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的”阅读一本书

2019-11-13 15:57罗辑思维
意林绘阅读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读史读书学科

这里说的“读书”,是去读那些“高于自己的书”,比如名著、学术著作、专业书籍等。面對这些书,我们的阅读能力往往不够。

在买下一本书前,你首先要做的是“系统略读”。先不要急着逐字逐句地读,略读的重点,是着重看书的四方面书名、序言和副标题,目录和索引,作者简介,和主题相关的篇章。通过略读,你能快速掌握一本书的基本轮廓,并能了解书的主题是否有价值,据此判断这本书到底该不该买。

如果一本书值得阅读,那购买后的第一件事,是做“快速通读”。这个过程,主要是把握这本书的核心框架,因此要做到——快。把书从头到尾快速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多停留。

快速通读之后,如果这本书确实有价值,那就要做“分析阅读”。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先弄清书的结构,找出重点章节,明确作者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顺着书中的逻辑,找到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建议做笔记或者画思维导图,迅速厘清内容的前因后果。

做出评价。阅读的高手,通常都是评论的高手——在评论中提供信息增量。即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能整理出反对的原因,这次阅读也是有益的。

如果以上步骤你都做到了,就可以进入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不是为了看书而看书,而是为了研究而读书。

比如,要研究中国在世界的定位,你可能阅读过施展老师的《枢纽》。如果收获很大,就可以以施展为线索,看他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谁的观点、感谢了谁的帮助……那不妨把这些人的著作也进行一次系统阅读。这也是看书时要特别重视索引、鸣谢和附录的原因。

如果想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门类,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史——先去看看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比如,想了解西方哲学,就先去读《西方哲学史》。通过读史,能快速建立起关于这个学科的坐标。之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深入学习。

张秋伟摘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

开篇引起读者阅读关注及思考。提出阅读“高于自己的书”的难度:我们的阅读能力不够。为下文“如何‘真的阅读一本书”做铺垫。

买书前用“系统略读”方法来了解“书的轮廓,主题的价值”来判断是否应该买书。

“快速阅读”之后,再按照“弄清书的结构,找出重点章节,明确作者要讨论的核心问题”这三个步骤来“分析阅读”。分析之后尝试对书进行 “评价”,更有益处。

举阅读《枢纽》这本书的方法,具体证明如何进行最高的阅读层次“主题阅读”。同时强调看书时要特别重视索引、鸣谢和附录的意义。

培养“真的”阅读一本书的能力,懂得进入新的知识门类,就要系统学习了解学科,通过“读史”,建立学科坐标。

总?结

有同学总感叹“读书无用”,因为读书之后不懂应用。更有同学毫无计划地去啃较有难度的书籍,每当遇到难解难懂的地方,就轻易放弃,“跳读”过去。类似这样的阅读问题,都是不懂“如何‘真的阅读一本书”,当读高于自己能力的书的时候,更需要一种正确的、合理的阅读方法。读书有法,读书用法,能增进理解能力,阅读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本文通过“系统略读”“快速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步骤的介绍,为同学们介绍读书的方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特约教师:辽宁省鞍山市第六中学?何翠)

猜你喜欢
读史读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读史(外一首)
我爱读书
读史即悟
“超学科”来啦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读书为了什么
茶 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