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融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2019-11-14 01:56周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流入地户籍制度农民工

周航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农民工数量达2.77亿.其中,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达1367.1万人,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9.76%.(邬志辉,李静美,2016)

我国政府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政策经历了从"两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到"两纳入"(纳入城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再到"两统一"(统一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为随迁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服务,统一随学生流动携带"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的演变.毫无疑问这些政策对于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新的问题在不断凸显,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问题值得关注.

教育融入是指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福利,使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全面地参与教育全过程,分享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所有学生都能被接纳与融入,共享教育成果的状况.(徐丽敏,2009)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问题

(一)教育起点融入问题

教育起点融入指的是入学机会的均等状况.按照政府颁布的"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农民工随迁子女应该能够较为顺利地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据统计,2011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已达到79.2%.(教育部,2011)这样的数字无疑是可喜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还有相当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入学问题上遭受着障碍.

对于农民工而言,异地就学政策要求的居住证或暂住证、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对于农民工是个不小的挑战.农民工随迁子女只能进入流入地户籍学生挑剩下的学校,一般为一些质量较差的公办学校,甚至可能没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这意味着,农民工随迁子女并不能享受城市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甚至不能和城市户籍儿童享有一样的入学机会.

(二)教育过程融入问题

教育过程的融入是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排除一切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平等地分享教育资源,获得学业成绩的发展.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融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学业成绩方面的融入问题

农民工所具有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远远比不过城市人,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缺乏相应的意识与能力,最终使得其子女的成绩不如城市里的孩子.

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减负政策,全国各地的小学都开始实行"三点半放学"政策.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往辅导班,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而经济能力相对较差的农民工,则很少会将孩子送往辅导班.这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班内的城市子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课堂教学方面的融入问题

在课堂教学方面,这些孩子面临着教师期望、师生互动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期望.根据罗森塔尔和贾克布逊在其著作《课堂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曾提及的:"儿童的社会阶层会影响教师对儿童的期望,学生一旦被教师根据其家庭经济地位分组之后,教师期望就会形成刻板印象效应.在互动中,教师期望低的学生得到的赞美最少,得到的批评最多,得到的指导和互动的机会也最少."可以想见的是,农民工子女大概率会因为其父母的"农民工"身份而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待遇.

其次是师生互动关系.农民工随迁子女与老师的关系很淡薄,他们之间的课堂互动、课后互动都很少.这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会积极求助于教师,这与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有一定关系.约32%的学生在学校使用家乡话,他们因为语言障碍而不敢与老师交流,害怕自己带有口音的普通话被老师嘲笑、看轻.并且,由于上文所提及的老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表现出来的低期待,这些学生在心理上也难免会同老师疏远,不愿意与老师沟通.

3、教育结果的融入问题

教育结果的融入问题体现为义务教育结束后的升学难问题.从全国范围看,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平均升学率为56.19%,而随迁子女的平均升学率仅为 31.56%,低出全国平均水平 24.63个百分点.(邬志辉,2016)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的"两为主"政策是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的,不涉及中考及以后的升学事宜.

就读好初中的途径一为拥有该校所在学区的学区房,二为在竞争激烈的择校考试中取得头筹且要缴纳昂贵的择校费.这两个途径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而言都十分的遥远,他们既没有学区房,也没有好成绩,留在流入地只能接受较差的教育,还不如回老家上学.

这些回家读书的学生将面临流入地所受教育与家乡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毫无疑问,两地之间的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将会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适应新环境上,从而对其学习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国力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是形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社会制度的变革滞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体制原因.(江立华,鲁小彬,2006)针对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问题,应该在深刻认识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教育融入问题

在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问题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户籍制度.建国初期处出于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我国曾实行了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的户籍制度,由此导致了严格的城乡分割,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孙文凯,2011)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后,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纷纷前往城市打工赚钱,由此形成了民工潮,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的户籍制度并不像1984年以前那样完全限制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但是不同户籍对应着不同水平的社会福利,体现在医疗、教育以及住房分配等众多消费项目上,有当地户籍的居民比外来务工人员要享受更好的待遇.

只有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消除实际上存在的农民非农民的身份制,为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准备了体制性的条件.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户籍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必定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政府可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出台与本地情况相适配的政策,逐步减少城乡户口带来的福利差异.最终,通过这些改革给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一个平等的公共教育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城市教育.

(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流入地城市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公共教育服务

财政转移支付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环节,通过转移支付,可使各级政府有效履行其职能,使全体公民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和一般的行政管理、法律服务等.(王守恒,2011)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拨款是以当地户籍适龄人口数作为依据来发放的,所以当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入学时,实际上是侵占了当地适龄儿童的教育资源.

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43.2%,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占64.7%.农民工的集中流动给这些城市教育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经受巨大考验.(雷万鹏,汪传艳,2012)

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使得地方政府有能力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教育机会.为了合理分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成本,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保证流入地政府能够有足够的经费来为这些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服务.可以想见,当地方政府有条件安置这些农民工随迁子女时,针对他们的入学门槛便会降低.这些学生的入学难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合力,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过程问题的解决

在学校层面,要尊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自然融合.在师资配备、班级规模、教学方式上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刻意照顾农民工随迁子女,这反而使其更加内化"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至于是单独编班还是混合编班,都应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征而定.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老师素养的监督,杜绝一些老师的不恰当言论及行为.

在教师层面,则应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坚决不能将其与城市儿童单独对待.在课堂互动、课程考核等方面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老师的不恰当言论应当是被严厉禁止的.同时,教师应探索如何促进对农民工子女评价的多元化,以此来消除其与周围城市子女的之间的心理落差,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

在学生层面,要主动融入城市教育.社会融入不仅是被动的适应和接受改造的过程,更是一种主动和主观融入的过程.如果学生不配合,即使学校和教师采取再多的措施也是于事无补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要明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只有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付出努力、承担责任,才能公平地分享和参与教育资源和成果.农民工随迁子女要加强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加强对其就读学校的认同感,并通过摆正学习态度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等方式主动融入教育过程.

猜你喜欢
流入地户籍制度农民工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户籍制度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二元户籍往事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
论我国户籍制度功能的异化及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