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I记者,人类记者你害怕吗?

2019-11-11 15:49志刚
大众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成文稿件机器人

志刚

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澎博社发布的新闻内容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使用一款名为Cyborg的AI写作机器人完成的,该机器人能够协助记者每季度完成数千篇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文章。Cyborg可以自动对一份财报进行剖析,并提炼出相关事件和数据迅速成文。目前,AI写作机器人应用于金融领域相对更成熟。

机器人记者应用实况

机器人记者的概念早已提出,目前包括彭博社、美联社、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都有应用。澳大利亚版卫报在今年1月31日首次尝试使用机器人辅助写作,结果得证,AI记者在语法准确性上水平已经很高,当然,正如前文提到,现在机器人写作虽然在金融领域应用相对较为成熟,但在一些大型稿件中,主流观念仍是提倡「人机协作」的概念,即机器人辅助写作。

不仅在国外,国内也早早开始尝试应用AI写作机器人。早在2015年,新华社就已推出可以批量编写新闻的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快笔小新的写稿流程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生成稿件、编发四个环节组成,这一机器人适用于体育赛事、经济行情、证券信息等快讯、简讯类稿件的写作。

迅速成文,秒速抢发

随着传统媒体转型及自媒体的崛起,新闻写作中的“抢发”成为被尤其突出的特点之一。由于在写作标准化消息时,机器人写作拥有快速成文的特点,国内媒体也逐渐引入写作机器人。

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布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2016年5月30日,第一財经发布写作机器人“DT稿王”;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期间,今日头条写稿机器人“张小明”以2秒的生成时间发布着赛事报道,平均每天发布30多篇稿件;2017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社写作机器人“小南”正式上岗,推出第一篇共300余字的春运报道。

在工作效率方面,2016年韩国一家新闻机构投入使用的机器人0.3秒写出一篇股市行情稿件;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期间,今日头条的“张小明”2秒内生成稿件并完成发布;2017年1月,《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首篇300余字的稿件在一秒内成文;第一财经的“DT稿王”,每秒写28个字, 一分钟写1680字。

AI记者实际能力仍有限

目前为止,AI记者与人类记者之间仍是一种分工协作的关系。机器人现在不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不具备深度总结的能力,只能把一个基本的新闻事实描述清楚,但是记者就可以写深度报道,比如说中国足球,记者可以经过自己的分析,写中国足球这几十年来落后的原因,也可以总结出几条观点,但是机器人就很难实现这样的能力。所以人类记者应该是从事有创造性的、高智商的稿件的创作,而把一些重复的、低层次的稿件创作的活动交给机器人完成。

另外一个不同点是,记者在写一个稿件的时候,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知道自己要表达的语义。但机器人在写稿件的时候,虽然机器人把每一个句子都写出来了,但它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这是最大的一个不同。即机器人没有理解自己的稿件,包括机器人写诗,或者写各种歌词的时候,它虽然把那个语言写出来了,但是它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语言,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不同。也就是说,目前写稿机器人就是一个程序,还有大量的不足。现在的机器人写稿仍以摘选稿件中句子为主,与现在记者能力相差甚远,而且主要仍在金融领域应用。

机器人记者逆袭了吗?

其实,机器人记者与我们日常所见的足式机器人或轮式机器人有很大不同,目前的机器人记者更应该称为AI协作系统,没有具体的实体外形,形式上类似现在的各大平台上的聊天机器人。

相对而言,这个没手没脚的机器人记者不必考虑运动系统和各种实际环境场景化需求,最主要的是建立/训练更完善的算法模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逆袭,并在短期内实现顺利商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量急剧增涨,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准确筛选数据、筛选信息更为困难,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数据筛选和信息筛选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现在是时候考虑如何与机器人协作、相处了,但人类记者不用害怕。(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成文稿件机器人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我的问题③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陈道明越俎代庖
多与少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