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出版家李宣龚的情怀与担当

2019-11-13 00:37刘建萍
现代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张元济合众影印

◎ 刘建萍

李宣龚(1876-1952),近代著名出版家、藏书家、同光体闽派诗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拔可,号观槿,又号墨巢。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官至江苏桃源知县、江苏候补知府等,有政绩。民国后李宣龚长期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曾任经理、代总经理、发行所所长等职。1941年,任合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前身)董事。其诗文词包括《硕果亭诗》《墨巢词》《硕果亭文剩》《硕果亭重九酬唱集》等。作为张元济最为倚重的主要助手之一,李宣龚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东方图书馆、合众图书馆的创立以及近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高梦旦慧眼识才

李宣龚“于1913年由高梦旦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入职商务印书馆有较严格的程序,必须经过董事会研究通过方能入职。郑孝胥作为商务印书馆的董事之一,曾多年连任董事会会长、主席等职,以他当时的身份、地位,保举亲友入职商务印书馆原本不是问题。但即使他保荐的人选也必须经过董事会研究。郑孝胥在日记里还多次提及友人相托欲入职商务印书馆之事,如“贻书欲为杨子勤求入印书馆编辑所,余商之菊生(张元济),苦于无可位置”,“拔可来函,托为诸贞长入编辑所事,询之菊生,菊生云,如日内能决议,则下月可发表”。

高梦旦引荐李宣龚入职商务印书馆,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才华俊逸、诗功深厚。李宣龚出生于书香世家,家中藏书丰厚,自小博览群书。李家在福州光禄坊有一个园囿,名为“玉尺山坊”,园内有专门作诗聚会的光禄吟台。同光体闽派重要诗人陈衍、郑孝胥、林纾等人常在这里聚会赋诗。高梦旦与李宣龚年齿相仿,从小耳濡目染父辈们在李家光禄吟台的文酒之会。李宣龚能诗擅词,早年曾与林旭一起向同光体闽派首领陈衍伯兄陈书学诗。后为在汉口总铁路局局务的郑孝胥掌书记,并从郑孝胥、陈衍学诗,成为同光体闽派的后劲。

二是内行纯懿,笃于风义。李宣龚待人忠厚,重义善友;为官能恤民情、察民意、解民忧,颇有政声。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以文字骨肉之交传诵一时。林旭遇难,他人唯恐避之不及,李宣龚却毅然为之收骨,对友人的忠肝义胆令人钦佩。不仅于此,林旭的《晚翠轩诗集》也是由李宣龚在偶然中发现遗稿并亲手刊刻才得以传世的。

由于李宣龚见闻广博,为人忠厚,自幼与父亲随舅祖沈瑜庆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结识了同居幕府的柯逢时、袁昶、梁鼎芬、黄遵宪、郑孝胥、叶大庄等名流,丰富了人生阅历,并为其日后从事编辑出版以及管理工作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和酬酢经验。

二、张元济委以重任

李宣龚入职商务印书馆后任发行所所长,并兼管人事、财务、外务、印刷等诸多事务。事虽繁杂,但李宣龚不辞辛劳,处理事务能充分利用他的社会资源,游刃有余,恰到好处,深得张元济、高梦旦、王云五的赞许。在张元济看来,“拔翁于政学界均能接洽,且应酬之事,尤所优为,故宜令拔可兼任发行所事,仍抽出时间到总务处”。王云五对李宣龚的评价是:“待人至忠厚”。

早期商务印书馆领导人之一夏瑞芳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吸纳有资源和资本的人来入股。外部入股的名流就包括梁启超、郑孝胥、严复、林纾等。郑孝胥日记载,“赴商务印书馆董事会,是日,新董事聂云台、李拔可到会”(1916年5月16日)。由此可知李宣龚是年加入了董事会。成为董事后,李宣龚更是不分昼夜,全身心投入商务印书馆工作,这从张元济和郑孝胥的日记中便知一二。张元济日记载:“与翰、拔、叔诸人筹议营业”(1916年4月15日),“与拔翁谈,拟将价昂之书分存一室,兼记收付”(1916年8月4日)。郑孝胥日记载,“余闻夏瑞芳有地十四亩在胶州路,每亩只售一千两,乃约夏瑞芳及拔可于礼拜日往观”(1914年1月7日)。“赴印书馆董事会,稍晚,众初散,惟梦旦、菊生、拔可未散”(1919年6月3日)。涵芬楼本是商务印书馆为便于编辑,设以收藏善本用的藏本楼,1924年另筑高达五层的“东方图书馆”,以存放越来越多的书籍,李宣龚直接参与了东方图书馆的创立。

在商务印书馆面临重大人事变动、甚至主要领导人遇刺身亡的关键时刻,李宣龚均能镇定自若,挺身而出,从容应对。1914年1月10日,夏瑞芳于发行所登车时,遭暗枪击中身亡。李宣龚与高梦旦第一时间赶到,处理善后事宜,并与众人商议:“夏卒,公司镇定如常,菊生宜避之。”1920年3月间,因张元济、高凤池在用人、购地等方面发生分歧,张元济欲辞去总经理职务。后经董事会商议决定,高凤池、张元济皆推为监理,任命鲍咸昌为总经理、李宣龚为经理。李宣龚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协助鲍咸昌、高梦旦处理公司各种事务,成为高梦旦的左右手。

1932年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商务印书馆与所属的东方图书馆遭日军炮火摧毁,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李宣龚借给商务印书馆的个人书画藏品也荡然无存。作为善后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李宣龚不计个人得失,带领员工迅速开展重建工作,提出了“为国难牺牲,为文化奋斗”的口号,积极投入到文化抗战中去。在王云五、高梦旦和李宣龚等人的努力下,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商务印书馆就重新复原开工。1941年8月,合众图书馆第一次董事会召开,李宣龚作为董事、创始人之一,将珍藏的书画、卷轴、图籍、简札等捐于上海合众图书馆,该馆为之编《闽县李氏硕果亭藏书目录》一册。

三、搜集、刊印古籍、遗集不遗余力

作为出版家,李宣龚除协助张元济、高梦旦、王云五开展各项管理事务外,搜集影印刊行古籍珍本尤为尽力,陈祖壬在《墨巢先生墓志铭》中评价李宣龚:“积四十年营度钩稽,细故必躬,刊布珍册秘籍无算……”

入职商务印书馆不久,李宣龚即主持影印《宋诗钞》。宋代中国诗歌总集《宋诗钞》,包括《宋诗钞初集》《宋诗钞补》两种。《宋诗钞初集》106卷,由清代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选。《宋诗钞补》由清代管庭芬钞、蒋光煦编。吴之振等编选的宋诗选本“元多残损,阙文断句,错综互出”,为使之“俾成善本”,李宣龚殚精竭虑,日夜不辍,“尽发楼中(涵芬楼)所藏宋人集部,据以是正”,并从各地辗转借勘,最后“更就武林文澜阁、金陵图书馆抄补,计补五十八家,凡七百二十有八字,较诸原缺字数十得八九……”。《宋诗钞》于1914年付印,李宣龚作《校补宋诗钞记》。次年,又觅得别下斋藏海宁管氏与山阴诸氏所辑的《宋诗钞补》,一并附在书后。1986年,中华书局仍依据李宣龚校补的版本排印了《宋诗钞》。他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重大贡献,当长留出版事业青史。

值得一提的是,搜集、校补、勘误、影印古籍,不仅需要深厚的学问功底,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争取影印《四库全书》,李宣龚付出了诸多辛劳。1917年初商务印书馆呈文教育部,请求借藏于京师图书馆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影印,1925年10月12日,商务印书馆与民国政府正式签订合同,15日开始查点装箱,后因浙奉战争爆发、段祺瑞执政府垮台,影印《四库全书》签约无效。前后历时九年,李宣龚奔波于京沪间,代表商务印书馆与时任教育总长章士钊、交通总长叶恭绰多次接洽协商,最终达成由政府拨款30万元、影印特种30部,商务印书馆自筹资金影印甲、乙两种的协议。虽然影印《四库全书》最终没有如愿,但张元济曾说:“一息尚存,必达此愿!梦旦、拔可,皆有此志。”

在刊印近代名人诗文集、遗集方面,李宣龚不遗余力。陈衍辑《近代诗钞》的出版,就是李宣龚提议并极力促成的。该书于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所录起于清代咸丰初年,迄于辛亥革命以后,共三百七十家,人各一卷,附小传。陈衍的《石遗室诗话》32卷、《续编》6卷,《辽诗纪事》12卷、《金诗纪事》16卷、《元诗纪事》24卷,《宋诗精华录》4卷,都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这些都与李宣龚的策划、促成分不开。

1905年,李宣龚为林旭重印的诗集,1917年为涵芬楼收入张元济辑的《戊戌六君子遗集》中;1936年,李宣龚又从朋辈亲友各处搜集林旭遗诗13首,夫人沈鹊应遗诗14首,将沈瑜庆、陈书的题记辑为一卷,以林旭手简及其应试文件附卷末,并作《晚翠轩诗序》以纪之。此外,诸贞壮、林亮奇、杨钟羲、冒广生、王允晰等诗文集的刊行,李宣龚均功不可没。

李宣龚一生喜好收藏,精通书画鉴定。其藏书室名为“硕果亭”,藏有清一代和清末民初同辈人诗文,以及时人书法、绘画精品。他常不吝将收藏的珍品借给商务印书馆影印,所藏书画墨迹以伊墨卿(秉绶)、林琴南、溥心畲三家为多。李宣龚号墨巢,就是源于他收藏大量的伊墨卿的书法,当时还分别于1933和1936年两次出版了三本一套的珂罗版字帖《墨庵集锦》,这套字帖是历代收集伊墨卿书法最精、最全的字帖。

四、为创办合众图书馆奔走呼吁

除了参与创立东方图书馆外,合众图书馆的创办,李宣龚可谓功不可没。合众图书馆成立于上海“孤岛”时期,为抢救和保存沪上迭遭兵燹的中华文献典籍,1939年8月,上海浙江兴业银行董事会叶景葵力邀时任职燕京图书馆的顾廷龙南下,和张元济、陈陶遗、李拔可等人取“众擎易举”之义,倡议成立合众图书馆。李宣龚在筹建图书馆中筹募基金,捐赠近时人的诗文别集等方面出力颇多。正值1941年8月,合众图书馆第一次董事会召开,李宣龚作为董事、创始人之一,将珍藏的书画、卷轴、图籍、简札等捐于上海合众图书馆,该馆为之编《闽县李氏硕果亭藏书目录》一册。1949年4月28日,叶景葵突发心脏病去世,据顾廷龙回忆:“午后,张先生与李拔可先生来馆,对我说:‘一切事情由我们负责,请放心。’”合众图书馆经费紧张,加之叶景葵的突然病故,顾廷龙彷徨无措,“幸而张、李两先生勇于承担,图书馆方得维持下去”。

李宣龚主持海上坛坫四十年,奖掖后进,不立宗派,家中时有文宴,一时传为文坛佳话。尤其每逢重九,必聚客酬唱。钱锺书先生对李宣龚十分推崇,常有诗词唱和。李宣龚曾为钱锺书提供他保存的大量师友来信,还曾为他撰写《谈艺录》提供不少稀见材料。

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亚洲首屈一指、世界公认的一流出版企业,与一代出版家的贡献分不开。李宣龚作为近代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为近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商务印书馆出版事业的发展壮大,鞠躬尽瘁,居功至伟,体现了一代出版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注释:

① 周逢琴.李宣龚:商务文化的守望者[J].2012(1):105.

②③⑥⑦[13]郑孝胥,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M].劳祖德,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5:1454,1455,1610,1497,2141.

④ 张元济.张元济日记(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87.

⑤ 李宣龚.李宣龚诗文集[M].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0:点校弁言.

⑧ 李宣龚.李宣龚诗文集[M]. 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4-335,338-339,432,339.

⑨⑩[11][12]李宣龚.校补宋诗钞记[M]//李宣龚诗文集. 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4,325.

[14]顾廷龙.张元济与合众图书馆[J].图书馆学通讯,1987(2):91.

猜你喜欢
张元济合众影印
合众人寿创始人热衷投资房地产寿险公司临阵换将!季末巨亏12.66亿,总经理一年即卸
不以资历选人才
合众汽车完成B轮30亿元融资
合众人寿巨亏背后
慈禧逼出近代杰出出版家
张元济“犯傻”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合众人寿投连险3年缩水超六成 两只产品成立6年仍“破发”
二十世纪中国早期函授教育的创始者——张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