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9-11-12 01:45邓春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老年患者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邓春芳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16.011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86±0.21)mmol/L]与餐后2 h血糖[(9.37±1.03)mmol/L]均优于对照组[(6.37±0.26)mmol/L、(10.68±1.8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R-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b)-00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receiv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in this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50 cases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8. The glucose control and care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the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dex,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5.86±0.21)mmol/L] and the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7±1.03)mmol/L]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6.37±0.26)mmol/L, (10.68±1.86)mmol/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98.0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4.00%)(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can help control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Diabetes; Elderly patients; Nursing interven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Nursing effect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该病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病群体,老年患者不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还需要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1]。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体系,在各类疾病的护理中都得到广泛使用。该次研究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该院伦理委员批准后,选取该科收治的该病患者100例,患者知情同意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5~79岁、平均(69.5±2.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6~81岁、平均(69.7±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基础对症治疗、运动护理以及用药监督、查房期间给予健康宣教等[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从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以及循证应用等方面落实:(1)循证问题。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等确定循证问题,提出问题为“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护患关系”[3]。(2)询证支持。以确定的循证为关键词,搜索期刊、网络以及万方、知网等数据库,评估所获文献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临床现状、具备可行性的护理干预方案[4-5]。(3)循证观察。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情,分析循证支持所获得的资料,提出个体化护理对策。(4)循证应用。①心理方面:糖尿病患者常见缺乏治疗信心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强,也有不信任护理人员的现象,因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发泄内心压力,主动与患者沟通,交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乐观面对治疗。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其明白尽管当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但是通过适当体育锻炼、规律生活、遵医嘱用药以及控制饮食等措施干预后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告知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将导致病情加重,鼓励患者的朋友与家人关心患者,获得感情支持。②健康宣传方面:定期安排座谈会、讲座等,强化对糖尿病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知识等相关措施的讲解,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6-8]。③运动方面:通过健康宣传使患者了解进行运动的意义,指导患者饭后0.5 h可进行适当锻炼如跳舞、爬楼梯等,结合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量等。④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转变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应少量多餐,严格按照营养科提供的糖尿病患者膳食食谱进食,避免进食高糖水果以及糖类食物。⑤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以确保空气清新,及时更换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以营造舒适的修养环境。⑥用药护理:确保糖尿病治疗药物的规范性使用后,才能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嘱患者在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更改用药量与用药时间,解释观察体重、尿量、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观察药物剂量与药物疗效的观察方法,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理解能力采取书面阐述、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宣传,告知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部分药物的禁忌,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不良反应[9-10]。患者出院前,教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方法,以及用药时间。⑦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其并发症的致残率、致死率均居高不下,因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护理,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方法严格控制血糖。日常护理中,重视预防并发症。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每晚洗脚完毕后擦干并涂抹植物油进行按摩,严密观察患者的足底伤口情况与皮肤颜色变化,正确护理足部,护理人员护理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每周自测。注意预防感染,修甲损伤、甲沟炎、足趾之间没发生霉菌感染、足底存在肉赘、鸡眼、水疱病以及鞋子不适合等都将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因此将相应预防工作做好,发现感染时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值班医生,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进行处理。教导患者进行足部运动。重视预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加强对患者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蛋白排泄率等相關指标的观察力度,发现其指标发生异常时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调节血脂以及降低血糖等措施,以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病。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采用美国强生血糖检测仪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 h血糖水平。

②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经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总数-不满意数)/总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循证医学发展下,循证护理也得到发展,循证护理确定需要处理的问题,以具有较高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為依据,寻找最佳的护理干预方法。循证护理主要包括的要素为患者的实际要求与具体情况、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护理依据[11]。

循证护理开展的步骤如下:发现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发现的问题特定化、结构化;查询相关文献,选取具有可靠性与科学性的实例;谨慎评审科学研究实例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将文献查询得到的实例、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制定出护理计划并贯彻落实[12]。

循证护理以查阅资料并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供了保障。时代进步下,护理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经循证护理干预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护理风险也得到了控制,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也得到提高[13]。

该次研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血糖水平,提示循证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示该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提供的护理服务更满意。因此该次研究认为循证护理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悦.老年糖尿病肛周脓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224-225.

[2]  刘文杰.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74-175.

[3]  吴晔,芮建宇.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观察[J].名医,2019(2):222.

[4]  盖秋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1):36-37.

[5]  唐杭燕,许月下,段琦.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6):792-793.

[6]  刘利利,崔丽.老年糖尿病社区健康管理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70,292.

[7]  丁春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9.

[8]  邵冉.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28-129.

[9]  卢慧娟,赵正焱,李萍.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93.

[10]  邵滟淋,王艳娇,王德财.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疗效及血糖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88-289.

[11]  李红,范丽,李思斯.循证护理法对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17-18.

[12]  李淑媛.老年糖尿病患者循证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0):129-130.

[13]  杨丽娜.基于循证护理的人文关怀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3):353-355.

(收稿日期:2019-05-21)

猜你喜欢
老年患者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