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载体
——借助打击乐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2019-11-12 05:10李培培
鸭绿江 2019年22期
关键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声势

李培培

音乐起源于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任何乐曲都不能脱离节奏而单独存在,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可是单纯的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新课标》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一、结合生活,在模仿中训练节奏

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音响都充满了乐趣,老师可以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启发他们。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音响或者儿歌,与我们音乐中的节奏巧妙的结合起来,同样会让节奏的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将这些节奏与打击乐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刚开始接触节奏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节奏进行教学,如青蛙“呱呱”的叫声为四分音符、小闹钟的“滴答”声为八分音符;小蜜蜂嗡嗡的节奏声为连续十六分音符;学生行进时“一二一”节奏声为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结合……这些熟悉的节奏能帮助学生很快理解所要学习的节奏,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这些节奏。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又带有延长音,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现二分音符,响板音色活泼清脆、富有特色,用来表现四分音符;双响筒音色清脆结实,音高不同,用来表现八分音符;当然还有很多的打击乐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有了打击乐器的辅助,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对节奏的理解也有了更好地帮助,在摸摸、玩玩、敲敲中学会了节奏。

二、结合歌曲,在伴奏中感受节奏

低年级的歌曲短小易学,学生很快就能够学会歌曲,反复的演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在音乐活动中加入打击乐器演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巩固了歌曲,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学生接触打击乐器时,可以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来加入打击乐器。如在教学歌曲《娃哈哈》时,首先我把乐器藏在讲台下面,通过晃动乐器,发出声音,学生非常好奇,充满了新鲜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此时我把乐器拿出来介绍,他们分别是响板和手串铃。请学生先摸一摸,然后再听一听,最后再为歌曲伴奏。开始伴奏时,先选择简单的节奏型X∣X∣X-∣,然后再加大难度X∣X∣X-∣X X X∣X-∣,在反复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二、身体打击乐在律动在巩固节奏

身体打击乐就是音乐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声势律动。所谓声势是指使用身体当作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基本动作是拍手、拍腿、跺脚、撵指等。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可行的节奏型与歌曲结合起来。利用“身体打击乐器”制造出丰富的“声势”,学生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学习声势律动是循序渐进的。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简单的拍手、踏脚来训练学生的乐感。有的学生歌曲唱的很棒,但是简单的声势节奏却力不从心,教师不能因为简单而忽略学生的练习。低年级的学生心里并没有稳定的节奏,简单的节奏训练正是他们练习恒拍的好方法,当学生心里有了稳定的恒拍后,我们再加大难度,踏脚——拍腿——拍手——撵指,然后在增加难度踏脚——拍腿、拍腿——拍手、拍手——撵指,然后再增加难度、变换位置、变换方式,学生会在不断的变化中,增加斗志,不断学习、创新,渐渐地学生已经能够自己为歌曲加入适合的声势。

四、激发创造能力,在创造中演绎节奏

《课标》中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打击乐在课堂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主动地加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常规打击乐器,还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活动的需要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自制打击乐器。

如在教学《夏天的雷雨》时,学生学会歌曲后,我们根据活动的需要自制了打击乐器,用空塑料袋表现风,用瓶子内加入豆子表现雨。微风的时候,我们就轻轻地晃动塑料袋,狂风的时候,我们就快速地晃动塑料袋。小雨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学生整节课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除此之外,我还会请学生自己为歌曲制作打击乐器,同学们充满热情,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击乐作为器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常常能击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让课堂变得更丰富、更活跃。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玩玩,奏奏中展示自我,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声势
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贯”与“折”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运用“稳定拍声势”突破歌曲难点实验研究
心理学教授谈《戴尼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