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中的民族音乐文化

2019-11-13 13:03
鸭绿江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作品音乐

潘 寒

前言: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唯独通过文化艺术形式表现的音乐最为重要,音乐往往会作为某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若是音乐缺少文化艺术就会变得枯燥。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视唱练耳课程向着多元化、民族特化以及审美化的方向发展,而往往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忽略了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致使学生视唱练耳训练无法更深入的了解。然而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中的一大盲点,所以,视唱练耳训练中,必须要教导学生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有效构筑多元化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

一、视唱练耳中的民族文化研究

1.提升学生的审美视角

视唱练耳时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训练,也是其核心训练,视唱练耳的学习能够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得到音乐语言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个体对音乐的审美都有独特的看法,因此,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音乐都有独特的听觉效果和听觉习惯。所以,学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改变自身的审美标准。

2.提高音乐综合素养

视唱练耳中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促使学生在练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并且,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也是学生视唱练耳的重要目标。音乐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创作者情感的影响,往往一部作品在认真品读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传统的民族音乐讲述了作品背后的历史,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品出作品中的人文观念以及民族风情。这对学生改变思想。提升综合素质以及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对我国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推动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对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键是就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创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创作技巧的深入研究。对音乐作品的潜在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民族音乐的创作风格,进而为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视唱练耳课程中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研究

1.构建以文化属性为导向的视唱练耳教学思维

视唱练耳因自身独特的性质,在练习过程中,受到内容的影响,学习进度的安排必须要符合每个学生所能够接受的范围,因学生个体对视唱练耳的认知水平不同,说以,教师应针对每个月生设置符合的课程教学。一般情况下,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多是选择结构形式严谨的曲调和调性发展为,从而为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学习,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曲目所包含、传播的文化艺术,并且对音乐文化学习积极性也会慢慢淡化。同时,部分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在学习中,更是会受到阻碍,最终导致其音乐学习生涯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文化教学目标,多元化设计课程内容并遵循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的发展规律来指导课程教学的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构建以文化属性为导向的视唱练耳教学思维

2.节奏训练与视唱练耳得到充分融合

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节奏训练与视唱练耳进行充分的融合。因节奏练习对音乐学习直观重要,是学习音乐的入门,学生只有全面掌握音乐节奏,才能够更好的了解音乐旋律,从而深化对音乐的理解。而传统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学习,学生无法展现出自身的个性审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个人主观的认知思想和认知结构中已经建立的对结构的审美感知无法进行深入的架构树立,使得课堂训练中对音乐的节奏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导致学生理解作品的难度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必须要深化课程的设计,教师也应注重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要根据品内容提炼其具有代表性、具有感染力的宝贵素材。

结语: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能够反映出特定的文化特色,并且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能够反展现出作品本身的音乐特色和音乐风格,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单纯的技巧性机械化训练,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使其充分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作品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