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水利风景区规划初探
——以泗水县泗水滨水利风景区为例

2019-11-09 01:17孙淑怡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5期
关键词:泗水风景区水利

孙淑怡,玄 鹏

(山东兴水水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人们在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已更加关注生态性与美观性,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已有18批共878个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伴随水利风景区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特色、规划理念重复移植、定位趋同等[1]。因此景区规划的重要性得以显现,应重视挖掘、应用地域文化,使规划与游人、市场的需求更加契合,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对水利风景区规划中的地域文化的认识

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依据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自发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差异。针对水利风景区这一类型风景区的特殊性,将水利风景区规划中地域文化的构成分为水文化要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3个部分。

水文化要素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2]。精神层面包含水哲学、水诗词、水文明等,包括由古人曲水流觞等亲水之趣,发展到融入人们思想感知所形成的寄情山水文化形式,并上升为以水比德、上善若水等围绕水认识形成的东方哲学观[3- 4],也包括水生态文明、水生态教育和“人水和谐”的水利发展观,这些认知构成的水文化大背景也为水利风景区规划提供了思路;制度层面指治水文化,整治水利、疏通江河、因势利导的治水理念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大禹治水、李冰父子治水等典故也升华为一种精神广为传颂;物质层面包含水工程及水科技等内容,不同地域特色的水利工程之美以气势恢宏的水库闸坝、蜿蜒的河渠等形式展现,将先进的水科技科普,也是地域水文化的表现形式。

自然要素包含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动植物等方面,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变化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景观,如江南的水乡文化、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哈尔滨的冰雪文化等。

人文要素既包含特色饮食、民族服饰、土特产品、民俗礼仪、方言戏曲、传统技艺等物质性或非物质性形式表现的地域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又包含在地域社会发展变迁中形成的特色景观、地域历史遗存、人居聚落形态风貌及肌理、地方建筑风格特征等,涉及面广阔。

1.2 水利风景区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对水利风景区的价值。地域文化能为水利风景区规划提供大量素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是水利风景区规划的思路源泉之一。

地域文化对水利风景区的限定。《景观形态学》中指出:“景观,是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特定的媒介进行的表达[5]。”这里“特定的文化”即指地域文化,水利风景区的规划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植被状况以及社会经济、风俗信仰等地域文化环境。

水利风景区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通过景观设计、园林绿化等手段塑造,转化为建筑小品、植物配置、休闲活动等表现形式,地域文化以可供人观赏体验的方式与水利风景区景观融为一体。这些景观以地域文化为内涵背景,在使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获得放松愉悦的同时,也能引发情感共鸣,潜移默化的在游览休憩中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2 基于地域文化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策略

水利风景区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营造景观的基本前提,是不影响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及防洪排涝等功能,不破坏水域水体及景区周边的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之上根植当地,探讨规划策略。同时要求水利设施在满足功能之外,其本身也成为水利风景,并与环境相契合[6]。

(1)景区规划与地域自然环境融合。自然因素不仅是一个背景,也是造成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涉及的一切事物的重要因素[7]。因此,规划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水利风景区一方面应当尊重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景区相关建筑设施的地形、选址及设计营造都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有着万千变化的自然景象也是景区的重要景观资源,也可开发出相关的旅游产品,如垂钓泛舟、湿地观鸟、滑草运动等。

(2)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乡土植物作为地域本土物种,具有投资少、抗性好、适用于当地环境的优势,可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优美绿地景观,对维护物种多样性、优化种群结构都起着重要作用。规划中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重视利用乡土植物营造乡土景观,根据具体情况,避免盲目设计或者是设计的不合实际[8]。既达到稳定的景观效果,又方便建后管护,节约费用,更是植物景观规划中不可复制的对地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3)地域文化的景观载体表现。规划中应注意凸显地域文化的景观塑造,特别是核心景观节点的确定与设计,其地域文化内涵寓意的演绎,景观序列及观景视线的串联,环境氛围的塑造提升,名人题记、碑刻等人文素材的点缀,都可以给游客提供新颖的游历感受。

(4)地域风情、历史文化场景的展示。将传统文化、民俗故事等讲解展示融入活动体验,与时俱进地适当借助创新方式将文化进行生活化展现,提高接受度,避免程式化的表现手段,并与游线组织设计结合,有机穿插,使游客从中感受原真性文化的活力,激发感悟和思考。

(5)游赏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从文化角度考虑强化功能性设施的品位,设计看、听、触、闻、味等多维度的体验方式,有效衔接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业态的服务环节,让游客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特色的魅力与细节之美。

(6)旅游宣传与营销。应从建筑、典型景点、标识系统等实体设施的布置,以及宣传标语、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制作等方面给予地域文化风格的体现,巧妙运用富有地域特色的设计元素,进行景区旅游形象的有效塑造。

3 泗水县泗水滨水利风景区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济宁市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是一个文明古县,是泗河文化、古卞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和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3.2 项目概况

泗水县泗水滨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心城区以北的生态新城,依托泗河泗水大闸、生态泗河1号橡胶坝及泗河、济河沿岸景观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区水域辽阔,水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地域风情浓厚,人文历史悠久。景区建设以塑造“文风泉韵携玉带,无边光景泗水滨”的泗河新形象为主旨,是展现泗水绿化理念和特色的名片,景区建成后将成为泗北生态新城的中心绿带,实现文化、防洪、生态、休闲的综合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引擎。

3.3 规划定位

泗水特色的文化展示长廊——成为彰显泗水地域文化、泗河治水文化、开发特色旅游的重要开放空间;

休闲游憩的滨水景观条带——作为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重要公共场所;

城区北部的绿色生态轴线——作为城市绿地及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天然氧吧,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3.4 规划布局

根据现状条件、规划原则及规划理念,经过综合分析,规划提出泗水滨水利风景区景观总体布局为:两河一脉贯穿、三大板块交融。

两河一脉:泗河及济河组成的自然水脉;

三大景观板块:呼应泗北生态新城规划,将泗水文化与河道景观设计相对应,以“源”文化为脉络,将整个景区分为三大景观板块,分别为卞姓之源板块、泗河之源板块、圣人之源板块,三者以文化内涵为序列贯穿各具功能的景观区,卞姓之源板块为郊野生态区段,泗河之源板块为城市文娱区段,圣人之源板块为养生休闲区段,既统一又互补,富有特色。如图1所示。

图1 泗水滨水利风景区布局结构图

3.5 地域文化特色景观解析

卞姓之源板块。规划仿古建筑群——卞园,采用四合院形式,园内布置展示古书画、器皿,点缀主题小品,科普古卞国知识、卞姓历史人物典故,同时设茶室、小卖部、民俗体验店、游客咨询服务处等,赋予四合院休闲活动及餐饮的功能。卞园以外滨河景观以体现郊野观光、露营休闲、生态保育为特色,主要景点包含郊野露营地、海棠春坞、生态涵养林及多个活动广场、景观桥等,使游人在感受地域文化的同时有亲近自然、体验野趣生活的场所。

泗河之源板块。该板块以展示泗河之源历史文化脉络作为景观设置的灵魂,使景观风光带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城市活力、文化展示、娱乐活动为特色,为市民游人打造亲水游水的绿色公共空间。主要景点包括陶于之滨、川上诗文广场、杉林凝翠、寻岸闻春、泗水盛鼎、泗河渊源、碧草连天、花林柳岸、启福阁、海岱名川广场、望荷台、苍龙溪、盛御游乐园、水上游艇乐园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且已经建成的有:①川上诗文广场,泗水有李白、朱熹的绝唱,康熙、乾隆的诗文,孔子也曾在泗河源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广场在建设手法上充分融合诗画、雕塑,展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泗水寻芳、泉林观泉留下的大量赞美诗篇,重新解读古人对泗河的赞美;②海岱名川广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泗水誉为“海岱名川”,在城市景观轴线上建设该广场,为开阔性临水广场,两侧由亭台楼阁及长廊组合成明清风格建筑群,彰显古典韵味;③泗水盛鼎广场,起源于秦始皇泗水求鼎的故事,盛鼎的长宽高数据各有寓意,鼎四足双耳,方正敦实,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造型严谨,比例考究,坐落于稳固的梯形台基上,大鼎升于泗水有太平安定之意,也表达了繁荣昌盛的祈愿;④泗河渊源,通过浮雕景墙展示泗河历史脉络,包含文明曙光、人文肇始、东夷之墟、上古龙脉、殷商古都、洙泗渊源、陪尾寻源、引泗济运、移民垦荒、康熙东巡等主题,全面展现泗河史诗。

圣人之源板块。该板块以展示孔子圣人文化及儒家文化精髓为主旨,规划三大“山水圣景”——圣心湖、圣光山、圣香阁,岸边设水湾石舫,滨水设杏坛广场,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之处,既为对圣人的致敬,也是提供游人集散、组织读书会、举办文化活动的适宜场地。除特色景点外的区域为大量林地,将度假养生、农林观光、生态休闲融入规划,布置林下休闲区,整合以精致的健身广场、游步道和景观小品,其中点缀以圣人文化为内涵的园林建筑和雕塑,体现自然的文化氛围。另设蔬果采摘园、农业体验区、生态湿地等,各具风情,既能展现结合地域特征的生态理念,又能提高观赏性与娱乐性,科普知识,寓教于乐。

4 结语

随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提出,新时代水利风景区迎来大发展,应加强对其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景区发展的模式和路径[9- 10]。通过对泗水滨水利风景区的分析,展现了景区规划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指导其今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我国水利风景区类型多样,本文仅以一例阐述水利风景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有失偏颇,因此还有很大空间供笔者继续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水利风景区规划如何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凸显景区特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课题,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生态景观等多方面内容,拓展地域文化的广度、进行统筹兼顾成为未来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泗水风景区水利
泗水变迁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泗水流域内外的大国趋势——兼论泗上十二诸侯之宋、薛、邳的灭亡
泗水流经这片土地
印尼·泗水
印尼·泗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