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9-11-12 02:14◆叶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工程应用型课程体系

◆叶 钧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广西 541006)

网络工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较强,学生在网络方面的技术开发以及应用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都非常重要。近年来,网络工程方面的人才很短缺,尤其高水平的网络工程师凤毛麟角,在人才培养方面采用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很有必要,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网络工程人才。本文将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改革策略。

1 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范围很广泛,实际工作中主要看重动手能力。各高校可以结合当代就业实际情况,对本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能够给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按照纵向和横向划分,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应用型网络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育出具备网络建设和规划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和维护基本技能,并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集成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应用为宗旨,强化课程实践,全面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1)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并付诸实施,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例如,鲁东大学2006年实行学科大类招生,不分具体专业,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统一按照电系信息类招生[2]。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按照知识结构与课程层次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如图1所示。通识教育平台的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选修课能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教育平台的必修课主要是为学生计算机科学和网络理论打好基础,专业方向的选修课是对专业知识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专业任选课程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图1 课程体系框架

(2)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要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包括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在实践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教学计划,使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增加。综合性实验包含课程内容的多个知识点,具体实践中,将实验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课外实验可以在开放实验室进行,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包括自主开放实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科技竞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自主开放实验环节,学校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验室,这样可以弥补在课堂上学生实验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验的效率也会提高[3]。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共同建立实习创业创新基地,对毕业设计中设计题目陈旧,学生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是一次改变,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将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训练以及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多参加科研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自主进行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在教师专业技能方面,要强化教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中聘请骨干技术人员来学校任教,同时将本校教师输送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培训。改变传统中只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使传统的教师逐步向应用型教师转型。

3 结束语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方面下功夫。学校虽然无法设计出满足全体学生的课程体系,但是,学校可以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改革,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因此,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网络工程应用型课程体系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网络工程专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网络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改进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