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的诞生

2019-11-12 15:20赵柔柔
文艺理论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奥威尔乌托邦世纪

赵柔柔

引 言

当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91年在《社会主义下的人类灵魂》(

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中声称“一张不包含乌托邦的世界地图甚至不值得一顾”时,他或许并未预料到20世纪的世界地图将对乌托邦有怎样的吸纳与排斥;而当他继续说到“进步就是乌托邦的不断实现”(Wilde 1185)时,亦未能预见到奥威尔与赫胥黎笔下的“乌托邦”如何走向进步的反面。可以说,在20世纪世界历史的风云际变当中,“乌托邦”无论作为一个概念、一种精神或一类实践,其色彩变化之大与内涵的暧昧性,都是19世纪热情书写乌托邦的人所始料未及的,更非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乌托邦》(

Utopia

)的原义。如何搭建合适的坐标系,以有效地探讨乌托邦的意义和可能,成为今天乌托邦研究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宏大的命题之中,存在着一个清晰可辨、无法回避的现象: 21世纪初期,一度兴盛的乌托邦写作已然步履艰难,鲜少出现具有影响力的文本,相反,一种被命名为“反乌托邦”的写作传统开始形成,并且衍生至今。尽管乌托邦研究者莱曼·托尔·萨金特(Lyman Tower Sargent)认为,“当反乌托邦成为20世纪一个强有力的文学形式时,乌托邦并没有被取代。在20世纪上半叶反乌托邦巨著出版的同时,也同样有许多乌托邦作品问世,而尤其在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乌托邦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Utopianism

29),但他仍然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日“乌托邦文学已几乎转向了反乌托邦”(

Utopianism

31)。更多研究者则直接指出,在20世纪,乌托邦的生命力已远远不如反乌托邦。如在《要求不可能之事》(

Demand

the

Impossible

)的导言中,汤姆·莫伊伦(Tom Moylan)指出,尽管“萨金特阐明在这个世纪的每一年都有乌托邦小说出版,但是特别是在战后的工业社会当中,总体印象是乌托邦现在变得不可能了——要么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已实现了乌托邦,要么是因为它表征着一种难以企及的梦”(

Demand

9)。进一步来说,乌托邦变成了“一种残余的文学形式”,而反乌托邦则证明了“乌托邦欲求的无用”(

Demand

9)。然而,这种整体判断并不意味着20世纪乌托邦向反乌托邦的过渡是一个匀质的运动过程。20世纪60年代的乌托邦在萨金特看来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空间裂隙的出现以及乌托邦社群的实践行为,“乌托邦文学”也迎来了一个高潮,不过它是“一种内含着差异性的文学,一种知道很难到达更好社会的、受到惩戒的文学”(

Utopianism

30)。比如,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 Le Guin)的《一无所有》(

The

Dispossessed

an

Ambiguous

Utopia

)便以“一个含混的乌托邦”作为其副标题。萨金特将这类作品命名为“有缺陷的乌托邦”,以说明它们“展现了看起来是乌托邦,而事实上可能是反乌托邦的东西”(

Utopianism

30)。与此相似,莫伊伦则将60年代社会运动中出现的乌托邦作品称为“批判的乌托邦”,认为它们消解了20世纪上半叶那种“无力的乌托邦与令人沮丧的反乌托邦的僵化对立”。在他看来,这个时期的乌托邦注意到了传统乌托邦的局限性,因此它们“拒绝乌托邦蓝图,将乌托邦维持在‘梦’的层面上”(

Demand

11)。不管怎样,萨金特指出,在20世纪末期,这个乌托邦的短暂繁荣也日渐消退。除了“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乌托邦”和“女性主义乌托邦”以外,大部分的乌托邦都转向了反乌托邦,而女性主义的乌托邦所遗留下来的也大多是“女同性恋乌托邦”(

Utopianism

31)。

在以上描述中,“反乌托邦”常常被看做一个乌托邦的后继者、反作用力或变体。不过,这仅仅给予了反乌托邦一条时间线索,或者说,一个与乌托邦相关的单维度定位。需要注意的是,“乌托邦逐渐为反乌托邦所替代”的平滑描述暗含着一个将反乌托邦本质化、去历史化的假定,即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是彼此对立、彼此消解的两种对等叙事,因此反乌托邦的兴盛必然意味着对乌托邦的审判和否定。这一方面令“反乌托邦”被抽象成了一个理念,从而失去了其具体文本在复杂历史地形中的巨大差异性;另一方面似乎也令乌托邦论述陷入了同义反复的怪圈: 反乌托邦的兴起否定、消解了乌托邦,然而反乌托邦不就是根据乌托邦的反面来命名的吗?这个几近语词游戏的表述提醒我们注意,在常识系统中,反乌托邦概念是过度依赖乌托邦概念的。因此,若要重新思考被命名为“反乌托邦”的一系列文本,重新确立它们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讨论它们所携带的特殊问题,就需要首先问题化“反乌托邦”的概念,将它放回到历史语境与具体文本上。这样,才有可能绕开字面意义的阐释陷阱,从而打开更为广阔和更具思辨性的论述空间。

一、反乌托邦的命名陷阱

“反乌托邦”作为一类文本的指称,在英语世界中最为常见的对应词是“dystopia”。不过,值得注意的是,dystopia的使用最初仅仅具有修辞性,通过戏仿utopia一词而指称“糟糕得不切实际的地方”(雅各比)。而与20世纪的反乌托邦叙事直接关联的用法,被认为得自于J·马克斯·帕特里克(J. Max Patrick)所编纂的《追寻乌托邦: 想象社会选集》(

The

Quest

for

Utopia

an

anthology

of

imaginary

societies

)。其中,反乌托邦这个词被用来指认20世纪上半期出现带有讽刺意味的乌托邦,将它们看作是“理想社会的对立面”(Patrick 298)。正如萨金特在《乌托邦主义》(

Utopianism

)一书中所说,“尽管‘反乌托邦’这个词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8世纪中叶,而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1868年的议会演说中用到它,但是用这个词来描述特定文学类型则直到20世纪才开始”(27)。正是在20世纪的一系列灾难当中,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萧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反乌托邦“成为了乌托邦文学的主流”(6)。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中反乌托邦一词的使用,必须加以界定,因为它从构词上来说,似乎更接近于英语中的anti-utopia而非dystopia——dystopia的词根dys-意为“坏的、艰难的”,因此“恶托邦”和“敌托邦”的译法较合适,而anti-utopia的否定前缀anti-则更多带有“反”的意味。不过,长期以来,无论是“dystopia”还是“anti-utopia”,二者基本上指的是同样一些文本,且构词与含义都与乌托邦(utopia)相对。因此,它们总是并行使用,彼此界限并不清楚。如克里斯安·库马尔(Krishan Kumar)在《现代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Utopia

and

Anti

-

Utopia

in

Modern

Times

)一书中,以“anti-utopia”来概括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妙的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

Nineteen

Eighty

-

Four

),同时也用它来指称阿瑟·库斯勒(Arthur Koestler)的《正午的黑暗》(

Darkness

at

Noon

)等文本。这样的并列暗示出了他的研究框架,即将这些文本统一看作是对乌托邦的否定与消解(Kumar, “Preface” viii)。较早集中讨论反乌托邦叙事的研究者马克·R·希莱加斯(Mark R. Hillegas)在其著作《噩梦般的未来》(

The

Future

as

Nightmare

)中,也认为dystopia可以直接等同于anti-utopia:“尽管有时候会用‘dystopias’或是‘cacotopias’来称呼这些作品,但是它们更多地被称为‘anti-utopias’,因为它们看起来是向人类由来已久的对一个有计划的、理想且完美的社会的梦想——在柏拉图《理想国》、莫尔《乌托邦》、安德里亚《基督城》和贝拉米《回顾》中它是那么崇高——的悲伤告别。”(Hillegas 3-4)与此相对,一些乌托邦研究者注意到,二者混用实际上遮蔽了这种叙事的内在复杂性,特别是它们与乌托邦的纠缠。萨金特则试图区分指涉“反乌托邦”的一系列概念,指出“anti-utopia”将前缀“anti-”加在“utopia”前面,带有较强的判断性,意在对乌托邦主义或者某种特定的乌托邦进行批评,而“dystopia”比较偏向于中性描述,可看作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消极的、意在展示比现实更加糟糕的社会的叙事类型。或者可以说,自从“乌托邦”思想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乌托邦(anti-utopia)的传统,然而,特定的反乌托邦(dystopia)叙事,是在20世纪初期才开始出现的。这个区分在一定程度上被沿用下来,成为一些研究者分享的前提。如莫伊伦在《纯净天空的碎片》(

Scraps

of

the

Untainted

Sky

)中,将反乌托邦(dystopia)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形式”,连接着两个对立阵营,即乌托邦阵营(Party of Utopia)和否定乌托邦的阵营(Party of Anti-Utopia)(Moylan,“Scraps” 13)。在卡罗伊·平特(Karoly Pinter)等的《乌托邦的解剖》(

The

Anatomy

of

Utopia

)中,这二者的区分更偏向于描述性。其中,“anti-utopia”指一个极大地劣于作者经验的社会,而“dystopia”这个“在英语世界中被最广泛地接受的术语”,则指一个相对于优托邦(eutopia)的“坏地方”(Pinter 137)。相较于萨金特,这里的区分虽然更为具体、细致,但却欠缺明晰的分辨——“劣于经验的社会”与“坏地方”都过于依赖主观判断,因此很难区分,也就很难成为鉴别两类文本的条件。

在笔者看来,萨金特的区分至关重要,因为它凸显出一个长时间遭到忽视的问题,即“乌托邦”本身是具有“乌托邦主义/乌托邦思想”与“乌托邦叙事”两个层面的。而正如乌托邦叙事并不一定仅仅是乌托邦主义的传声筒——前者与英国文学的讽喻传统更为接近,立意在于现实批判——相似,反乌托邦(dystopia)叙事也并非意在消解乌托邦思想,它与“anti-utopia”所携带的感情色彩并不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研究者并未关注到反乌托邦概念的内在层级,对相关概念如“恶托邦”“敌托邦”“反乌托邦”的使用往往未经界定或者界定较为模糊。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概念辨析的讨论,尝试从命名上加以限定和区隔。谢江平的《反面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一文基本沿用了萨金特的区分,并试图将dystopia译为“反面乌托邦”,与“具体的乌托邦构思”相对应,而将anti-utopia译为“反乌托邦”,意指“反乌托邦思想”,对应着“乌托邦赖以建立的那些根本的思想原则或者哲学基础”(谢江平10)。此外,也有学者主张以“恶托邦”来对应dystopia,以区别“反乌托邦”(dystopia)。在译名的辨别和区分,一方面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但是,另一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它自身的困境,如在早期研究文章中,“反面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往往混用,无法直观识别其不同,而在中国知网的检索中,很容易看到“反乌托邦”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恶托邦”,几乎已经形成了指涉固定的术语。鉴于以上情况,本文仍旧沿用“反乌托邦”来指涉dystopia,一方面是将已经形成的使用惯例纳入考量,同时也不希望将这一术语构建的讨论空间让渡给意在消解与否定乌托邦的anti-utopia,转而寻求其他的命名方式;另一方面,是在辨明词语含义之中保持词语自身的张力,尤其是在dystopia在20年代中后期被命名和使用时所携带的冷战记忆和现实指向。同时,为了凸显anti-utopia的特殊性及其与dystopia的区别,而将它译为“反—乌托邦”,以直观地再现其构词形式以及与乌托邦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参考轴

当然,对于乌托邦研究者来说,anti-utopia与dystopia的区分开启了更为广阔的讨论空间,能够弥补20世纪乌托邦叙事的缺失。但笔者尝试强调,这也引发了另一个关键性的分离,即令反乌托邦脱离了与乌托邦的“正-反”之结,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有独立指涉和独特语境的范畴。事实上,命名上的纠缠暗示出,反乌托邦与乌托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需要厘清的关联。与汗牛充栋的乌托邦研究相比,反乌托邦的研究专著可谓寥寥。反乌托邦问题的讨论往往依附于一些其他的问题上,其中很多都延续自乌托邦研究。萨金特编撰的资料汇编《英国与美国的乌托邦文学(1516年—1975年)》(

British

and

American

Utopian

Literature

1516-1975

)以“乌托邦”为关键词,收录了从莫尔的《乌托邦》开始直至1975年的英、美两国的乌托邦作品,而“反乌托邦”则被视作乌托邦的一个分支。在序言中,萨金特对自己的选择做了说明。他将“乌托邦”的概念回溯到“乌有之地”的层面,认为“乌托邦”(utopia)一词可以看作是“乌托邦文学”(utopia literature)的统称,其下至少有三个有效类别,即“优托邦”(eutopia)“反乌托邦”(dystopia)和“讽刺的乌托邦”(satirical utopia):“优托邦——尽管这个词很不幸地渐渐不受欢迎了——或者积极的乌托邦,是对好的地方的再现。反乌托邦或消极的乌托邦,是对坏的地方的再现。讽刺性的乌托邦指的是那些以讽刺为重心的作品。”(

British

11)而在进一步谈到判断标准时,他提出了三个参考条件:“1、作者是否有意地构建乌托邦?2、如果他意在写其他的东西,那么他是否在事实上构建了乌托邦?3、如果前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答案为是的话,这个作品是否描述了一个好的地方或是一个坏的地方?”(8)从萨金特的归纳当中,可以看到,通过回到乌托邦在词源上的本意“乌有之地”,乌托邦便被抽象为了一个没有褒贬色彩的中性概念。反乌托邦与优托邦同样描述了不存在的地方,只是褒贬色彩有别,因而成为代表“坏的地方”与“好的地方”的两个彼此对立的并列子类型。在2010年出版的《乌托邦主义》一书中,萨金特再度梳理了乌托邦/乌托邦主义的流变,并将“反乌托邦”看作乌托邦在20世纪的变奏,一种与乌托邦共存的叙事类型,并与乌托邦呈此消彼长的趋势。这种“无力的乌托邦”和“令人沮丧的反乌托邦”对立的僵局,在汤姆·莫伊伦看来并没有那么清晰。他在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的著作《求不可能之事》当中,集中处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一系列有乌托邦色彩的作品,将这些文本称为“批判性的乌托邦”(critical utopia),以区别于“传统的乌托邦”,如乔安娜·鲁斯(Joanna Russ)的《阴性的男人》(

The

Female

Man

)、厄休拉·勒奎恩的《一无所有》、马吉·佩尔西(Marge Piercy)的《时代边缘的妇女》(

Woman

on

the

Edge

of

Time

)和萨缪尔·蒂兰尼(Samuel R. Delany)的《特里同》(

Triton

)等。他这样描述乌托邦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乌托邦在20世纪突然经历了艰难时刻。在世界大战、极权主义统治、大屠杀、大众工业/消费社会的更加细致的控制中,乌托邦至少是失去了声音。一方面,乌托邦被一些肯定性的意识形态——斯大林主义的俄罗斯、纳粹的德国和公司式的美国——吸收了[……]另一方面,当社会主义国家和消费社会都声称已经实现了乌托邦时,那种促成了乌托邦的、更为激进的批评却躲入了重重的否定性中,并呈现为反乌托邦,即构想比现实情况更糟糕的社会的一种叙事。”(Moylan,

Demand

8-9)显然,对于莫伊伦来说,反乌托邦叙事一方面证明了“乌托邦欲求的无用”,另一方面却也继承了乌托邦所特有的“激进的批评”,只不过是用否定的方式“构想出比现有社会更糟糕的社会”来实现的。克里斯安·库马尔的《现代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将讨论范围限制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本上,然而无论是章节设置还是论述重心,都是围绕着乌托邦问题展开的。在他看来,反—乌托邦作为“一种与乌托邦相关,但又有别于传统乌托邦的样式”进入讨论,“本质上,反—乌托邦是相对晚近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19世纪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和20世纪特定的乌托邦实践的反动。”(Kumar 8)与萨金特不同,库马尔并未区分“反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而是用“反—乌托邦”来统称《美妙的新世界》《一九八四》《正午的黑暗》等文本,并凸显出它们否定乌托邦的一面。最后的总结道出了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是否如那个常见的断言所说的,至少如本世纪上半叶显现出来那样,乌托邦已经死了?或者说,它在反—乌托邦不断撞击中存活了下来?它的现今形态是什么,以及它在当今西方或世界的社会未来的思考中占据了怎样的地位?”(Kumar 9)

“乌托邦—反乌托邦”的轴线提供了一条颇为“自然”的解读路径——反乌托邦小说正因为处在乌托邦的相对位置上而获得命名。然而可以看到,只有将研究对象局限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反乌托邦叙事,这种解读才是有效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批判的乌托邦”“有缺陷的乌托邦”还是继承了乌托邦批判性的“批判的反乌托邦”,在叙事上不再刻意仿照或延续传统的乌托邦,甚至也与《我们》《美妙的新世界》和《一九八四》这些“经典反乌托邦”有所不同。如勒奎恩的《一无所有》构建的世界被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乌拉斯”和“阿纳瑞斯”,其中,秉承“奥多主义”而建立的阿纳瑞斯具有较强的乌托邦色彩,同时在对立的“乌拉斯”看来又是十足的反乌托邦。而在穿行于两个世界之间的主人公谢维克的视角当中,这个乌托邦/反乌托邦的对立变得模糊、暧昧了——他无法以任何一方作为坚实的地基来进行批判、选择。同样,以一部重要的反乌托邦电影《黑客帝国》为例,当面对的敌人不再是以“老大哥”为首的政治集权,也不是依靠科技发展建立起来的技术集权,而是“机器”与“网络”这样的彻底“非人”时,很难说它在多大程度上还可以是对“乌托邦”或“乌托邦冲动”的消解。

与上述一些松动、分辨乌托邦/反乌托邦/反—乌托邦之间关系的尝试有所不同,拉塞尔·雅各比(Russel Jacoby)更为坚定地令反乌托邦彻底脱离乌托邦/反—乌托邦的二元对立。在《不完美的图像: 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

Picture

Imperfect

Utopian

Thought

for

an

Anti

-

Utopian

Age

)和《乌托邦之死: 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The

End

of

Utopia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An

Age

of

Apathy

)中,他从说明三大反乌托邦著作并非反共产主义文本入手,认为“20世纪著名的敌托邦(dystopia)小说都不是反乌托邦(anti-utopia)的”,甚至于“乌托邦无情地导致了敌托邦(即反乌托邦——引者按)这一观念”(雅各比17)也需要质疑和解构。因为正是由于苏联解体、“认为乌托邦主义者同极权主义者没有任何区别”的流行观念以及“西方想象力的日益枯竭”(雅各比7),才使得乌托邦理想、极权主义和纳粹主义总是被放置在一起,反乌托邦才被看作是乌托邦的必然结果。他梳理了20世纪的反乌托邦思想的历史与思想脉络,指出其根基是已经深深地渗透进我们常识系统的、二战后开始兴盛的自由主义。在这个脉络的源头处,是一系列将极权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并置的文本,如科恩的《追寻千禧年》(1951)、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1945年)、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极权主义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1951)和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论文等。雅各比的切入角度赋予了乌托邦问题以历史维度,同时,乌托邦/反—乌托邦的讨论也得以与常识系统形成距离,脱离了本质化的、概念性的纠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拉塞尔·雅各比真正关注的,仍然是乌托邦思想这个“已经变得索然无味”的问题,因而仅仅将反乌托邦小说抽离出来,未进行更细致的辨析或系统的讨论。可以看出,当讨论到具体的文本,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的大量反乌托邦文本时,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命名上的对立就有些令人困惑了。一些乌托邦研究者尝试做二元对立式的彼此对立的区分,另一些研究者则试图彻底打破这样的连接,将作为一种叙事的反乌托邦文本抽离出来不予讨论。不过,尤为关注反乌托邦的研究者基思·布克尔(M. Keith Booker)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解方式。他在《反乌托邦文学: 一种理论与研究的导读》(

Dystopian

Literature

A

Theory

and

Research

Guide

)中谈到:“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视野并不一定截然对立。这不仅是因为一个人的乌托邦是另一个人的反乌托邦,而关于理想社会的乌托邦天然地暗示着对现存的、不理想的事物秩序的批评,反之,警示着危险的、‘坏’乌托邦的反乌托邦也仍然涉及到‘好’乌托邦的存在可能。此外,除非可以想象一个更好的体系,不然反乌托邦对于现存秩序的批判就会毫无意义了。”(Booker 15)换句话说,他认为“反乌托邦冲动”便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冲动,而其必然包孕着一种“好的”乌托邦的构想。

显然,尽管反乌托邦明确地指涉着一些具体文本,但却很少有讨论将它看作是自足的概念。甚至,它的内涵也并不清晰,凡是涉及到它的研究都不得不从概念辨析开始,而这些辨析之间往往并不一致且无法脱离乌托邦的轴线。当然,这很容易理解: 通过添加否定前缀而形成的概念,很难摆脱二元对立的定位,而随着反乌托邦文本越来越多,其不同的历史语境也令这个概念变得宽泛而分裂了。在今天应该从起点重新思考它的提出与确定,将它从长期隶属于乌托邦问题的限制中解脱开来,打开反乌托邦与乌托邦之间更为复杂、辩证的关联。或者可以说,反乌托邦有如倒影一般,虽映射着某种理想国想象,但却含混、暧昧得多。

三、反乌托邦的历史之源与现实命题

返回反乌托邦命名确立的历史时期,有助于打开反思的视野。著于1948年的《一九八四》无疑是重要的历史节点,正是它的出版使得“反乌托邦”这一概念得以广泛流行,而此后的诸多反乌托邦文本的基本叙事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接受史显然与冷战的开启有直接的关联。奥威尔对《一九八四》所掀起的舆论之潮始料未及,不得不一再重申自己并不是要攻击英国工党或者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揭露由经济集中而导致的集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所带来的堕落”(《奥威尔书信集》444),然而读者的热情显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反社会主义立场——这本书长期在苏联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长期被禁,而在西方国家读者那里则被读为一种现实的记录。最为直观的参照物是,主题相似的《动物庄园》在1943年出版时并不顺利,正是冷战的开启令它的命运发生转变,突然获得了热情高涨的关注。雷蒙德·威廉姆斯在他谈奥威尔的文章中特别提到,奥威尔被左翼讽刺为“一路尖叫着奔向资本主义出版商的怀抱”,这是有失偏颇的,显然奥威尔“是被一些他完全不赞同的人利用了”(Williams 69)。

可以说,正是冷战的特殊情境,使得反乌托邦小说从一开始便被打上了反—乌托邦的色彩,随着乌托邦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色彩,任何涉及反乌托邦的论题也被牢牢绑定在政治立场的选择上。这种罩在反乌托邦问题上的阴影,极大地局限了反乌托邦阐释的丰富可能性。事实上,正如奥威尔不断重申自己的社会主义立场,赫胥黎在《再访美丽新世界》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国的认同,并且自1937年迁入美国南部后便定居下来,直至去世。同样,奥威尔敏锐地指出,十月革命完成、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之际便满怀热情地从英国归来的扎米亚京,“并不想把苏维埃政权当做他讽刺的专门对象[……]他的书并不是简单地表达一种不满”(《英国式谋杀》165)。显然,至少就反乌托邦小说作者而言,他们并没有完全分享冷战开启后的强烈“反—乌托邦”冲动,而其作品也并非“审判”而毋宁说是“纠偏”。那么,如果不从“反—乌托邦”的角度思考,又是什么充当着这些文本的内在粘合剂,使之组成一个彼此有极高互文性的叙事文类呢?

首先,英国文学富于现实讽喻的人文传统构成了反乌托邦想象的土壤。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以降,以国家小说的方式来进行现实讽喻便不乏其例,如最为人熟知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以及赫·乔·威尔斯(H.G. Wells)的许多小说。可以说,持续的写作实践形成了英国人文主义内在的一种叙事传统,同时承载着现实批判和抒发人文理想的双重职能,因而也同时构成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基础。或可作为提示的一处文本细节是,在19世纪后期的乌托邦与20世纪初期的反乌托邦中,“莎士比亚”的名字作为某种象征物一再出现。如在《乌有乡消息》中,“莎士比亚”提供了批评十九世纪的价值立足点:“人们对于十九世纪曾经说过那么夸大的话,可是在这个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而且没有忘掉中世纪的人的记忆中,十九世纪是毫无价值的。”(莫里斯61)当《回顾》的伊蒂丝为了让“我”排遣孤独而送给“我”的一系列书籍中,“莎士比亚”是这个序列的第一个名字。同时,“莎士比亚”也构成了反乌托邦小说的重要符码。《一九八四》中,温斯顿“嘴唇上挂着‘莎士比亚’这个名字醒了过来”(《一九八四》34),而《美妙的新世界》中更是将《莎士比亚全集》设置为其重要且唯一的互文本。在此,莎士比亚指代着人文主义,也指代着诸如人性、自由等人文主义重要的内在构造物。

回到常被视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我们》《美妙的新世界》和《一九八四》,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清晰的关联。写于1920年的《我们》在当时未能获得在苏联出版的机会,而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其英译本1924年在美国出版,并很快出版了法文译本等——作者扎米亚京也多少因此而“获罪”,不得不离开苏联定居巴黎,并于1937年病逝,其作品则长时间在苏联被封禁,直到1986年才开始重新获得关注,《我们》也在1988年被苏联杂志《旗》连载(李毓榛73)。可以看到,小说《我们》所产生的影响似乎更多的是在苏联之外,尤其是英语世界。奥威尔似乎始终对《我们》非常感兴趣。他自述曾坚持寻找《我们》的英译本未得,最终借到了一本法文本,并评价说“在这焚书的年代里,这是文学珍品之一”“这并不是一本第一流的书,但是它肯定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英国式谋杀》161)而在1948年,已因结核病而卧病在床的奥威尔仍不忘写信给格莱伯·斯特鲁福,说明自己“计划等《我们》的英文译本出版后,给它写个书评”(《奥威尔书信集》434)。尽管奥威尔最终未能如愿为英国出版社出版的《我们》著文推介,不过仅借由他在1946年为法文本所写的那篇评论文章中,也约略可以看到“反乌托邦三部曲”之间的内在连接,以及他在写作《一九八四》时的倾向性。

最先引起奥威尔注意的,恰恰是《美妙的新世界》上所显露出的《我们》的影子,他敏锐感到两部小说的“气氛相似”“描述的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并由此断定:“关于此书,任何人会注意到的第一点是——我相信从来没有人指出过——阿尔都斯·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有一部分一定是取材于此的。两本书写的都是人的纯朴自然精神对一个理性化的、机械化的、无痛楚的世界的反叛,两个故事都假定发生在六百年以后。”(《英国式谋杀》162)不过,奥威尔更关注的是二者的区别,他认为,相比之下,扎米亚京的书“同我们的处境更加相关”,正是“这种对极权主义的非理性一面——把人当做祭祀的牺牲,把残忍作为目的本身,对一个赋有神的属性的领袖的崇拜——的直觉掌握使得扎米亚金的书优于赫胥黎的书”(《英国式谋杀》164)。这显然极大地影响了奥威尔著于两年之后的《一九八四》——它更多地继承了《我们》当中对极权主义逻辑自身的洞察。有趣的是,这个论调也引发了赫胥黎的不满。在《再访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重新阐发了自己在《美妙的新世界》中的立场和现实预言,反驳道,暴君式的统治终会结束,事实上科技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一种新式的、高效的暴政取而代之,换句话说,“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走向‘美丽新世界’的局面,而非‘一九八四’的局面。”(31)在处身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的赫胥黎看来,“与我们的处境”更加相关的,并不是“一九八四式”的集权统治,而是随着生物科学等的发展,“美丽新世界”的社会图景日益清晰起来,开始逐渐渗透进入“一九八四”的世界当中,形成了更切近的、更现实的集权形态。

在《噩梦般的未来》的开篇中,著者马克·R·希莱加斯说到,“不言而喻,我们时代焦虑的最具启示性的标志之一,便是如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类著作的大量涌现。它们共同具有的令人恐惧之处是,它们都描绘了噩梦般的国度,在其中,人们居于屈从状态,自由被抹除了,而个体性也被碾碎了;在其中,过去被系统性地破坏掉了,而人们也远离了自然;在其中,科学与技术并非用来丰富人类的生活,而是用来维持国家对其奴隶公民的监视与控制”(Hillegas 3)。这个表述点明了三部小说的共通之处,即承载着某种时代焦虑: 自由、个体性、传统——这些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主义范畴——受到了彻底的破坏,本应以它们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岌岌可危。事实上,人文主义话语自身的衰落也构成了反乌托邦叙事的重要内在张力之一——20世纪晚期后人类主义命题与反乌托邦文本形式的耦合也绝非偶然。

其次,反乌托邦文本分享着相似的叙事结构,即“稳定—扰动—闭合”的叙事结构——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动态的“社会进化”过程,亦即封闭、稳定的社会一度受到质疑和挑战,而最终反抗遭到镇压、秩序再度弥合,由此“进化”为更加稳定与封闭的社会。《我们》以“数字式完美生活”为始,以“临时高压电墙”的竖起与“理性必胜”为结,尽管秩序受到了扰动,但最终也随着反叛者被消灭而弥合裂隙、重归平静;《美妙的新世界》以“培养皿被滴入酒精”的伯纳到野蛮人聚集地探险为始,以不堪忍受文明世界的野蛮人自杀为结,这场杯水风波给“新世界”仅仅是提供了几个谈资;《一九八四》以温斯顿以记日记表达反抗为始,以“他爱老大哥”为结,他与裘丽娅的反抗最终证明不过是权力验证自身的游戏。同时,在文本所构建的空间中,并不存在“外部”。《我们》中的“绿墙”成为分开联众国与“外部”的界限,然而,这个“外部”仅仅具有象征意味,小说中完全无法描述它的细节,仅仅指出它充斥着怪异的树与退化成原始人的人类。同样,在《美妙的新世界》和《一九八四》当中,可以找到相似功能的“外部”。无论是野蛮人聚集区还是无产者聚集区,都极为孱弱、无序,无法形成主导社会秩序的出口,其功能更多的是作为参照物,以验证社会秩序的强大。

正如福柯关于权力的说明,“权力关系只有依靠大量的抵抗点才能存在,后者在前者中起着对手、靶子、支点、把手的作用”(福柯71)。在反乌托邦的基本叙事结构中,突围的可能性彻底丧失,而着力强调某种挟制一切的异化力量,这常常被看做是对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革命、屠杀引发的绝望情绪的表征。这一叙事特征也成为了凝结反乌托邦文本的最可辨识的基因,在许多具互文性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特定的叙事传统,用以描述某种无可逃脱的现实困境。

第三个由反乌托邦叙事激活的问题,是现代性与乌托邦之间的张力。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谈到,一方面乌托邦是深植于现代性当中的,功能在于填补上帝死后留下的空位,另一方面,乌托邦显影了“现代性复杂和剧烈矛盾的时间意识”。这是由于,当现代性的未来指向以乌托邦的形式显形之后,其中便暗含了一种预设,即“一个完美状态是可以达到的”,然而矛盾的是,“完美就其定义来说只能无限地重复自己,它否定了作为整个西方文明基础的不可逆时间概念。”(卡林内斯库74)因此,他将乌托邦的困境归结为现代性自身的困境,并称之为“乌托邦厌倦”(boredom of utopia),或“满足的忧思”(melancholy of fulfillment)。显然,这也是反乌托邦叙事中一个共享的基本命题。比如,《我们》用数列来比喻革命,亦即不存在最后的革命,正如没有最大的数字。同时,这也是对现代理性的反思——它展示了在现代理性框架之内搭建、推演出来的“完美社会”(或乌托邦形态)对人的压制。《美妙的新世界》也借穆斯塔法总统之口说到,“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社会秩序(the social order),为什么还需要追求永恒(immovable)呢?”(188)通过描写在“完美的控制社会”中,对欲望的满足如何消解了欲望本身,科学的发展如何取消了科学的意义,“新世界”图解了现代性所建构起来的“乌托邦”如何变成了现代性的反动。尽管《一九八四》呈现了一系列恐怖的社会控制细节,如秘密警察与电幕形成的监狱式监管体系、“没有黑暗”的审讯室、无休止的拷打与无法想象的“101室”等,但是更可怕的是历史的停止、传统的消失。温斯特的本职工作便是修改历史,而他十分有限的抗争,则大多围绕着如何找回过去展开: 购买来自过去的珊瑚镇纸,询问无产者老人关于过去的事情等等。在他看来,无产者老人片段化的历史经验变得无法讲述,这印证了历史的消失,进而,现实成为无限循环的封闭世界,未来也就永远不能再想象了。

综上所述,冷战历史为反乌托邦命名与接受提供了基本框架,同时也限制了对反乌托邦叙事的阐释,令反乌托邦研究很大程度上局限在乌托邦问题当中。在分辨了反乌托邦的基本概念与文本关联之后,本文尝试从人文主义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性三个层面初步讨论了反乌托邦自身可能携带的命题。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反乌托邦作为20世纪出现并繁盛的特定叙事文类,它所打开的问题以及所回应的现实十分广阔,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Booker, M. Keith.

The

Dystopian

Impulse

in

Modern

Literature

.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4.

马泰·卡林内斯库: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年。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

Avant

-

Garde

,

Decadence

,

Kitsch

,

Postmodernism

. Trans. Gu Aibin and Li Ruihua.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2.]

米歇尔·福柯: 《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 Trans. She Biping.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Hillegas, Mark R..

The

Future

as

Nightmare

H

.

G

.

Wells

and

the

Anti

-

utopians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 《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8年。

[Huxley, Aldous Leonard.

Brave

New

World

. Trans. Sun Fali. Nanjing: Yilin Press, 2008.]

——: 《再访美丽新世界》,蔡伸章译。台北: 志文出版社,1977年。

[- - -.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 Trans. Cai Shenzhang. Taipei: Zhiwen Press, 1977.]

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 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7年。

[Jacoby, Russell.

Picture

Imperfect

Utopian

Thought

for

an

Anti

-

Utopian

Age

. Trans. Yao Jianbin, et al. Beijing: New Star Press, 2007.]Kumar, Krishan.

Utopia

and

Anti

-

Utopia

in

Modern

Times

.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7.

李毓榛:“扎米亚京重返苏联文坛”,《文艺争鸣》1(1990): 71—75。

[Li, Yuzhen. “Zamyatin Returns to the Literary World of the Soviet Union.”

Literature

and

Art

Forum

1(1990): 71-75.]

威廉·莫里斯: 《乌有乡消息》,黄嘉德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年。

[Morris, William.

News

from

Nowhere

. Trans. Huang Jiad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9.]Moylan, Tom.

Demand

the

Impossible

. New York and London: Methuen, 1986.- - -.

Scraps

of

the

Untainted

Sky

Science

Fiction

,

Utopia

,

Dystopia

.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2000.

乔治·奥威尔: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董乐山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Orwell, George.

Decline

of

the

English

Murder

. Trans. Dong Leshan.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7.]

——: 《奥威尔书信集》,甘险峰译。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 - -.

Letters

from

George

Orwell

. Trans. Gan Xianfeng. Guiyang: Guizho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1.]

——: 《一九八四》: 董乐山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 - -.

Nineteen

Eighty

-

Four

. Trans. Dong Leshan.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3.]Patrick, John Max.

The

Quest

for

Utopia

An

Anthology

of

Imaginary

Societies

. New York: H. Schuman, 1952.

Sargent, Lyman Tower.

British

and

American

Utopian

Literature

,

1516-1975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 Boston: G. K. Hall, 1979.- - -.

Utopia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约恩·吕森主编:“乌托邦思想的必要性”,《思考乌托邦》,张文涛、甄小东、王邵励译。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Rüsen, Jörn, ed. “The Necessity of Utopian Thinking.”

Thinking

Utopia

. Trans. Zhang Wentao, Zhen Xiaodong, and Wang Shaoli.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Wilde, Oscar.

The

Complete

Works

of

Oscar

Wilde

. London: Collins, 2003.Williams, Raymond.

Orwell

. London: Collins & Co. Ltd, 1971.

谢江平:“反面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南华大学学报》5(2006): 10—13。

[Xie, Jiangping.“Dystopia and Anti-Utopia.”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5(2006): 10-13.]

猜你喜欢
奥威尔乌托邦世纪
从冷战到乌托邦:《四门城》的政治主题释读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乌托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特型”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之路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