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守青山 痴心不改五十载

2019-11-13 01:43王雪
当代党员 2019年19期
关键词:巡山深山护林员

王雪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大圆洞国有林场位于江津区西南部,林深景幽,流水潺潺,景色怡人。“林三代”代稚力扛着锄头走在一条似有似无的路上,边走边察看着周边植被长势,步履稳健。

代稚力之所以被称为“林三代”,是因为他的爷爷代全忠、父亲代小林、姑姑代小琴都是林场的守护人。一家人共同守护着广袤的山林,虽同处一地,却因林场山高路远而聚少离多。

代家也是林场里唯一的“林三代”家庭。50余年来,代家三代四口人为了守护这片山林,青山作伴痴心不改,而这片山林也伴随着三代人,直到岁月老去。

“一定要让这片山林一直绿下去”

清晨,大圆洞国有林场洞口管护点刮起了冷风。

代小林拿上柴刀,骑上摩托车,向着大山深处进发,开始日复一日的巡山工作。这次的路线是通往海拔1400多米的坪山管护点。

摩托车骑到进山口后,接下来只能徒步。进山都是上坡路,石头、泥土、杂草胡乱堆砌在一起,陡峭难行。

代小林拿着柴刀左挥右砍,路才渐渐显出“真容”。这条线路由父亲代全忠一辈开辟出,是老一辈人为代小林这一代人打下的好基础。

50多年前大圆洞国有林场成立之初,代全忠就背着铺盖卷住到了这个荒山坡,成为林场最早的工人之一。代家的根就是从那时起,深扎在广袤的山林。

选择了山林,就意味着选择了苦与枯。“照明靠油、通讯靠吼、交通靠走、治安靠狗”,可光秃秃的荒山套住了代全忠的心,他一心想守在这里,让荒山变得郁郁葱葱。

1968年,代小林出生。家人苦思冥想,唤新生的娃为“代之强”并登记在册,可深山里的代全忠早就为娃想好了名——小林,代全忠希望娃能看好父辈们一铲子一锄头种下的林子。

虽然山里很苦,但每逢寒暑假,代全忠都会带兄妹俩上山。

那时,从家到林场的管护点,要先坐车到林场的镇上,再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代全忠肩挑着扁担,两端各挂一竹筐,两个娃各坐一头。

代全忠其实早就想好了要让娃来继承他的事业:娃来到山里时,他一边打窝栽苗,一边告诉娃诀窍;娃觉得无聊时,他就带着娃到自己栽种的树林里转悠;巡山时,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抚摸栽种不久的树苗……

少时,兄妹俩不懂父亲,只知山路异常难走、山里异常艰苦,每当要跟着父亲上山时,两个娃总是抵触不已。

每当这时,代全忠总会指着正在成长的山林,语重心长地说:“这片林子造好了大有好处,水土流失会减缓……”

爱屋及乌,这片山林也深扎到代小林、代小琴心里,让他们再也不愿离开。

“父亲种的树我来守,我种的树娃来守”

抵达坪山管护点时,已近中午。

在众多管护点里,坪山和九层岩的条件最为艰苦:房子是用泥土坯垒成的,既不通电也没通信信号,十天半月也不会上来一个人,到最近的集市要走上四五个小时。

1984年,16岁的代小林接过父亲的担子,成为了“林二代”。到郑德岩管护点报到那天,代全忠将一把用惯的柴刀和锄头交到代小林手里,也将这片山林托付给了儿子。临走前,代全忠再三叮嘱代小林:“你一定要好好干。”

1990年,19岁的代小琴成为林场唯一一名女护林员。

山里的寂寞到底是无敌的。“啥都看不到,啥都听不到。”上山不到一月,该摆的龙门阵摆完了,能讲的笑话都侃没了,代小林说,除了巡山护林,只能瞪天瞪地……

起初,年纪尚小的兄妹俩熬不住这难耐的寂寞,几次偷偷下山当了“逃兵”,最后都被代全忠“押”回了林场。

之后数年,兄妹俩守在各自的山头,将全部深情寄托给了大山。

在九层岩,代小林过了4年“山人”生活。管护点距离最近的农舍要走2个多小时山路,山里没有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食物也要从山下背上来。

在孔子庙,代小琴“巾帼不让须眉”。巡山时,路途长远,又冷又饿,还会时不时遇上野猪或毒蛇。怕吗?代小琴说:“习惯了就好。”

山里的苦与枯,代全忠再清楚不过。一得空,代全忠就会到临近场镇买上兄妹俩爱吃的小吃,翻过一座座山头,分别看一眼相隔几个山头的儿子、女儿。

“父亲生前嘱咐我们,一定要让这片山林一直绿下去。”代小林说。

彼时,巡山护林的设备及环境开始变好,一些地方通了电,有了通信信号,部分路段还铺了石子、水泥,护林员也不再只是双脚徒步,有了摩托车可以骑行,但山里的日子依然很苦,有人熬不住,想要离开。

与代小林一起护林的另一位“林二代”觉得,守在深山是“没出路的出路”,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再做护林员。

可代小林、代小琴留下来了,他们不但没有走,还给深山带来了惊喜。

回家探亲的代小林遇到了谭玲,两人共同种下一棵棵“夫妻树”,也在山林中孕育了爱情的结晶——“林三代”代稚力。代小琴也在最美芳华遇到了支持她扎根深山的谢珍伦,谢珍伦辞职随代小琴一同住进深山,也成了一名护林员。

“我爸要退休了,我当然要来接班”

下午1点多,代小林走到山口处,在一农户家吃完午饭后,开始往回走。

路上,他指着远处山坡上一片整齐划一的松柏嘿嘿地笑了:“你瞧,那些是我前两年种的。”

与亲手栽种的树苗成活长大一样,儿子代稚力成为护林员也令代小林欣慰。

2016年10月,大学毕业没多久的代稚力接到代小林的电话,希望他能回到山里,守护好爷爷代全忠栽种的林子。

彼時,正值国有林场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规定,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面向社会购买服务。林场的大门向代稚力打开了。

那天晚上,代稚力几乎无眠。回到深山,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远远不及打工;不回深山,爷爷、父亲栽种的林子怎么办?代稚力回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巡山的样子,心里有了决断。

“只要你考虑好了,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代稚力的妻子柯欣说。

几天后,20多岁的代稚力收拾好行囊回到了大山,成为林场最年轻的护林员之一。

“你这么年轻,在山里怎么熬得住?”总有人问。

“心情好的时候去林子转转,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去林子转转。”代稚力总是这样答。

在代稚力回山守林前,柯欣也不相信会有年轻人甘愿在寂寞深山待上一个又一个年头。

“第一次跟他到山上,走了1个多小时,我问他还有多久到,他说马上,我又走了1个多小时,他说快要到了,最后我们走了4个多小时。”看到代稚力平日除了巡山护林,还要自己担水做饭,用手机打个电话也要走很远才能接收到信号,柯欣心疼得眼泪直打转。

“没办法,我爸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得回来接班啊。”代稚力说。

不久后,代稚力被调到九层岩管护点,那里至今没有通公路,房顶因年久失修还漏水。巧的是,代全忠和代小林都曾在九层岩工作过,那里的楠竹林长得格外好。

猜你喜欢
巡山深山护林员
深山之“花”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跟着牦牛去巡山
藏在深山里的歌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织金洞:从藏匿深山到扬名世界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大王叫我去巡山(下)
巡山护妻两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