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诗钟的鳞爪

2019-11-13 08:23王柏松
对联 2019年8期
关键词:城南诗社天津

文|王柏松

天津诗钟的过往,资料稀缺,流变漫漶,如果要钩沉寻找的话,无异于披沙拣金。可考的最早活动,始自晚清甲辰科(1904)进士关赓麟和癸卯科(1903)进士郭则沄,在京城创立寒山社和蛰园社,分别以诗钟和击钵吟著称。1928年时局动荡,二人曾避乱津门,郭曾主持该社。

民国时期,文化名流云集津门,诗词唱酬不断,结社之风盛行。先后成立了城南诗社、冷枫诗社、梦碧词社等较有影响的诗词社团。

1921年津门乡贤严范孙、赵元礼、金息侯、王守恂等于天津城南(今八里台南开大学附近)建城南诗社。诗社成员总计在二百人以上,文教界知名人士几乎全部参与。诗钟也作为一种别致的文体受到宿儒们的欢迎,《蟫香馆诗钟》为严范孙所结诗钟集,堪称其中的代表。1937年7月,天津沦陷,严范孙辞世,城南诗社就此式微。张异荪、王禹人、王梦龙等创立冷枫诗社,取“枫落吴江冷”之意,惜无文稿传世。

又有津沽名士王伯龙,1939年秋与友人在家中“不易此楼”做诗钟为戏,后有王家瑞、刘云若、陈少梅、常小川、赵道生等先后加入,遂结成“不易社”。当时王伯龙主编《立言画刊》有“天津专页”,不时刊载不易社诗钟,“天津专页”或可视为天津诗钟可考的一个宣传阵地。

先贤寇梦碧先生,曾历任梦碧词社社长、梦碧后社社长,主创填词,兼顾诗钟和谜语。当时在天津东门外南斜街(今磨盘街水阁大街南侧),寇公倡立蝴蝶会(壶碟),要求社员根据个人条件,随意携带酒馔,参加雅集,社员轮流命题,分做诗词诗钟,其佳作刊行有《梦碧词刊》,刊登作品不限于词,兼有诗和诗钟。蝴蝶会之外,大河集、海棠会亦为雅集。其主要成员有陈机锋、张牧石、周汝昌等,北京的张伯驹亦多有参加。文革期间,寇梦碧、张牧石、陈机锋等不废风雅,仍常于午夜之后,秘会于海河之滨。其诗钟作品汇集成册,1972手抄成《七二钟声》,七二言其年代,也含七十二沽之意。《七二钟声》中附有《张从碧先生和作》,诗钟有嵌字、分咏若干,当是与寇梦碧、张牧石、陈机锋三位先生唱和之作。

史海钩沉,笔者不揣冒昧摄其鳞爪,更多史料留待方家稽考。

猜你喜欢
城南诗社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城南
贺澎湃诗社组建一周年
《天津之眼》
南京大学重唱诗社
VOICE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