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13 05:51苟永华
报刊精萃 2019年6期
关键词:会战长沙日军

苟永华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14

在历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1]。长沙是国务院首批确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可供开发。

三次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军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2]。

一、运用丰富史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史料的选择应该注意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历史的亲切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关于抗日战争的课程内容表述是:“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关于教学活动建议的表述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察抗日战争历史遗址,或者访问亲历抗战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和见证人”。[4]从1939 年秋至1942 年初,三年时间里,日军以其优势装备三次大举进攻长沙,但始终都无法完全占领长沙。驻防长沙周边的国民党第九战区官兵与长沙本地居民一道携手并肩、殊死抵抗,留下了许多抗战遗址、遗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这些都是非常贴近长沙市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

抗战时期,中日军队装备差距悬殊。以炮兵装备为例,中日炮兵火力差距比步兵部队火力差距更为明显,日军在炮兵上的巨大优势使得其在1944 年前几乎所有的大规模会战都能取得巨大的火力优势,这令中国军队很难正面抵挡日军攻势。中国军队装备的火炮以战前购买为主,抗战期间国内兵工厂也有部分补充生产,以37 毫米和75 毫米的中小口径战防炮和野战炮为主战装备。随着战争进程推进,不断损失,使得中国炮兵不断失血。由于工业生产落后,加上战争的破坏,国产火炮由于弹药质量差以及使用年限过长,因此在实际作战中使用率较低。日本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生产门类,前线日军火炮装备充足,以105 毫米和155 毫米大口径榴弹炮为主,且弹药质量好,杀伤威力巨大。在抗战中,中国军队往往集结了更为巨大的数量优势,但还是难挡日军的正面进攻。抗战期间,为弥补炮火不足的缺陷,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建议,将少量先进火炮集中编成独立炮兵旅或炮兵团,统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调配,来达到支援作战的目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主力12 万余人,拥有320 门各种大口径火炮支援,还伴有飞机轰炸和大炮发射的毒气弹。第九战区先后调集30 万人参战,但在前线仅能部署两个炮兵团,装备72 门75 毫米野战炮;一个重迫击炮团,装备36 门60 毫米重型迫击炮。在同时期的英美军队中,60毫米迫击炮作为步兵伴随支援火力,一般都配属到排一级作战单位。而中国军队只能将迫击炮集中使用,以提高火力打击的密集程度。

近些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充斥着电视荧屏,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单手掏心、弹弓爆头、手榴弹炸飞机等等,用这些“雷人”的情节表现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这会对人们认识真实历史产生严重误导。历史学科负有探寻事实真相、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使命,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补充这些真实的史料,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抗日战争中日两军的装备差距,从而认识到中国军民在面对强敌入侵时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是几百万年轻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从而激发学生们缅怀先烈、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次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只能将数量有限的105 毫米大口径火炮集中部署在岳麓山西侧和南侧,利用反斜面工事对迫近长沙城的日军发起炮击。反斜面工事能够让日军反击炮火和航空炸弹不能直接命中我军炮兵阵地,所以日军用于攻击我军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大多都落在了岳麓山西侧和南侧的树林之中,对这些地区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岳麓山背后变成了一片焦土。时至今日,岳麓山西侧的植被明显比东侧要稀少很多。我曾带领学生爬岳麓山时,有学生问过这个问题:为何岳麓山两侧植被长势不一样,我在现场给他们讲解了长沙会战的情况,学生们听了之后,对于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位于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上方的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用以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3 军在八年抗战中阵亡的数万将士。三次长沙会战期间,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第73 军于长沙外围抗击日军,该军所属暂编第5 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第77 师、193 师、50 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这些都是可以开发的历史课程资源,就是出现在学生身边的历史史实。

高中新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5]。高中历史必修①在讲述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这一节内容时,讲到了淞沪会战期间,副团长谢晋元率领四百多名官兵驻守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史实。在三次长沙会战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史实可供选用。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后,承担在前两道防线引诱日军作战、消耗日军战斗力、迟滞日军进程任务的第九战区15集团军,面对日军猛烈进攻,作战异常顽强,付出了巨大牺牲,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如该集团军52 军第2 师胡春华营在第一道防线坚持4 天,除7 名重伤员先期撤离外,包括营长在内的全体官兵以身殉国。195 师的史思华营为阻止日军从洞庭湖东岸登陆也全部牺牲[6]。

1938 年以后,中国海空军在经历抗张初期的英勇抵抗之后,人员装备已经损失殆尽。但在长沙会战期间,海空军官兵仍凭借坚韧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利用有限的装备和精妙的战术对日军发起攻击。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空军原计划协助陆军攻打进犯长沙的日军,但从1942 年1 月1 日起连日阴雨、浓雾,飞机无法升空,直到9 日放晴,空军二大队队长金雯率领9 架苏制轰炸机从成都起飞,轰炸正在第二道防线溃退的日军。返航时遭遇日军54 战队8 架战斗机攻击,激战20 分钟,损失2 架,击落日军97 式战斗机1 架,击伤2 架,创下了以轰炸机击落驱逐机的先例[7]。武汉会战以后,中国海军只剩下中小舰艇做布雷、巡逻和运输工作。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海军在霞凝港、捞刀河、浏阳河等各处,布水雷270 具,阻止日本海陆军配合进攻[8]。

以上这些在学生身边能够发掘出来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探寻历史的真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大量的新鲜史料引入教学能够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二、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发布与实施,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是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新命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历史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笔者选取长沙会战的相关史料,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史料实证:从中日双方战略意图分析长沙会战胜利的国际意义。

三次长沙会战,中方以保住长沙为战役目标,虽然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但是中国军队在会战中表现出的英勇与顽强精神,以及战役的规模与结果,在世界面前证明了中国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力量与信心,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赞誉。美国记者福尔门在报道中说:“中国三次长沙大捷,证明了两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装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击败日军。”英国《泰晤士报》说:“12 月7 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伦敦《每日电讯报》说:“际此远东阴霜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连日军也尊称长沙会战中方指挥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长沙之虎”。会战后的第22 天,美国政府决定向中国提供5 亿美元贷款。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国民政府也特许颁一枚青天白日勋章[9]。

历史意义是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深度认识,如何做到深度认识?应该把史实放在历史长河中,与不同时期的同类史实相比较。选择当年国内外媒体对长沙会战的报道和评论,能够还原历史的真实现场,依靠史料来实际证明长沙会战的胜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比单纯的依靠教材原文简单表述意义,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深度认识。

2、时空观念:根据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布置与战事发展态势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方称湘赣会战,日军的战役目的为打击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消灭第九战区主力部队。战役主要在湘北地区进行,从中日对峙的新墙河到长沙主城区之间有三道水系,第九战区设置了三道防线,作为据点诱敌深入、节节抵抗日军。第一道防线在新墙河两岸,第二道防线在平江、汨罗江一带,第三道防线在浏阳河、捞刀河,距离长沙30 公里[10]。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的作战计划是:第一期在汨罗江以北作战,第二期在汨罗江以南至长沙之间,日军估计第9 战区主力在这一带。如果没有遇到抵抗,继续第三期作战,向长沙以南株洲—普迹—浏阳一线追击[11]。第9 战区的反击计划是“诱敌于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地区,反击而歼灭之”[12]。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以第一第二道防线为诱饵,诱使日军长驱直入,推进到长沙城下,第九战区兵分七路,依托岳麓山炮兵阵地,背靠长沙城防工事,对来犯日军形成围歼之势,迫使日军向北溃退,中国军队一路追击,日军在长沙以北影珠山、福临铺一带被围困5昼夜,损失惨重。

所谓时空观念,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思考,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长沙会战历时三年,中日双方军队围绕长沙以北的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四大水系展开反复的拉锯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地图或者幻灯片展示双方兵力推进态势,使学生对战役规模和战役行动的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体会到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时打得有多么艰苦、多么顽强。

3、家国情怀:根据三次长沙会战国民党湖南地方政府发动民众配合作战的史实,来升华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次长沙会战进行前后,长沙市县两级政府以保为单位,将民众组成侦探队、交通队、救护队、输送队、宣传队、慰劳队等,交给相关的常识。民众组织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交通队和正规军一起,将粤汉铁路岳阳至株洲段彻底破坏;长沙以北及东北100 英里以内公路乃至一切小路,都彻底被破坏了,有的道路被掘竟达100 码左右,使日军的坦克、大炮无法行进[13]。民众还改变了地形,实现了通塘、通河、化田、蓄水、还山,使日军的步兵和骑兵部队行动缓慢,机械化部队运用有限,输送补给困难。不少民众还直接参与了作战,如参加营田保卫战,在福临铺、麻林桥一带的战斗[14]。

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长沙当地的党、政、宪、警人员和民众团体加入长沙保卫战中,困住日军。日军得不到补给,从1942 年1 月1日到4 日不少联队每个士兵仅有10 至15 发子弹,每个分队仅有手榴弹一两枚,不得不以刺刀进行白刃战[15]。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关于抗日战争的教学,目的不是煽动盲目的民族仇恨,而应针对充斥荧屏的大量抗日神剧,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战争的原貌;要突出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御外侮的史实,弘扬全民族抗战的精神。通过以上史实,可以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的抗战有一个全新认识:国民政府并非完全腐败无能,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利用自身比较完备的党政军警民系统,广泛发动民众配合正规军作战。组织民众既能增强抗战力量,又避免民众被日军利用、遭日军残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家园被摧毁、亲人被屠杀,当山河变色、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会坚决站出来,他们甘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财物、生命以及一切可供抵御外辱的资源。爱国不是简单空洞的口号,也不是片面的放大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每一个社会公民在国家面对生死存亡时的选择。

猜你喜欢
会战长沙日军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库尔斯克会战
法国大使馆旧址 为避免日军轰炸迁建于南山
我眼中的长沙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张明堂救“仇敌”战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