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时代童年的消逝

2019-11-13 13:56姜牮旗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10000
新生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成人化羞耻感功利化

姜牮旗.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10000

网络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媒介都开始数字化,信息容量、传输速度、传输质量都有着巨大的进步,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旧的电子媒介类型如电报等逐渐趋向消亡。波兹曼曾在《童年的消逝》中揭示了电视所造成的成人与儿童的“异化”与错位,也就是“成人儿童化”和“儿童成人化”。所谓“儿童的成人化”,是指儿童本身应该有美好的童年。但是现在的儿童在电视的影响下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虽然年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但心智却已成熟,在兴趣、语言、服装甚至性取向上的表现都与成人没有什么区别。

儿童的早熟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将时间花费在网络上,现实中的情感体验对孩童成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少。媒介形态的变化使得阅读方式发生变革,孩童作为模仿能力较强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成人的变化。孩童们与电子媒介的长时间相处,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童年生活的概念。

童年消逝的原因有很多,如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家庭教育、城镇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子媒介的介入。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电视的一览无余的特性使成人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成人与儿童都变成了‘大众社会人’”。 我们现在的媒介环境变了。电视作为媒介,将儿童与成人的世界融合在一起,由于没有分众,儿童接受了不该接受的东西;由于是大众文化,电视又忽视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要;由只能讲故事,就自然省略了讲道理;由于注重的是视觉效应,自然就阻断了逻辑思维。总之,由于电视文化是照顾大多数人的文化,自然就对个体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儿童和成年人所体现的文化差异造成一种改写、改造、抹平,使其适应自己的文化范式。电子媒体已经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并对他们的语言、思维、生活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在一定限度内,剥夺了儿童与同伴进行交往和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儿童充分体验生活的机会,使儿童远离他们自己的文化,现代电子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儿童寻求新奇与刺激的心理,但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也因此而变得迟缓和滞后。电视节目将一切文化秘密不加区分地向所有观众公布,儿童与成年人一样置身于暴力、色情的画面中。他们被成人的世界所包围,成为“微型成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以及儿童活动的功利化。街头巷尾早已看不到传统的儿童游戏。当孩子们毫不自由地从事着成人化的活动时,他们其实是被绑架进了成人世界的功利化竞争之中。孩子们在无形中成为大人们娱乐的对象。

二是儿童话语萎缩。现代孩子的话语权逐渐被剥夺。现代的儿童多模仿成人化的方式说话,传统的儿歌在儿童中早已不受待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搞笑式的“脱口秀”和成人世界的流行歌曲。

三是儿童犯罪率上升。许多儿童长期受到电视媒体、电子游戏中暴力镜头的侵蚀,一旦生活中遇到矛盾或挫折,就不知不觉地模仿电视镜头中的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

随着媒介的语言全面占领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现代文明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被逐步取消,童年时代的文化要务不再是步入一种文明的深处,而是与成人一道漂浮、嬉游在文化的各种表象之上。毫无疑问,新媒介时代的儿童的确在变得像成人一样“见多识广”和“老于世故”,但如此轻易养成的“见识”和“世故”,恰恰折射出了现代个体和文化的浅薄化倾向。

现代童年的观念代表了现代文化羞耻感的某种门槛和底线。然而,这一在现代文明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待童年的文化羞耻感,却在新媒介时代迅速瓦解和崩塌。当代电子媒介向成人、也向儿童袒露一切,这其中包括各种理应被我们引以为耻的事情,而我们远未能寻找到一种为童年维护文化羞耻感的有效途径。文化羞耻感的童年底线的失守,或许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将不再有任何它为之再到羞耻的事情,这是一个引人警醒的征兆。

在电子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时,应该如何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严肃回答的问题。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需要一层保护性的大气,过滤掉成人世界的不良影响,以安全的、合理的方式进入成人世界。首先,国家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制手段禁止不健康节目的播出;其次,传媒工作者应自律、自觉地以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限进行媒介从业活动;最后,社会应提升儿童的媒介素养,通过教育让儿童能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选择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排除不健康的内容,以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生活。同时,任何一项新技术发明的应用都应该获得对其可能的社会影响的全面深入的预测与评估,以缩短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时间滞差。

猜你喜欢
成人化羞耻感功利化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陷入羞耻感泥潭的高二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