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新时期 问道新时代
——当前文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9-11-12 20:44林苗苗
艺术评论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题材文艺

林苗苗

《论语》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白居易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古往今来,文艺的价值功能历来为世所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结新时期文艺发展历程,思考当下文艺领域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新时代文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工作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积极发挥文艺反映现实、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特别是在文艺表现现实生活方面有了长足发展,集中体现出如下特点。

反思历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现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通过总结过去,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对未来有一个更精准的引领,这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省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宝贵精神品质。

反映改革:我们把描写改革开放大潮的作品称之为改革文学或者改革文艺。比如1979年蒋子龙发表在《人民文学》中的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他所塑造的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巧妙地应和了我们在变革时代渴望出现雷厉风行的英雄这样一种社会心 理,被称为“新时期”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

展现深刻变革中的都市与乡村: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文艺界出现了一批展现都市现代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渴望》,也有反映现代乡村生活的,如电影《秋菊打官司》,电视剧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它们全面反映了我国从城市到乡村都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场景。

主旋律与商业化并行: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电影开始更多地走向商业化,比如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无极》。在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影视作品又开始重新走入大众的视野,比如《我不是潘金莲》《人民的名义》《我不是药神》。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类展示国家形象的电影,如《战狼》《红海行动》,这些影视作品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但是,毋庸讳言,文艺领域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现实题材缺失是当前文艺创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从长远来看,如何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怎样更好地反映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这是文艺工作必须要承担的一个重大职责,文艺不仅要有娱乐功能,更应该有社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提到,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现在我们的文艺产品存在着题材失衡的突出问题,基本概括为“三多三少”,所谓三多就是宫廷题材多、娱乐题材多、玄幻题材多,所谓三少就是反映民生的题材少、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题材少、反映少数民族的题材少。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全国文艺工作中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

其二,文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从文化产品来讲,我国近年来总体是保持顺差的;但从文化服务来讲,我国一直是处于逆差的状态。以2017年为例,我国文化产品顺差达到了792.6亿美元,文化服务逆差达到170.5亿美元。这从侧面体现了我国文艺产品的核心价值——知识产权价值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不强。拿电影产业来讲,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跟我们国内票房收入的增幅完全不成比例,国内票房收入按照30%的速度往上递增,国际票房收入的增幅却一直是非常缓慢,甚至出现过负增长,这也更加说明:怎样提高文艺产品质量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三,急功近利仍是文化产品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我们的艺术家以及我们的文化产品生产者和企业家,仍然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是希望当年投资、当年收益,然而各方面的准备却不够充足,这是我国文化产品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四,低俗与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某些抗战神剧、网络短视频等。市场行为不规范也是文化市场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比如电影偷票房的问题,影视公司和演员偷税逃税的问题,影视演员片酬过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如何完善我国文艺事业的机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是有待从多方面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进一步加强文艺作品现实题材创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对艺术家来讲,或者对文化生产单位来讲,当前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和艺术创作规律。我们在表现英雄人物的时候,要充分展现英雄人物的真实性和戏剧的丰富性。因为观众现在对当代英雄人物的要求更高了,对改革的认识也更加理性了,文艺作品创作时就需要注意避免把正面人物平面化、脸谱化,学界有个观点叫做把英雄模范拉到常人的起点上,不能让他和常人的生活割裂,要像常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也不能把反面人物简单妖魔化、喜剧化,这违反了历史真实和社会真实,不利于文化产品的价值传播。

(二)进一步把握文艺作品中的大众关注点和社会敏感点

《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关注了民生当中人们非常重视的医药领域,特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白血病群体。中国目前正面临着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除了医药领域的改革,还包括住房、就业、养老等等,这些重大问题都是普通民众的关注点也是社会敏感点。把握住这些社会问题,通过戏剧、电影、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进一步全面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

当代社会中文艺作品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一是要正确认识那些反思历史、暴露社会问题的文艺作品的价值。改革开放以后,对于这类作品,社会上其实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这些观点正确与否,涉及到我们怎样去理解正能量的问题。所谓正能量,就是文艺作品能够通过反映社会现实来激发民众带动社会、创造历史的激情。现在我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只有歌功颂德的作品才是有正能量的。其实批评现实有时候也是一种正能量,只要我们是站在积极的立场上,客观地去进行评价,那么反思历史、暴露社会问题的文艺作品同样也是存在正能量的。像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内容大都是在揭露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发现社会问题,暴露社会问题,引起公民注意,就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比如,李克强总理就《我不是药神》作出了批示,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价不降,相关部门也在加快落实进口药降价保供等措施,这就很好地显示了文艺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应着力解决文化市场存在的失灵问题

一方面,要加大对文艺产品的扶持力度。市场机制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作品,我国的电影和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1世纪的今天,文化市场成熟度更高,但是优秀作品未必比90年代好,所以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相关政策,加大对文艺发展的扶持力度,这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过程中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一点。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因为市场机制无法全面承担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无法满足低收入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更无法消除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异,同时传统艺术、实验艺术等小众文化完全靠市场机制也是难以生存的,这些都属于市场失灵的问题。我们还要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的行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在文化领域,同样要讲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文化市场包括消费需求市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在这个领域一定是市场配置资源,要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文化市场的支撑体系,如信用体系、市场监管、行业管理,这是政府要发挥作用的地方,需要政府更好地作为,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这两方面作用都发挥好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就指日可待。

新时期文艺是追踪历史足音、紧扣时代脉搏、回应人民心声、努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历程;今天,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的文艺作品更应当坚持探索创新,不断寻求艺术进步,潜心审美创造。我们深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们一定会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艺史上彰显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风采。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题材文艺
文艺作品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1942,文艺之春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徐纯中红色题材绘画选(下)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