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危险货物集装箱瞒报运输

2019-11-12 08:20
集装箱化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路吞吐量总额

1 2019年上半年我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1.1 经济发展概况

201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延续2018年的疲弱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除美国和英国外,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均有所放缓,其中:欧元区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下滑,并且低于预期;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带动市场避险需求上升,促使全球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向美国流动,造成美国资本市场繁荣以及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波动。自2019年初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多跌破荣枯分水岭50:截至2019年5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50;2019年6月,德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低至45.4,在很大程度上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韩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7个月低于50。

2019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我国政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狠抓“六稳”工作落实,使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0 93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2%。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 20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9 984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7 743亿元,同比增长7.0%。

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三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8 91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4.2%。

上海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 409.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84亿元,同比下降9.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1%,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浙江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 2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72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 595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 789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9%。

江苏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8 5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411.8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 497.4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同比增长6.7%。

安徽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 66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029.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 079.3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8.5%。

1.2 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2019年上半年,得益于国内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以及国家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因素,我国对外贸易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加快的趋势没有改变。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额为亿元,同比增长6.1%;进口额为亿元,同比增长1.4%;贸易顺差亿元,同比扩大41.6%。总的来看,2019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且比重上升。2019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7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比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表明我国贸易方式结构持续优化。

(2)与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进出口额增长。2019年上半年,我国与欧盟间的进出口总额为2.30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7%;我国与东盟间的进出口总额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3.5%;我国与日本间的进出口总额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0%;我国与美国间的进出口总额为1.75万亿元,同比下降9.0%,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9%。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一定压力,但影响总体可控。

(3)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进出口增长水平高于我国进出口整体增长水平。2019年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进出口总额为4.24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间的进出口总額同比分别增长11.5%、34.0%和11.0%),高出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整体增幅5.8个百分点,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9%,比上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放,这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4)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升。2019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6.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1.7%,比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4.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6%;进口额为2.10万亿元,同比增长6.8%,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1.3%。

(5)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水平高于全国进出口整体增长水平,区域发展更趋协调。2019年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区和直辖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0%,高出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整体增幅10.1个百分点;中部6个省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1%,高出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整体增幅4.2个百分点。

(6)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同步增长。2019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6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2%;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1.50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

(7)原油和煤炭等进口量增加,铁矿砂和大豆进口量减少。201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情况如下:进口原油2.45亿t,同比增长8.8%;进口煤炭1.54亿t,同比增长5.8%;进口天然气万t,同比增长11.6%;进口铁矿砂4.99亿t,同比减少5.9%;进口大豆万t,同比减少14.7%。

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同比增长1.7%,低于全国整体增长水平,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5 864亿元,同比下降1.8%;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 090亿元,同比增长5.7%;江苏省外贸进出口總额为20 729亿元,同比增长1.3%;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 233亿元,同比增长6.6%。

2 2019年上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

2.1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

2019年上半年,受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的积极影响,我国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稳步增长:完成水路货运量35.05亿t,同比增长7.2%;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49 762亿t km,同比增长5.0%。

(1)水路货运量 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4 181万t,同比增长8.6%,占全国水路货运量的比重为52.5%,其中:上海市完成水路货运量34 022万t,同比增长5.2%;浙江省完成水路货运量51 661万t,同比增长13.0%;江苏省完成水路货运量40 157万t,同比增长5.3%;安徽省完成水路货运量58 341万t,同比增长9.3%。

(2)水路货物周转量 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4 942亿t km,同比增长6.2%,占全国水路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为50.1%,其中:上海市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14 232亿t km,同比增长4.2%;浙江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4 951亿t km,同比增长11.7%;江苏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 850亿t km,同比增长2.9%;安徽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 909亿t km,同比增长10.8%。

2.2 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13亿t,同比增长2.6%,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4.95亿t,同比下降1.8%;内河港口完成22.18亿t,同比增长13.0%。同期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19亿t,同比增长6.6%,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6.0%。由图1可见: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趋缓,部分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

2019年上半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9亿t,同比下降0.3%。受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下滑的不利影响,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导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持续下滑。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上海港努力提升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加速推进港口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打造智慧港口,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23亿t,同比增长0.8%。2018年10月,乐清湾大桥建成通车。作为连接浙江省沿海地区的高速通道,乐清湾大桥为实现宁波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无缝对接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对浙江省建设大湾区和大通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构筑杭甬温都市圈、发展温台沿海产业带以及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乐清湾大桥建成通车,台州港和温州港滚装货物吞吐量急剧下降,进而导致2019年上半年两港货物吞吐量显著下降,其中:台州港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4.9%,温州港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9.9%。

2019年上半年,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56亿t,同比增长13.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1.8个百分点。江苏省通过推进沿江和沿海港口整合,由单一港口体系向全省港口集约化运行转变,实现港口统筹布局和抱团发展,使港口群之间业务协作和资源调配更加顺畅,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港口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19年上半年,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1亿t,同比增长2.9%。

2.3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14亿t,同比增长1.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8.89亿t,同比增长1.5%;内河港口完成2.25亿t,同比增长2.4%。同期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7.14亿t,同比增长0.7%,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放缓,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3.8%,其中:上海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99亿t,同比下降0.3%;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66亿t,同比增长1.1%;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41亿t,同比增长1.2%;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765万t,同比下降4.5%。受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均有所放缓(见图2)。

2.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 699万TEU,同比增长4.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 258万TEU,同比增长4.7%;内河港口完成1 441万TEU,同比增长6.4%。同期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674.5万TEU,同比增长5.4%,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为36.8%,其中: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 153.6万TEU,同比增长5.0%,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560万 TEU,同比增长6.2%;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87.2万TEU,同比增长4.2%;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3.7万TEU,同比增长11.1%。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见图3)。

3 2019年下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7月23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受国际贸易局势趋紧、全球技术供应链面临风险、英国脱欧、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低迷,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2%,较4月发布的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回升至3.5%;在全球经济增长结构性放缓和加强监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长6.2%和6.0%。由于中美貿易摩擦、英国脱欧、美国与伊朗冲突等问题亟待2019年下半年集中解决,多重不确定因素交织在一起,很有可能将原本就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入拐点时代。

6月29日,美国表示不再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新的关税,但之前已加征关税的2 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并不受此影响。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美方态度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比上年小幅上升。2019年下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港口资源整合红利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8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在14亿t左右,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9 500万TEU,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4 400万TEU,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将继续增强。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9-08-15)

猜你喜欢
水路吞吐量总额
水路
选择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水路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