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创新小议

2019-11-11 12:18荆铱迪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传承创新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以下简称“非遗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过程中是应当坚守传统还是发展创新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就传统和创新的问题结合非遗的具体例子书画篆刻印泥(以下简称“印泥”)来论述。本文结合近现代印泥发展现状,根据走访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就传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目的,创新的主客观原因,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思路展开讨论。印泥作为非遗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非遗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在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国非遗事业将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和迈进。

关键词:非遗保护;书画篆刻印泥;传承;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以鲁庵印泥为中心的近现代印泥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项目编号:75)的阶段性成果。

非遗传承人的任务是“传承”还是“创新”是一个广受争议的话题。传承人之所以称之为“传承人”,第一要素是传承,很多手艺人掌握了一些技艺就自满自足了,然而距离古代技艺的巅峰状态还相差甚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创新”不是“扭曲传承”,“创新”不应当是“披着创新外衣的商业化扭曲”,不论是主观需求还是客观存在,“创新”都是潜移默化存在的。

1 后申遗时期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承”和“创新”不同角色的主体也有各自的侧重。非遗传承人和高端产品生产企业更加侧重“传承”,“传承”意味着“本真本色”,不论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还是印泥制作工艺上都更加精细地“还原古法”,原材料的选择上精益求精,在制作过程中有对手艺虔诚的信仰,不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降低生产标准从而批量生产。清代漳州魏丽华斋出产的印泥作为贡品进贡乾隆皇帝使用,品质可以想见是最好的。好的印泥可谓“一两黄金一两泥”,印泥人在制作完一盒印泥后都有附上一层24k金箔以示印泥珍贵的传统。

非遗学专家苑利提出非遗传承人关于“传承”的界定标准包括 “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所用原料”三大要素,[1]但笔者认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非遗人要对非物质文化有更深的认知,时刻铭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非物质”性,即文化属性。所以笔者认为的要素是:质量标准(技艺、原材料)、精神内核,判断的尺度是市场认知度——印泥有没有被当代的书画篆刻家认可。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印泥成品的质量,技艺主要体现“泥团”“盖印效果”和“印文效果”三个方面。泥团的色泽、细腻度和弹性如何?盖印效果的上章均匀度、落纸轻松度如何?起印是否拖沓?印文效果上印文清晰度、准确度、厚度、遮盖力如何?印泥是否跑油或跑色?是否褪色或变色?秉持传统的印泥人的印泥产品应当对以上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合格的回应。

精神内核是指传承人对印泥的态度、习惯与认知。一个独立成熟的印泥人具备独立的印泥精神,一代一代传人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本身,更多地是需要传承人坚守和传承的精神信仰。印泥人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文化,对印泥的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见解。不仅印泥如此,所有非遗传承人传承的都不是简单的一门手艺,而是文化内涵,传承人、传承载体与其精神内核共同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的重任。

“创新”不能成为在原材料和技艺流程上偷工减料的挡箭牌。创新不是意味着胡来,不能受流行思潮和经济利益所牵引。印泥人需要搞清楚技能的质量把控衡量标准,搞清楚精神实质,然后再谈创新。发展趋势应该是由那些能够清晰把握技能技巧、文化精神内涵的人去创造、去引领的,而不是跟着别人的所谓“流行”去“创新”。著名的书画篆刻家是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寻找自身的突破与发展,这就是创新(创作)。类比临帖三境界所言“有我无人、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从传承到创新的过程是艰辛的,最后成一家之体者更是凤毛麟角。没有传承不足以谈创新,创新是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向未知的探索。

印泥是一个集艺术与非艺术为一体的存在,它不是纯技术“活儿”,它涉及面广,跨多门专业。印泥的传承者需要化工、植物学、材料学、油脂学、矿石学的专业知识,需要“艺术的脑子+科学的方法”。鲁庵印泥的创始人张鲁庵是第一位将“科学化”带入印泥制作过程的创造者,重视印泥及其原材料的理化分析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最大程度上取法传统,在印泥原材料的取材上则大胆突破,极具创新性。张鲁庵斥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聘请复旦大学化学、物理专家陈灵生教授,把史籍中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逐一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从1930年到1948年间,张鲁庵进行了数百次的试验,研究朱砂、蓖麻油、艾绒三种制作印泥的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最佳搭配比例,有关辅料的合理添加、制作过程中的加工要求等,这是对传承传统的尊重。他率先运用化学方程式的研究思路,分析出当时全国的三十几个主流品种印泥的化学方程式。在印泥原材料的取材上,张鲁庵用德国进口西洋红代替一部分朱砂以增加印泥的艳丽,敢于尝试将国外的新材料加入到传统的印泥制作中。陈巨来先生对于印泥颜色要求介于朱砂和朱磦之間,张鲁庵借用国外进口的西洋红来满足陈巨来先生对这一特别颜色的要求。原材料的变更使印泥的纸面效果和成本都发生很大的变化。[2]

2 印泥创新的主客观原因及目的

田旭峰认为,在现代印泥制作中,由于原材料的短缺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印泥配方的与时俱进势在必行,“寻古”“探新”是两种必要的方法,从古籍和古物中留下的记载和印迹中寻求古为今用的线索,从现代材料中不断结合时代寻求可替代的难以获取的原材料。 [3]印泥发展变化是很大的,从民国时期的印泥到现代的印泥的流行趋势即可证明,这种变化存在其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变化上,现在的原材料远远不及以前的质量或者因为众多原因和从前的原材料差别很大。如朱砂,以前是用比较原始的采矿方式获得朱砂,朱砂比较纯净;现在的朱砂矿是用炸药爆破开采,使朱砂纯度大为降低,没法遵从以前的提取比例。杭州西泠印泥传承人曹勤提到:“当下天然原材料短缺或没有,被新型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代替时,必须达到传统工艺还原的效果。”[4]传承人需要根据不同批次原材料的不同,来追求印泥纸面效果的一致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印泥的创新是有意义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时代赋予优秀的印泥传承人的重任。创新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首先,印泥的数据化和科学化可以使未来衡量印泥好坏的标准更加清晰。过去最难判断的就是非遗衡量标准问题,因为文化有很多“无形的”“人为的”因素在里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比,缺乏相对清晰的测量手段。这就需要非遗人摸索出一条可测量的质量标准体系。

当采访西泠印泥传承人曹勤先生谈到在印泥的保护、传承、发展、营销板块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曹先生感慨的是印泥事业后继无人,“有一些打着传承印泥技艺的人来,但是学一些皮毛就跑出去赚钱去了。”[4]印泥的技艺非一日之功,当下想要真正地学好印泥制作技艺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时印泥经验数据化,流程科学化显得很有发展的必要。非遗技艺内部流程数据化的意义在于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可复制化生产,最终实现更快传承,解救非遗技艺濒临失传的险境。

数据化的过程是非遗“去雾化”“去神秘化”的过程,数据化的目的是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更容易地判断产品质量的好坏,为了更快更简单地传承,更贴切地满足艺术家对印泥的艺术效果的追求,更亲切地走进大众的生活。经验数据化便于制定相应的标准,建立成系统的数据库,积累原始资料,最终可以建立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这对缩短产品更新周期有重大贡献。创新型企业以生产养研发,以商业作为增强与市场联系的纽带。

其次,部分程序机械化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受限,所以全程都是人力劳动,没有任何的机械可以辅助。“借用机器力和传统的技艺相结合,要做到锦上添花。印泥不应当是商业化生产经营的商品,它的生产更贴切的应当是一种哲学的表现。”[2]在机器制造高度发达的现在,部分没有技术和经验作支撑的步骤是可以借用机器力来代劳,节省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潜泉印泥第二代传承人丁卓英,则在生产中创新性地在研磨朱砂程序中借用机器生产,朱砂的细度实现了800-1000目的目标,同时保障了朱砂细度的稳定性,大大缩减了朱砂的研磨过程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这些做法非但没有影响产品质量,而是降低成本,保证了质量的稳定和统一。[5]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恰当地利用机器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更容易让高居在上于“庙堂”的非遗走入大众生活。此外特定程序的机器生产可以使具体步骤更加标准化,有利于印泥产品质量的稳定。借用机器并不是一味地为了节省成本,必要的步骤需要传承人精当的手艺。在搅拌的时候则必须人工操作,机器会将长艾绒打碎,导致印泥很容易发霉。

3 印泥创新的新尝试

印泥新载体的尝试是大胆的,具有开拓性的,还在不断尝试和完善中。印泥未来的载体不一定只局限在书信、中国书画、篆刻和收藏所谓的“老四大支柱”领域,也可能拓展到新载体的文化领域。对于新产品新载体新领域的开拓,最重要的是抓住印泥的优势特点,改良印泥现有的缺点,这样印泥的开发可以带给艺术更多新的尝试,创造更多可能性的表现力。田旭峰先生预测印泥可能的发展方向是拓片,日本已经有人在使用印泥拓制拓片,印泥相比于用国画颜料和朱砂研磨混合明胶等材料更能表现不规则的块面,同时印泥还具备特有的颜色、厚度和亮度。但是现有印泥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合做拓片颜料的缺点,例如:粘度过大,携带不方便,粘在皮肤上不易清洗等。新载体的开发就是要抓住印泥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扬印泥的优点,改良印泥不适合的缺点,最终尝试探索出新的载体。

印泥高端产品的配套打造是对印泥文化更完整地传承。清代的印泥除了印泥本身和印盒(印奁),还有精美的提匣,提匣多由名贵的木材所制,提匣上多有雕刻。高端产品可以选用上好的印盒和提匣,将传统的印泥套装一同组合销售,将有利于对印泥文化保留和传承。

印泥文化的开拓创新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印泥文化,除了宣传印泥本身的文化含义外,还可以利用印泥红色的象征意义,印泥的红色主要是朱砂的颜色,古人认为朱砂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卷一说,“丹砂……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6]在古代红色有盟信的含义,这也正与印章的功用息息相关。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7],红色在古代作为盟信的含义流传已久,可以通过提取印泥设计元素运用到文创产品中。在文创产品的创意生产中,可以发散性地利用印泥本身的文化含义和元素含义开发周边产品,让非遗文化资源,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所在。

4 结语

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的,需要用矛盾统一性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这个问题,不能一味地批判传承,因为传承是非遗的根基,没有传承,非遗便名存实亡,但是因为强调传承而一味批判创新也是值得怀疑的,时代发展导致的客观条件的变化决定了非遗也要适应大环境的变化。

呼吁大众关注非遗,更多的是呼吁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反过来,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了解地愈多,认识地愈深,非遗传承的难度就愈加降低。非遗是中华文化的具体表现,它的非物质性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紧紧相连,重视非遗的传承是重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回应,是新时代向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致敬!

参考文獻

[1]苑利,中国非遗保护启示录[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138。

[2]访谈对象:陈标,国宝鲁庵印泥传承所所长。访谈人:荆铱迪。访谈地点:国宝鲁庵印泥传承所。访谈时间:2019年4月7日。

[3]访谈对象:田旭峰,潜泉印泥第三代传承人李耘萍之子。访谈人:荆铱迪。访谈地点:国宝鲁庵印泥传承所。访谈时间:2019年7月26日。

[4]访谈对象:曹勤,杭州西泠印泥第四代传承人。访谈人:荆铱迪。访谈地点: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传承保护实践基地。访谈时间:2019年8月18日。

[5]访谈对象:李耘萍,潜泉印泥第三代传承人。访谈人:荆铱迪。访谈地点:上海张园。访谈时间:2017年10月30日。

[6]马继兴编著,神农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9—110。

[7]班固(校注),汉书·高帝纪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2:81。

作者简介

荆铱迪(1998-),女,汉族,山东淄博市人,本科三年级,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史。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