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路遥故居

2019-11-12 17:52北京市祁建
中学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伯父路遥故居

■ 北京市/祁建

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山村,最鼎盛时也只有13户农家,60口人丁;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院落,当年没有围墙,也没有门楼,有的只是垴畔上疯长的葛针和硷坡下细如羊肠的小径。

这几孔窑洞的同侪们早被抛弃,院子变成了山坡,土炕上长满了黄蒿……这位逝者名叫路遥,因了他,这个小山村名载史册,大放光彩。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路遥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影响了整整两代人。《平凡的世界》被评为“百年百部文学经典”。路遥故居,位于陕西省延川县郭家沟村,距延川县城有5公里,在延川到延安的210国道边,按理说应该生活还过得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这里是路遥伯父的家,也是路遥自7岁时,从清涧父母家过继给伯父的路遥真正的家。无论是父母家,还是伯父家,路遥儿时的生活是备尝艰辛的,少年时期,他也是延川县最穷的中学生之一,在他的《在困难的日子里》和《平凡的世界》小说里,都有过深刻的描述,也让读者看到了他的影子,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路遥故居在沟口的崖畔平台上,实在是简陋之极。故居由两处房子组成。一处是纪念室,有7孔窑,是陈列路遥作品、播放路遥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室及追思路遥的名人题词陈列室。纪念室还没有完全陈列好,除了路遥的主要文学作品收集较全外,其他的室都还空置着。一处是有一个简易的门楼围成的院子,有两孔窑,这是路遥居住的地方。窑内比较破旧,没有多少装饰,衣被也是陈旧的,反映出路遥当时生活的拮据。窑洞墙上有两幅照片,一张是路遥母亲的,一张是路遥中学生时代的,应该都是现在才挂上的。纪念室外的槐树婆娑,栽种的向日葵花靥可人……居住小院内,一扇石磨,也许就是路遥家的重要生活资料。路遥将一生献给了文学创作事业,他与他的作品呈现了一个时代的召唤、一代人的向往和心灵慰藉。他的文学更多的是精神创作,是一种对宗教般虔诚的精神崇拜,是一种困苦岁月里人格魅力融汇与包罗的感召和升华。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老作家柳青的一段话,路遥在写《人生》时,放到了小说的开头。

我们即将上车离开,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小院,碾盘,石凳,农具,生活用具……青绿的环境,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路遥的事迹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回放。在一个逐利、物质至上的时代,路遥给予这个世界的,不仅是文学巨著,更多是一种精神。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只有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不被世人遗忘的成绩。

猜你喜欢
伯父路遥故居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言论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一幅油画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伯父的黄昏恋
贾平凹义助路遥
永远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