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中游牧主体的精神困境

2019-11-13 04:57刘超颖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意译块茎困境

刘超颖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000)

1 异质性与断裂性的情感宣泄:压抑崩溃的精神困境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被视为“游牧思想家”,虽然他并未给“游牧”以明确的定义,但是游牧思想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其中块茎思想是游牧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块茎具有连接和异质性原则的特征,即:块茎的任何一点都能够而且必须与其他任何一点连接,构成块茎的成分都是异质的。在《远山淡影》中,生活在二战后被原子弹袭击的日本长崎的悦子在孕期与肚中婴儿构建了一个块茎,其块茎式生存状态体现了悦子的创伤心理,反映了其面临着精神上的困境。在原子弹爆炸中,她失去了家人和爱人,成为被绪方先生收养的孤女。在她与藤原太太的对话中,她在表达对藤原太太的儿子痛失伴侣的惋惜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深深缅怀。即使她已嫁给二郎,她依然没有忘记在原子弹爆炸中失去的曾经的爱人,可见悦子一直让自己处于创伤的心理状态中。甚至当她和公公绪方先生一起去长崎的和平公园游玩时,她对用以纪念原子弹中遇难者的巨大白色雕像进行了讽刺,认为它“长得很丑”“远看近乎可笑,像个警察在指挥交通。”(张晓意译:176)因为她“无法将它和炸弹掉下来那天发生的事以及随后的可怕的日子联系起来”(张晓意译:176)由此可见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对悦子的内心产生了极其深刻持久的影响,使得悦子在孕期建立与腹中婴儿的块茎,通过保持抑郁不开心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与婴儿情感上的差异性,成为块茎整体中与其腹中婴儿互为异质的存在。

块茎具有非意指断裂原则,即块茎“子体”从“母体”中无痕迹的断裂,通过制造一个断裂从而使得“后者不再能够被归属于、从属于任何示意之物。”(姜宇辉译:11)。小说《远山淡影》中的景子与妮基与母亲悦子就构成了一个块茎。悦子的大女儿景子被母亲悦子强行从熟悉的日本带到语言环境都不熟悉的英国,悦子即使一开始就知道“她在这里不会幸福的”,可是悦子“还是决定把她带来。”(张晓意译:228),景子长大后在伦敦的一个公寓里上吊自杀了,从悦子对景子在世时和她住在一起时的描述中发现景子没有朋友,也不允许其他人进入她的房间包括悦子,母女虽然住在一个房子里,不仅没有任何交流,连吃饭都是悦子“把她的盘子留在厨房里,她会下来拿”(张晓意译:64),小女儿妮基和悦子之间的母女关系也是如此,妮基长大后好久没有和母亲悦子一起去看电影,而且不愿意和她住在一起,也拒绝和悦子分享有关自己的事情。妮基知道母亲悦子不喜欢她搬出去,但她依然不顾母亲悦子一个人住在一个大房子里的孤独而选择去和大卫住,甚至连母亲悦子想要送急于离开的她去火车站时都觉得不自在。除此之外,妮基与母亲悦子在婚恋观上也有很大差异,对于母亲悦子所认为的生活除了结婚然后生孩子,“没别的什么了”(张晓意译:234),妮基对此十分生气,她认为结婚是无意义的。反映了妮基不仅在情感上疏离母亲悦子,在性格观念上也与悦子产生着巨大差异。

2 主体解构的情感逃逸:焦虑不满的精神困境

《远山淡影》中从悦子在对二郎的回忆中,我们可以得知二郎是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十分强烈的传统的日本丈夫,他从未将悦子置于平等的地位。在他看来,他只需要努力工作就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因此平时他除了吃饭喝茶就是看报,其他什么事也不做。当悦子想要就松田重夫的事和他谈谈时,却是自动放弃了,因为“我俩之间的关系中从来不会包含对这种公开事情的讨论”(张晓意译:11)可见悦子与二郎之间缺乏心灵和精神的沟通。与悦子有相似遭遇的还有佐治子,佐治子因为小时候梦想有一天可以去美国成为电影明星,所以她很喜欢学习英语,但是结婚以后,佐治子的丈夫不准她继续学习英语,并且让佐治子把她父亲从美国带回来的一本英文版《圣诞颂歌》扔掉。佐治子和悦子谈论自己的丈夫时认为他“从来不是一个体谅别人的人。”(张晓意译:139)佐治子之所以选择和他结婚,只是因为她父母觉得他们门当户对。当佐治子丈夫禁止她学英语时,佐治子并没有反对,因为她认为“毕竟没有意义了。”(张晓意译:139)可见佐治子对自己的丈夫已经麻木绝望了。悦子和佐治子的丈夫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婚姻中都持有着男尊女卑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对于悦子和佐治子来说,这种旧的不平等的婚姻观构成了她们精神上的辖域化,为了解辖域化,摆脱辖域化的束缚,悦子带着大女儿景子离开了日本移民到了英国,佐治子更是不惜一切代价要带着女儿万里子离开日本前往美国,可见悦子和佐治子都是通过移民他国,变换地理位置,找到了解辖域化的逃逸线。在解辖域化的过程中,悦子和佐治子精神上都饱受着对现实焦虑不满的困境。

3 主体的情感追寻: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精神困境

“生成没有质的规定性。它所涉及的是主体的内在领域。通过生成主体在精神层面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Zevnik,A.:159)从而实现了精神欲望的自由游牧。在《远山淡影》中,悦子在想要弥补死去的女儿景子的强烈欲望的驱动下,生成了佐治子,以此获得心灵的慰藉。悦子和佐治子的经历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两人都有一个女儿,性格都十分孤僻,悦子的丈夫二郎霸道冷漠正如佐治子的丈夫不准她学习英文,悦子在长崎生活几年后带着女儿景子移居英国而佐治子在故事中也一直准备带着女儿万里子与美国大兵弗兰克一起移居美国。佐治子在战争中失去了她的丈夫,而悦子也在战争中失去了曾经的爱人。两人间的相似性让人不得不怀疑悦子回忆中的朋友佐治子就是悦子自己,而在故事最后悦子与女儿妮基关于日历的对话场景中,她终于无法掌握故事的时间线,说出那天她和佐治子母女一起去长崎港口玩时“景子很高兴”(张晓意译:237)的话,而那个时候景子还没有出生,悦子还充满着“对即将做妈妈的担心”(张晓意译:125)可见悦子在精神上将自己生成了佐治子,在生成佐治子的过程中悦子不停地借助佐治子的故事来减轻自己对自杀的女儿景子的愧疚感。悦子通过生成佐治子满足了自己弥补死去的女儿景子的欲望,将自己曾经对待景子的忽视以及缺乏对于景子的照顾与关爱全部在生成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悦子的生成,不仅仅反映了其对内心的情感追寻,反映了其面临着想要弥补女儿景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精神困境。

4 结语

以悦子零碎的回忆为主线,以德勒兹游牧理论为依据,本论文探讨了日本二战后幸存者所面临的精神困境。通过揭示幸存者的精神困境,反映了幸存者对具有差异性多元游牧空间的渴望与对后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向往。

猜你喜欢
意译块茎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跟踪导练(一)
马铃薯畸形薯咋预防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揭秘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及防治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绿色保健蔬菜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