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政治生态建设思想探析

2019-11-14 08:05柏华凤
学理论·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习近平生态

柏华凤

摘 要: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直接关系着党的建设的质量,以及党执政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明党内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党内政治文化、不断强化党内政治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优化从政环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供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有力推动了我们党在新阶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执政之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党;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001-03

习近平政治生态建设思想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并在科学把握国际发展大势、分析和研究国内发展现状、深刻总结党内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伴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不断加以完善,它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们党始终是一个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及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同时也是我们党的一大鲜明特色和优势,是我们党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国家和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政治生态宛如一把标尺,衡量着我们党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效果,同时也度量着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一系列观点和要求的提出,有着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彰显我们党的优势和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上以更自信的姿态带领人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

(一)生态的基本含义

生态,即指生物的生存状态,既包括其生活习性、生理特性在内的生物整体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一个整体状况的反映。

(二)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

政治生态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是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此后,在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多次反复强调,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政治生态即是政治主体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是主体生存环境内纪律、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一个综合反映。好的政治生态集中反映了主体生存范围内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状态,也是主体各项工作有序并顺利进行的重要体现。党的政治生态即是党员干部政治生活及发展状况的总体反映,是党内政治纪律、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果的一个综合状况,也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集中体现。政治生態的好与坏,关系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也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二、习近平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一系列观点和论断,不仅切合中国国情、合乎国家发展道路,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特色,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严明党内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党内政治文化、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标准作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在新阶段科学管党、有效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我们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严明政治纪律,把准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2]。我们党是一个有着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执政于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党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科学有效执政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他反复强调,党章是党的总规矩,是党进行各项工作的总依据,全党上下要遵循党章,时刻聆听党的声音,并坚守党的路线。要毅然维护党的团结,坚决抵制一切割裂、阻挠党内团结、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行径,增强政治自觉,站稳政治立场,握紧政治方向盘。要遵从党组织安排,遵循组织规矩,不搞特权,不越界线,保持党内空气清新,营建心情舒畅的党内气候。要进一步健全主体责任制,保证管党治党方向明确,目标清晰。要完善监察体制,强化监督问责,紧攥巡视利剑,牢扎制度篱笆,坚决杜绝牛栏关猫,强力制止“七个有之”,把政治纪律这支利箭时刻扣在弦上,一触即发。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坚守党性原则、凝合党心民心的经验总结,也是在新时代保证我们党先进、强健的重要遵循,必须继承和发扬。

(二)严肃政治生活,培养政治自觉

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是党内政治生态好坏的重要评判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自觉的重要举措。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要抓牢、抓实,不容松懈。全党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三会一课”,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党纪国法等思想理论方面的学习,将其作为鞭策全体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坚定政治立场的政治必修课,常抓不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是党内政治生活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党员干部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的重要标识,必须自觉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法宝,全党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四个服从”,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稳定、有序、祥和。党内民主是保证党内各项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要坚决维护。要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手段。人民群众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忧民所忧,乐民所乐,坚持民之呼即政之向,做让人民信赖和满意的好干部。要用好“阳光”这个天然防腐剂,“多开窗”“常敞门”,保证权力不变质,创制“阳光政务”,使党内政治生活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三)培育政治文化,涵养政治定力

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往往对党员干部的生存发展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健康的政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于锤炼党性修养、涵养政治定力起着关键性作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3]。我们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并把握其精神实质,用其科学真理不断去填补我们自身在理论素养上存在的不足,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为推动我们党在引领民族复兴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贡献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感染力和震撼力历久不衰,催人奋进,是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中国的力量。要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重温历史,重拾革命情怀,重振革命信仰,重扬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紧跟时代脚步,始终走在实践前沿的推进器,也是新时代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党的优良传统以及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侵蚀党的肌体,保证党身心健康、高效执政。全党要竭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最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推崇,做好时代先锋。

(四)强化政治标准,提升政治素养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4]。党员干部是一个政党构成的基石,是党内政治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关键。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本领,做到才高行洁、谦行奉公,并时刻谨记自己的每一个决策,以至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时刻代表着党,代表着国家和人民,做好人民的守护者、党和国家的捍卫者。要坚持大公至正,不徇私,不枉法,做到克己奉公、先公后私,努力做好先锋,引好路。要匡正选人识人用人风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决抵制“四唯”取人观,要做到不以显绩论英雄,也坚决不以潜绩评高低,做到不错用一人,也不错失一才。少数高级干部要有决策者的风范,做到勤思、敏学、慎独慎微,坚决不以权谋私,恪守政治原则和规矩,争做“四有”“四铁”干部,要努力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坚持自省和自律,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组织观念性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先锋引领作用。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严要求且不忘守防线,做到既在其位就力谋其职,正确行使权力并认真履行相应义务,忠诚于党的初心和使命。要时刻聆听时代强音,并始终站在为人类美好生活谋福祉的道义制高点,坚守初心,践行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严要求、高标准,把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养作为我们在新阶段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而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五)坚决反对腐败,永葆政治本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5]。新时代我们党即将开启新征途,反腐败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要持之以恒拓宽反腐覆盖面,强化反腐震慑力,竭力实现反腐无界限、零容忍。要加强党内的廉政思想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开展不同层次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培养其爱国、爱党、爱民意识,努力实现腐败现象早预防。要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廉政文化,在新时代依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和引领作用,依然能够凝聚力量、涵养精神,是我们在新时期管党治党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4]。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反腐败法治体系和检举平台等体制机制的完善发展,彻底祛除党员干部存在的特权思想,打破党内暗存的特权现象,坚持权力在制度的规范和限制下运行,保证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威慑在全党真正树立起来,促进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坚守防线,并恪守政治本色。

三、习近平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

党内政治生态清正与否,不仅关系着一个政党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党员干部的从政环境是国家一切工作开展的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环境,同时也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最重要的环境。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对于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发展基本方略、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驾驭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巩固执政之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指南

当今,国际形势变幻无常、波谲云诡,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也方兴未艾,与此同时,来自各方的挑战和考验也层出不穷。矢志不渝增强党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是情势所迫,也是时代所求。管党治党没有休止符,党内政治生态的建设,影响着我们管党治党的效率和效果,关乎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党员干部队伍是引领党和国家发展的先锋力量,只有自身足够强,党和国家的发展才可盼可期,良好政治环境的创建,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竭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从政水平、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修养、培养其政治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我们不断优化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和号召力、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供有力保障。新时代,我们党依然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的国家虽前景光明,挑战却也依然严峻,习近平政治生态建设思想,为我们在新时期推动党内政治生态的持续向好、完善党的领导、更好地驾驭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从容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指导,也是我们在新阶段順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科学指南,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更有效地管党治党,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向心力,把我们党更好地建设成为有魄力、敢担当、与时俱进的先进政党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客观需要

自我们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就一直写在党的旗帜上,它为我们指明了国家发展的方向,使得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兴盛和强大,它的科学性早已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中得以充分彰显,它的命运也早已与我们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6]。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新的阶段,党和国家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难题和考验,离不开新的、科学的理论来引领,只有在實践发展中不断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能更好、更充分地体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的当代价值和力量所在。我们要时刻熟练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始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并用其指导我们发展变化着的实践,使其成为我们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引领。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一系列主张和要求,是我们党在研究和分析新阶段国家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又一次继承和发展,具有科学性,更彰显了时代性,将为我们在新阶段把握国家发展规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解决各类矛盾和挑战、更有效地领导国家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实现新一阶段的国家振兴注入活力,最终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增添新力量。

(三)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它不仅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伴随着国家发展进步的始终。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一个政党长期、有效执政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实现更好发展的内在要求。站在新的起点,面对各种新的不同选择和来自各方的挑战,保持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是我们在新阶段积极有效地应对各方挑战、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人民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党的智慧和力量来源于人民,国家的发展进步依靠人民,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性因素,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联系、改善党群关系、推动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落实执政理念,巩固执政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为更好地认识并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基。新形势下,面对新的时代重任,我们迫切需要一个与时俱进,并具有强大领导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先进政党来引领我们新时代的步伐,来助力我们新时代的梦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思想,对于不断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保证我们党在面对来自各方的风险和挑战时,仍然能够从容不迫,并始终保持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是我们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然要求。

把握时代脉搏,永做时代先锋。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顺势而为,也是利国之举。党的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将为我们在新时代管党治党注入新力量,也将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引领时代、开创未来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管党治党没有完成时,政治生态的廉洁与否,关系着我们党在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长期清廉的政治生态,才能使我们党得以面对其他政治力量的分裂和破坏,依旧能够坚定立场,不迷失政治方向,能够竭力抵御各类风险和阻力,化解各类复杂矛盾,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显现,使一切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条件充分涌现,为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观点和要求,是在新的阶段把握国家发展新常态、更好地迎接党内发展新考验的理论应答,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仅有利于在新时代有效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且也为在新的时代下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实现富国梦和强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1,385.

[5]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18.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4.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习近平生态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标题党
盱眙生态藕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