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条件下小学课堂若干教学现象的理性思考

2019-11-11 02:19蒙翠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过程

蒙翠芬

思考一:教师主导≠教师主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是一个帮助、指导并促进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而绝不是教师面对学习状态、学习特点各异的学生讲解同一教案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应该是学生,他们的学习需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决定着教师应该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第二,教师是主导而不是权威控制,主导的前提是民主、和谐、平等。依靠权威控制搞一言堂,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只会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阻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第三,教师是主导而不是单向传输,主导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引导和调控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更喜欢学习,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佳。那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卓有成效的学习呢?

1.主导而不主宰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是确保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有效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2.到位而不越位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到位(组织课堂到位、参与讨论到位、指导学习到位、讲授知识到位)。教师只能以帮助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身份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要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思考二:倡导自主学习≠否定教师讲授

新课程认为,倡导自主学习≠否定教师讲授。在对待学生自主学習的问题上,教师要持两点共识:第一,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砂而难于收拢。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认真倾听的学生提问,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以此组织课堂并相机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第二,该讲的知识点绝不吝啬“讲”。如一些难懂的名词、概念、术语,在学生自主操作、理解、感悟的同时,教师还应进行适当的引导、讲解,使教学重点得以解决,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思考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要使合作学习名副其实,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要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思维碰撞,自主判断,归纳总结。

第二,要掌握合作学习的要领。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分工、合作,有适合探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学生都要参加进来,每一个人都要独立思考—— 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相互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悦纳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第三,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虽然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但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也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听、走走、看看、点拨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同时,要根据听听、走走、看看、点拨过程中的所获信息,迅速地思考下一步的教学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为小组合作讨论后的“收”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要科学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科学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是使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具体学习内容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需要出发,从合作学习本身的性质、特点和适应性出发去选择那些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以营造兴趣盎然的合作学习环境,构筑生动有效的合作平台——至少所选内容、所提问题对学生个体而言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合作、交流欲望,独立学习、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而又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

思考四:教教材≠用教材教

要落实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第一要用好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最基本的知识,确保知识目标的有效落实。第二要超越教材。要超越教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充分开发、有效整合、科学利用课程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二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即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在熟悉课程标准,透彻理解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裁剪、拓展和重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思考五: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第一,把课改理念、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熟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揣摸教材的设计意图,思考自己设计的每个环节是否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新课堂、把握新教材、适应新教法的能力,使自己的课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同时,又要注意避免学生由于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而产生“信马由缰,难到驾驭”的问题,要把握好“放”的方式,“收”的时机,要对何时放、何时收,怎样放、怎样收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保持课堂张力的基础上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材过程
教材精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