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分析

2019-11-12 01:57韩海斌程亚玲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韩海斌 程亚玲

【摘 要】 目的:探討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利培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治疗后不良症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症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使用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难治性抑郁症;辅助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1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juvant effect of low-dose risperidone on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for refractory depressio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 randomized digital table wa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0).).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luoxet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 small dose of risperidon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dverse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low-dose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luoxetine,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近些年,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其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1]。相关文献显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氟西汀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记为有效,但是目前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2-62)岁,平均(42.32±2.01)岁。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23-65)岁,平均(44.89±1.6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需要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患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测定确诊[2]。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氟西汀治疗,患者每日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22)20mg[3]。此外不给予其他药物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利培酮。即在每日服用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22)以外,服用(0.2至0.5)mg的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

1.4 观察指标

1.4.1 在治疗前后让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此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数越高表示其抑郁焦虑水平越高[4]。

1.4.2 记录患者治疗后口舌干燥, 便秘情况, 视力模糊的发生例数。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情况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1个月治疗后其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症状情况比较 经1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口舌干燥, 便秘情况, 视力模糊不良症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长时期且不间断的食欲不振,心情低落,悲观敏感,思维缓慢,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等。严重的患者容易产生自杀倾向。不仅对患者自身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对其家人也造成了极大地压力[5]。目前对于抑郁症病因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不可否认的是,抑郁症的产生与患者的心理素质,生理系统,社会环境、遗传、神经内分泌以及患者所遭遇的重大事件等众多方面密切相关[6]。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的改变,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不但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为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服用氟西汀目前患者较多的选择[7]。该药物虽然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但是服药时间过长,无法将药效发挥到最大,这也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小剂量利培酮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本文对单纯服用氟西汀的抑郁症患者以及在服用氟西汀基础上服用小剂量利培酮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后让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数据的统计。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1个月治疗后其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在服用氟西汀基础上服用小剂量利培酮更加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发展,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延缓。

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疾病的困扰,需要长时间的服用氟西汀药物以减轻病情,但长时期的服用治疗抑郁的药物患者极易产生口干, 便秘以及視力模糊等不良症状,会影响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8]。但是在服用氟西汀基础上服用小剂量利培酮后患者的不良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对患者痊愈后的生活质量恢复也很有帮助。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了1个月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口舌干燥, 便秘情况, 视力模糊不良症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小剂量利培酮与氟西汀联合使用其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进行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使用小剂量利培酮对氟西汀,比常规的仅服用氟西汀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明显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以及用药后不良症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邢璐, 梁炜, 孙启蒙. 阿托伐他汀对氟西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增效作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7,11(12):748-752.

[2] 乌兰图雅. 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估[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20(4):1429-1434.

[3] 陈安妮, 高越, 刘世钰,等. 养心氏片抗抑郁症的药理作用[J]. 中成药, 2017, 39(6):1256-1260.

[4] 李惠春, 谭庆荣, 司天梅,等.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 v.31(S2):7-15.

[5] 刘检, 王宇红, 韩远山,等.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海马神经元CaMKⅡ及SynGap的调控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5):392-398.

[6] 黄兴兵, 黄雄, 何红波,等. 不同麻醉剂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7, 38(s1):119-122.

[7] 徐红令, 余化霖.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 44(4):11-56.

[8] 张莉, 柳艳松, 王军,等.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服药信念及影响因素[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27(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