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重点慢性病患者新型随访方式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2019-11-09 13:33李思瑜刘令初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22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高血压

李思瑜 刘令初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心理干预随访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整群随机试验-阶梯设计,对照组采用常规患者管理,干预组开展以新型心理干预为主的随访管理,10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检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结果 干预组有焦虑及抑郁情绪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患者比例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血压控制率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基于社区重点慢性病患者新型随访方式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22-007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ew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llow-up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step design i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as us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patients management.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followed up with new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10 months,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and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0).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00). The SAS, SDS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0). The rates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hypertension knowledg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0).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new follow-up method of community-critical chronic disease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level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ect.

[Key words] Community;Hypertension;Anxiety;Depression

我國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呈持续上升趋势[1-4],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血压的防治及管理是我国目前相当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全面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对患者进行科学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能有效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或死亡。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压抑常是高血压的发病诱因, 焦虑、求全、强迫性是高血压病人的个性特征。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案,解除患者的顾虑,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让他们的依从性更强[5-8],从而加强管理效果。我们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台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基础上,开展了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新型综合生活方式患者随访干预项目。本文主要评价该心理干预项目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台州市某区辖区内常住在管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2016版)》[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35岁及以上常住人群进行高血压筛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高血压定义: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诊断为高血压。选取辖区内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干预前后自身为对照,313例干预对象中60岁及以下有168例,60岁以上145例;男143例,女170例。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6;0.03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设计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整群随机试验-阶梯设计方式。

1.2.2 分组  先把研究对象所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成10组,编号为1~10,并将干预的时间划分为10个时间段,这10个时间段的长度相等(1个月)。通过抽签方式,获得数字1~10的一个随机排列顺序,如5-8-9-10-6-7-1-2-3-4,按照该顺序,在第1个时间段,编号为5的组将开始接受干预,其余的组则处于“等待干预”状态;即为接受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在第2个时间段,编号为8的组将开始接受干预,此前已经接受干预的5组仍继续接受干预或保持干预后状态,其余组“等待干预”;以此类推,至第10个时间段结束时,所有组均成了干预组,完成项目干预。

1.2.3 随访管理  在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为期10个月的健康管理。对照组:开展常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包括血压血糖测量,社区健康宣传,如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生活方式指导等;干预组: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增加新型随访干预管理,主要是将抗焦虑心理疏导贯穿随访全程,内容包括:(1)支持性心理治疗,培养患者乐观稳定、为而不争、顺应自然的成熟风格,正确对待自己、家庭、社会,正确对待各种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的应激;(2)责任医生鼓励患者诉说心理压力、矛盾和不适感,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对孤僻、社交及兴趣缺乏者考虑采用属性强化法、工娱疗法,对其进行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如发现自己愤怒、担忧及害怕时,有意识进行腹式呼吸: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放松全身。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保持不动,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腹部凹陷,胸部保持不动。起初可以将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拿开;(3)现场带领患者进行肌肉放松练习:依次紧张、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在肌肉放松练习时,尽可能地使自己坐得或躺得舒适,首先皱紧眉头,体会眉头紧张的感觉,慢慢舒展眉头肌肉,眉头肌肉放松,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然后皱起鼻子,并保持,鼻部肌肉放松……以相同的方法依次放松头、颈、肩、手臂、躯干、股、腿及足部肌肉,最后身体完全放松。

1.2.4 质量控制  本项目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整群随机试验-阶梯设计方式,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调查对象,同时通过组织发动,做好动员工作,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随访工作,保证依从性;同时,现场质量控制是关键点,此项目开展是与日常随访管理工作相结合,因此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高,有一定沟通能力,日常质控工作做的较好的责任团队开展本项目随访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1。

2.2 两组焦虑、抑郁患者比例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组焦虑及抑郁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患者比例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组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3。

3讨论

2015年6月30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发布。报告显示,重点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是18.8和2.6%,2012年已经分别达到了25.2%和9.7%。慢性病总体防控形势比较严峻。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我国实行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管理,主要是责任医生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低盐,控烟,限酒及运动等生活方式随访指导来实现降压的干预效果[10-14]。研究证明[15-18],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可直接影响血压。因此将抗焦虑、抑郁心理干预技术全程引入随访管理,可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本研究将心理访谈技巧融入责任医生随访工作,将心理疏导与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结合,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这种比较新颖的防治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确保患者在接受随访干预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能够积极有效的接受干预。与此同时,考虑到心理干预技术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全面的系统,本研究只设计选择抗焦虑访谈技巧作为主要实施手段,其意义和作用均有限[19-20],因此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个体化的干预技术,考虑在心理干预中采取针对性的方针,因人而异查找引起血压波动的原因,制定具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对策,及时消除患者心理应激源,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

常規健康教育涉及疾病控制、生活方式改善及自我管理技能指导等多方面内容,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管理的基础,但高血压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管理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患者容易对常规健康教育内容产生惰性,从而影响干预效果,本研究综合近几年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过程中患者所表现出的对营养教育的需求,将营养咨询融入日常干预,制作便携式宣传单,在随访时发放,并进行宣教,以培养患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识及关注,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一周健康食谱”,或鼓励患者明智的自行选择食物,合理设计安排三餐,责任医生给予合理化建议,达到营养咨询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融入体重及腰围的控制技术的宣讲,获得了干预组的认同及好评,提高了患者依从性,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9.94%增加到69.65%,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51.76%升至62.62%,研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有利于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李思瑜,王良友,林海江.2013-2016年台州市社区高血压管理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 19(2):97-100.

[2] 李思瑜,林海江,王良友.台州市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分析[J]. 预防医学,2017,29(2):177-179.

[3] 汤胜蓝,John Ehiri,龙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中国卫生领域被忽视的最大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 6(10):7-10.

[4] 吕淑荣,苏建,张凤,等. 江苏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8-12.

[5] 陈步凤,宋琼,崔景晶,等. 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及社区干预护理策略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6,39(6):448-449.

[6] 王伟,刑红云,徐新娟. 焦虑抑郁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5):2362-2365.

[7] 谭茂卿, 陈振超.社区医生对150例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作用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6):753-754.

[8] 冯强,张亮清,张楠楠.洪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抗焦虑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8):960-965.

[9]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高血压、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及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规范(2016版)》[R].浙江:卫生计生委,2016-02.

[10] 浦雪,耿书培,曹志辉,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18 ,3:16-20.

[11] 耿书培,浦雪,曹志辉,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8-23

[12] 张辛思思.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13):52-53.

[13] 胡同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回顾及对“十三五”期间政策完善的思考[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 8(7):43-48.

[14] 秦江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7,9:1289-1297.

[15] 杜吉蕴.高血压伴心理障碍干预护理抗抑郁疗效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4:137-138.

[16] 安婷,王丹,潘昱,等.心理干预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高血压焦虑患者的血压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3):334-335.

[17] 李睿.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抑郁症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21-22.

[18] 曾国庆.某社区高血压合并焦虑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5,36(6):60-62.

[19] 周仕纯.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9):1241-1243.

[20] 杨柳,卢立新,张东,等.基于社区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的研究[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32(2):118-120.

(收稿日期:2018-12-25)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