成的遗体掩埋处”;mausoleum意为a large tomb, especially a usually stone building with places for entombment of the dead above ground,即“大型坟墓,常特指地下埋存遗体的石制建筑”。从定义上看,tomb往往指墓葬本身,而mausoleum则强调墓葬之上的纪念性建筑(群)。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词汇的应用具有强烈的可替换性。通过对比160个国外陵墓的常用英文译名,其中有正式译名的,27个采用mausoleum / mausolea,24个采用tomb,其余采用其他相关专名(mahal,mosque,monastery,samadhi,necropolis等)。明清两代共计24个陵墓,常用英文译名均采用tomb一词。从时间角度对比,在英语语境下,tomb常常用于古代陵墓(其中22个采用tomb的陵墓建成时间均早于1700年),例如亚历山大陵、旧约诸先知陵墓等;相对的,mausoleum则不具明显的时代特征(13个建成时间早于1700年,14个晚于1700年),例如霍梅尼陵、恩维尔·霍查纪念堂等。

四、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当下,文化互融互鉴成为文明交流与国家形象树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习近平,2019)要做到文化互融互鉴,首先要做到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在实现中国国家形象“自塑”的过程中,外宣翻译乃至地域文化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做好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工作,必须从关注审定工作和加大实行力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将文化、翻译、传播等各领域人才纳入审定委员会,力求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对外传播职能,另一方面针对确定的译文,敦促相关单位加强实行,及时纠偏。唯此,方能真正实现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在文化对传播中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20.

[2]Nida, Eugen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 J. Brill, 1964:159.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

[4]王银泉.公示语翻译对外语教育和国家形象建设的启示[J].语言规划学研究,2017(1):48-52.

[5]王银泉.我国公示语翻译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8-29.

[6]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9-5-16.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谢莉,王银泉.中国国际形象建构视域下的政治话语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2018(5),7-11.

[9]严文斌.中国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J].对外传播,2016(6):17-18.

[10]张日培,刘思静.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N].语言文字周报,2018-7-11.

[11]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1部分:通则[S].北京:中國质检出版社,2013.

本文是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与南京地域文化对外传播——以‘明孝陵英译为例”的结题论文。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科研项目“对外传播战略中的外语服务与南京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B125-15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英译公共服务英文
英文摘要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