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前美术教学中写生的重要性

2019-11-12 19:07马晟瑶
鸭绿江 2019年18期
关键词:静物自然界学会

马晟瑶

绘画课程内容的设置,在美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中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单就绘画技法学习而言,其基础是一致的,都要遵循构图的优美、色彩的和谐和造型的准确。临摹优秀作品是学习绘画的快速入门手段,但是要想真正掌握绘画的技能必须从写生入手。许多学生为了应付作业,经常从网上直接下载图片,并不假思索地临摹。作业呈现得很“完美”,但是放下参照图片后头脑还是一片空白。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幼师资格考试中的美术技能成绩始终上不去的原因,就是缺乏真正的基本功训练。想要真正地学好绘画这门课程,写生基本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形体建构能力。

一、学会观察和提炼

自然界赋予我们无限的力量与灵感,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都需要从大自然中汲取精华,从而演变出美妙的文字、动听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自然界中大到连绵的山峰,小到脚下的落叶,无不体现着线的优美、点的灵动与面的壮阔。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的美是学习绘画的前提,我们要带领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描绘自然和热爱自然。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赋予幼儿的绘画理念。

但感知美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虽然一花一木轮廓清晰,却不知从何入手。所以我们要学会提炼和取舍。学前专业的学生,绘画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选择形态特征比较比明显的典型视觉形象,或者选择绘画者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写生。在写生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自己内心的感受,以情感出发,将理论课程中所学习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到线条的描绘当中。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取舍,学会灵活移动观察的角度,。

二、理解透视和虚实

“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真正地体现在画面中确实需要刻苦的钻研和反复琢磨。在学习透视的过程中室外风景写生要比室内静物写生更适合,只有在足够大的空间当中才能更明显地体现透视关系。比如我们站在路边观察马路两边的树木,就会很明显地发现随着距离的不断扩大,远处的树木会变得越来越小,路面变得越来越窄,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的一个点上。轮廓线也越来越模糊,由近处的树叶清晰可见,到远处的树冠和树干融为一体。这些正是透视和虚实在自然界中的最明显体现,学生通过户外写生转移到室内写生的时候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准确的形体关系,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形体关系,在后期的儿童绘画创作中才能够将主体物画得更加生动。

三、经营构图和色彩

构图又称“经营位置”,也就是将我们所画的所有元素以某种形式呈现在画面中,如三角形、S形、圆形构图,其中穿插着大小对比、对称平衡、参差错落等形式。构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作品的成败,它就像建造楼房时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稳,就算建成高耸入云的大厦,最终也会功亏一篑。自然界的景色虽美,但是需要我们去构建画面,儿童画中的小动物虽然可爱,但是需要我们将它安排在合理舒适的位置。构图过满过空或者位置偏移都会严重地影响画面效果。在写生训练中去研究构图规律是最有效的手段,自然界风景千姿百态,它所激发的灵感是机械的临摹以难达到的。

写生训练中另一个元素就是色彩,尤其在学前美术教学中,对色彩的认知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色彩的发展历史也是经历了从室内到室外的重要变迁,印象派画家们走出画室去感受自然界中色彩的瞬息万变,描绘树影婆娑、波光粼粼,对色彩语言的探索被认为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我们在解读和临摹色彩大师马奈、莫奈等人的作品的同时,也更应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一下色彩的冷暖和光影的变化,它们是那样丰富、有序、和谐、统一。在课堂教学中色彩训练往往是从室内静物写生开始的。静物的选择和摆放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教师在设计构图的同时也要考虑色调的建构,色调的冷暖、高低和长短也一样影响着画面的最终效果。色彩附有极强的情感属性,它往往能直接体现和影响作画者的性格和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单凭感觉地随意涂抹,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生们在认识了什么是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理解了什么是明度、纯度和色相,学会了怎样调和原色、间色和复色后才能够真正地学会应用颜色在画面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儿童喜欢的绘画作品,以及在今后的儿童美术教学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者和引领者。

从临摹到写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转换,需要不断地练习和交流体验。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临摹阶段的经验,通过写生实践,加强自己儿童绘画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将是我们在未来教学中持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静物自然界学会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静物写生
静物(节选)
学会分享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怎样写静物
怎样写静物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