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词典·王安忆

2019-11-12 09:13
当代作家评论 2019年2期

李 一

王安忆(1954.3.6—),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娟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插队落户安徽五河县头铺公社,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前身为江苏省柳子戏剧团),1978年调回上海,进入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上海)任编辑。1987年调入上海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王安忆的文学之路影响颇深。父亲王啸平1920年代从马来亚归国,学习戏剧,终身从事编导工作。母亲茹志鹃,19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曾以《百合花》等小说蜚声文坛,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小学五年级时“文革”爆发,正常的学校生活秩序被打乱,至初中毕业后离沪下乡,这一时期的阅读生活为其后来的文学写作奠定了基础。“文革”后期在徐州地区文工团开始有意识地写作,1976年在《江苏文艺》发表散文《向前进》,1978年短篇小说《平原上》刊登在《河北文艺》第10期上,自此走上文学之路。1980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参加第五届“文学讲习所”,《一个少女的烦恼》《雨,沙沙沙》《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一批被称作“雯雯”系列的作品陆续发表。1983年8月至12月受邀赴美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这一时期,短篇小说《谁是未来的中队长》获第二届全国少年文艺创作奖(1980),《本次列车终点》获全国短篇小说奖(1981),《流逝》获全国中篇小说奖(1982—1983)。1984年王安忆已出版5部小说集,显示出其旺盛的创作力,作品带有“王安忆所专属的略带悲观色彩的现实主义”特征。

1985年是王安忆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表在这一年的《小鲍庄》被认为是“寻根文学”思潮的代表作。从《麻刀厂春秋》《大刘庄》,一路到《小鲍庄》,作品中书写着“对古老民族的严肃思考”,“力图揭示人类历史的悲剧命运”。《小鲍庄》获1986年全国中篇小说奖,成为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标志性作品。《海上繁华梦》《鸠雀一战》《逐鹿中街》《悲恸之地》《弟兄们》《好婆和李同志》等短篇小说涌现的同时,王安忆写出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三恋”引起当时文坛热议。1986年第一部长篇《69届初中生》出版,作品呈现出“在其生存价值进行紧张的内心探索与看上去有些懒洋洋地应付生活现状的外表特征”,“雯雯”在这部作品里得以成长。

搁笔一年后,1990年王安忆以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反思80年代,用《歌星从日本来》《乌托邦诗篇》等小说展开了她90年代极其严肃的精神写作。叔叔的形象“涵盖了某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通过他的人生之路,王安忆写尽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社会公共话语描绘背后的另一种生存境况”,使小说具有了浓重的思想文化反思色彩。紧接着追溯父系母系,王安忆将长篇《纪实与虚构》和中篇《伤心太平洋》推向文坛。此时,她“开始站到了自我的对立面,将经验的杠杆从叙事的力学关系中摒弃出去,只让自己听命于理性”。王安忆涨破自我生命经验,在一种精神性的书写中,“自觉担当起时代的精神书记员”,作品呈现出高度的思想性。当批评界还在谈论《叔叔的故事》时,王安忆已从《纪实与虚构》转向,写出了蜚声海内外的《长恨歌》。长篇小说《长恨歌》1995年在《钟山》杂志连载三期,小说围绕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写尽上海从40年代到80年代的浮华沧桑”。这部小说的接受史一波三折,先是引了海外汉学界“祖师奶奶又见传人”的惊叹与肯定,5年后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卷入了世纪末以来上海的怀旧热和影视剧改编热潮,《长恨歌》至今仍是王安忆最具标识性的作品。也是从《长恨歌》开始,“王安忆写实的眼光落在了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物”身上。短篇小说“几乎构成了王安忆这一阶段创作的全部”,《姊妹们》《天仙配》《欢喜渡》《隐居的时代》《酒徒》《喜宴》等“力图展示的是人在乡村的生存状态以及支撑着、决定着这状态的乡村精神与乡村理念”。她在《隐居的时代》叙写“文革”时代的乡村故事,“用一些外来的人与事去检验乡村,演奏了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乡村节奏”。2000年《收获》发表《富萍》,在这部长篇中作家“返璞归真,以谦卑的姿态观察上海基层的生命作息”。

21世纪以来,王安忆以其密集而优秀的长篇创作展示出令人惊叹的艺术生命力。2001年当选上海市作协主席,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发表4部长篇,《上种红菱下种藕》(2002)、《桃之夭夭》(2003)、《遍地枭雄》(2005)、《启蒙时代》(2007),教学工作的同时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和散文、评论文章,被评价为作家中的“劳模”。2001年获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短篇小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启蒙时代》反思“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在叩问“启蒙”的“历史实质、客观内容和精神谱系”同时,描写一代人的“自我启蒙”,努力以文学为形式描绘中国思想界始终未能展开的重要话题,2008年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同年获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20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天香》重塑上海近代史,把上海“商品经济”的历史上溯到开埠前300年,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012年获香港浸会大学第四届“红楼梦奖”,2013年获施耐庵文学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匿名》,“将人置身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对生命发出终极追问。2016年赴纽约大学访学,《纪实与虚构》获纽曼华语文学奖。2017年连续发表中篇《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乡关处处》,获郁达夫小说奖、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2018年赴香港中文大学讲授“创意写作”课程,同年出版长篇小说《考工记》。

王安忆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作家,“她以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话语营造客体世界,从而以精神力量粉碎、改造日渐平庸的客体世界,营造自己的精神之塔”,在其4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建立起独特的小说美学理论。早在1992年出版的理论文集《故事和讲故事》一书中,她就明确提出自己创作中的“四不”纪律。从最初的创作谈到评论文章《市井社会的时间性质与精神状态》《刻舟求剑人》等,王安忆的理论写作在呈现出其卓越的文学修养的同时,推动着整个当代文学的小说美学建构向前发展。围绕“王安忆”,当代文学呈现出独特的图景:一方面,自“雯雯系列”起,王安忆的作品聚集起了陈思和、吴亮、程德培、季红真、南帆等当时一批年轻文学研究者的研究力量,历史地看,这批人本身已成为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文学风景;另一方面王安忆40年来旺盛的创作能量,无论是作品的密度、水准,还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多变”、惊人的学习能力,令批评界直呼“不知其下一站写什么”,追踪王安忆不仅成为当代文学研究者的一门日常功课,也使得批评本身的“否定”工作具有了“风险”和“负担”。某种程度上,王安忆的理论探索比创作更为直接地暴露了其独特的文学态度和个人气质。90年代中期王安忆曾在复旦大学开课一学期,授课笔记以“心灵世界”为名出版,后改版为《小说家的十三堂课》,现已成为当代文学专业的必读书目。2004年调入复旦之后,担任写作学教授,2009年开创了MFA写作硕士专业,先后出版了一系列理论著作,《华丽家族:阿加莎·克里斯蒂》(2006)、《王安忆读书笔记》、《王安忆导修报告》(2007)、《谈话录》(与张新颖合著,2011)、《小说课堂》(2012)。在大量的文本分析和严肃的评论工作中,王安忆建设起一套完备的小说理论,呈现出一个文学人可贵的心灵世界。

阿城曾评价道:“王安忆是中国小说家中的异数。”作家王安忆怀着“一颗平常的心,以生计为尺度,以庸常为记录”,冷静而从容,“像地震仪一样懂得记录她所属时代不断的变化”, “拓宽了人们对于当代文学、社会和精神生活的感受”。经历了“当代文学的所有浪潮,但她绝不是弄潮儿”,她“始终保持了独行的警惕眼光和批判立场”。《长恨歌》《富萍》《启蒙时代》《天香》《考工记》——她对上海这座城市“始终持有超越流行思潮的深刻见解”,成就了独特的“海派”书写。王安忆“拒绝了小说媚俗化走向,也拒绝了19世纪以来基本左右了中国政治高层和大众共同审美习惯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她也拒绝了以新潮小说为特征的技巧主义或趣味主义的艺术捷径,浑然地进行着一场很难获得大众认同的革命性的小说叙事实验。”

王安忆是“艺术的兼容大师”,“本质上不是一个先锋派,她是谐和叙事的制造者,她相信理解和共处”,对“人生怀着善意”,于是“邪恶被匿名,苦难被改造,毁灭则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哪怕是逆来顺受也要保持任性的温度和世事的洞明” 。 在无垠的大海上,王安忆构筑着自己的文学灯塔,全负荷向前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