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馆藏佛教雕塑鉴赏

2019-11-14 12:11郁健琼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佛像本土化雕塑

郁健琼

摘 要:佛像雕塑是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的重点内容,观众可以从陈列的历代佛像雕塑展品中了解到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最终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融为一体的渐进发展过程。

关键词:雕塑;佛像;本土化

金、红、黑三色的基本色调,隔墙采用佛教艺术中常用的莲瓣造型,壁橱形似石窟寺中的佛龛,露置的陈列形式,640平方米的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显得庄严而神圣。

展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北魏佛像轻盈飘逸,北齐和隋代佛像优美洗练、形神俱备,唐代造像丰盈多姿,宋代菩萨像秀美亲和。观众可以从展陈中体会到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最终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融为一体的渐进发展过程。

佛教自汉代从古印度和中亚传入中国,到南北朝至隋趋于高峰,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造像逐渐成为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主流。北魏佛像深目高鼻、挺拔俊秀、形貌古朴,既带明显的外来气息,又不乏浓厚的汉代画像石的风格。北齐和隋代的佛像在进一步本土化的进程中,既具有共同的时代风格,又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特色。

佛鎏金铜像(图1),北魏,通高22.5厘米。佛像螺发肉髻,面相丰满,眉目修长,鼻挺嘴巧,唇角内收,脸含微笑,表情慈祥。身穿褒衣博带式大衣,衣裙的纹理层次丰富、对称均匀。下裳及袖口外扬,犹如迎风飘展的羽翼,极具装饰性。佛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双脚赤裸立于底座。整件作品清俊秀美、神采飘逸,为北魏金铜造像之精品。

王龙生等造佛像石碑(图2),北魏,通高233厘米。北魏造像石碑制作较为粗放,人物造型古朴大方,极具写实味道,其形式承袭了浓厚的汉代画像石的风格。在内容上除了佛、菩萨、供养人像等,石碑碑面往往分层并以窟龛的形式装饰,常见汉画像石上的车马、华盖、马戏、角力等。此件造像石碑四周皆有雕刻,正面分多层,运用传统的汉画像石艺术手法,以浮雕与浅刻相结合,分别刻画维摩诘和文殊菩萨相对说法图、一佛二菩萨像以及供养人和车马出行的生活图景,图案空隙之处还刻有王龙生等供养人的姓名。整个石碑内容丰富,布局巧妙,生动地表现出维摩诘和文殊菩萨论辩佛理的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情,为北魏造像石碑之佳作。

释迦牟尼佛石像(图3),北齐,高161厘米。佛像以白石雕刻,螺发肉髻,眼光下敛,稍稍内收的唇角蕴含着亲切的笑意,肩圆宽胸,身披敞领袈裟,结跏趺坐于极少见的双重莲花座上。衣褶的刻画洗练概括,流畅自如。佛像双手残缺,但仍然可以想见其说法姿式。佛像的背光十分华丽,周边饰以火焰纹,五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中心雕有五尊坐莲化佛;宝珠形头光,中心饰莲花,外缘是一圈荷莲唐草构成的图案,极富装饰之美。佛像眉心有圆形饰物,惜失。释迦佛像丰腴秀美的脸庞,雍容大度的气派,呈现出明澈、智慧、慈祥的神情;加上精细富丽的背光,整个造像在和谐统一中呈现出释迦佛的慈祥和庄严。在这里,宗教境界神圣的主宰和艺术境界中唯美的形象融于一体。此北齐佛像基本上已经本土化,面相和同时期的俑像有共同点,优美的体态和生动的神情正是中国佛教艺术在自身的发展演变中根据民族传统所做的艺术创造。

道常造太子思惟石像(图4),北齐天保四年(553),通高52厘米。石像头部及右手缺失,为半跏坐思惟姿势。造像胸部稍前倾,背部略弯,腰腹纤细,臂部修长,左手搭右足,左脚踏莲花,右脚搁于左膝,身形姿态极为秀美。太子裸上身,戴项圈,佩腕钏,肩披宝缯,轻柔贴体。着高腰大裙,裙摆下垂呈波曲状,层次丰富,富有质感。整个太子石像人体结构把握精准,形象优美,造型优雅,写实而生动。太子半跏坐的思惟姿势,尽管因头、手残缺,但其余部一手支颐、低头思索的独特造型,使观众脑海中油然产生出人像潜心沉思的无尽遐想。

千佛石碑(图5),北周,高171厘米。千佛是自北魏以来,在石窟寺或寺外单体造像中较常见的一种题材。布局形式具有其鲜明的特征:在某一平面上雕刻排列整齐的上千小佛。本件千佛石碑布局严密、排列规整,为典型之作。石碑四面刻满小型佛龛,正背面横作26行,每行16龛,左右二侧每行3龛。龛内刻一佛,作结跏趺端坐状。虽然千个小佛形体较小,但佛之面相、形态刻画工整。石碑正面上部居中作一大佛龛,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二护法狮;背面正上方也有一龛,内刻交踋弥勒菩萨和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护法狮像。整件造像以满目整齐的上千小佛,使面对造像的观众有走进佛国世界的感觉。

阿弥陀佛三尊铜佛(图6),隋代,佛像高37.6厘米,底座纵23.4厘米,底座横30.4厘米。佛坛上承有一佛、二菩萨、二供养人、二狮子。中间佛的莲座左右各有一插孔,此位置原應为二胁侍菩萨,已遗失。造像主尊位于佛坛正中,主佛结跏趺坐于莲台正中,波浪形发髻,面庞丰圆,神态静穆,右肩袒露,右手做说法姿势。整个主佛造型简练,线条简洁。对比之下莲座和背光的造型却很华丽。莲座层次分明,装饰丰富,中腰饰以一圈人面,非常别致。背光边缘为透雕的火焰纹,内圈是唐草纹,唐草纹之间饰有七尊化佛。两侧的菩萨高髻宝冠,项戴珠串缨络,左尊持宝珠,右尊拈宝花,面相丰腴,神态宁静。供养人为一男一女,形体较小,女供养人披帛恭立,男供养人合掌礼佛,体现了虔敬的“佛徒信敬相”。佛坛最前面蹲踞着两只张口吐舌的护法狮,以衬托佛的神威。整件作品主体突出,布局合理,造型精巧别致,雕铸精美华丽。它以成铺形式出现,将佛国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表现了佛的慈祥与自在,菩萨的福德与庄严。

大唐盛世,文明昌盛,雕塑艺术也达到高峰。唐朝佛教雕像追求形体的完美,菩萨造型体态雍容优雅,神情端庄慈悲,表现了佛家超度众生的情态,造像更趋于世俗化。

菩萨石像(图7),唐代,高72厘米。这是一件难得的盛唐佳作。菩萨头戴高冠,面如满月,鼻正挺,嘴小巧,眉弯长,眼睛微合,丰润秀美,神情平和安祥。菩萨胸肌丰满,“胡跪”式的坐姿、腰部收拢的长裙突出了菩萨柔美的细腰和妩媚的体态,褶襞刻画自然流畅,富有动感,形象生动有致。手部遗失,但残缺的雕像难掩其优美生动。整个作品以汉白石圆雕而成,石质细腻滋润,刀法精练娴熟,使之成为盛唐菩萨像的创作典范。

迦叶木雕头像(图8),唐代,高77厘米。迦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头像为圆雕,迦叶前额宽广,寿眉连头,目光深邃,眉宇紧锁,嘴角含笑,双耳饱满,俨然一位饱经风霜、大彻大悟的高僧形貌。中国古代的木雕佛像大都用浓重的漆金或彩绘加以装饰,此件造像表层仍留存有麻布和彩漆的痕迹。此尊木雕迦叶像虽然经历了千年沧桑,出现了剥落开裂的迹象,但仍保存完整。头像的后部有一个方孔,可能是与身体衔接的榫口,并兼做大型木雕件的防裂孔,作用是防止木材全部开裂,起到保护头像的作用。此尊木雕迦叶像造型朴素凝重,自然而富有生气,是唐代现实主义的光辉典范。剥落的彩绘裸露出的木质纹理展现了木雕艺术特有的质朴美。

宋代佛教造像愈发注重世俗的形体之美,多以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形,已经突破了佛教的仪规和模式,表现手法极为写实,外来的佛像影响至此已经彻底消失。佛像创作更加接近世俗,充满生活情趣。

菩萨漆金彩绘木雕坐像(图9),宋代,高92厘米。此像原出山西洪洞县永庆寺内。菩萨整体装束华丽,面容端庄,表情娴静。头带宝冠,右肩裸露,胸前佩带装饰夸张的项链。右腿支起,右手搁置膝上;左腿盘于身前。这种随意自然的半跏依坐式更接近世俗化,使人倍感亲切。以木代铜的佛教造像从五代开始逐渐多了起来。到宋代,木雕菩萨像已经成为寺院造像的主要形式。

菩萨泥塑立像(图10),宋代,高159厘米。此像原出山西境内。宋代的佛教造像已经完全世俗化,此时的菩萨像就似当时的妇女形象。这尊菩萨立像身材匀称,面庞秀美。用笔画出细长的眉毛,眉间有白毫,眼睛下视,樱桃小嘴抹以朱红,胸前挂有金色璎珞,系彩绘高腰长裙,腹部收拢的裙褶凸显了菩萨婀娜的体态,肩上有绿色披风,赤足站于莲花坐上。右手握状向上,左手摊开向下,双手应有持物,惜佚。菩萨苗条端丽,表情温婉娴静,似一优美的民间妇女。

猜你喜欢
佛像本土化雕塑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佛像面前的菩萨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