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马拉松最后一名遭劝退

2019-11-14 20: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跑者马拉松赛关门

2019年8月18日清晨,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在包头市鸣枪起跑。比赛期间,一名医疗志愿者在某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则视频,內容是在一辆大巴车里拍摄的赛道上的最后一名选手在走路,视频配着调侃的音乐,其配文是:“包头首届马拉松赛最后一名,就要坚持走着回去,全市人民都在等着他解封道路。”8月23日,此事突然被广泛传播,众多网友将矛头直指拍摄视频的志愿者以及赛事组委会。大家普遍认为,即便是最后一名,坚持完赛的跑者不应被劝退,更不应受到工作人员的嘲笑。针对此事,包头马拉松组委会官方回应称,该视频拍摄时间为上午11时10分左右,画面中的该名选手所在组别的“关门”时间为11时,当时他已超出规定时间。出于对其身体的考虑,医疗志愿者多次劝告其乘收容车返回。在此期间,有一名志愿者发布了视频,但其并没有嘲笑运动员的意思,组委会已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该志愿者也已通过电话向视频中的跑者致歉。

多维解读

无论如何都不应拍视频嘲笑参赛者

马拉松运动彰显的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参加马拉松比赛,能否获得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体会马拉松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马拉松赛场上总有人遥遥领先,也会有人奋起直追。但是,不管是跑在前方的精英跑者,还是努力完赛的初级跑者,那种顽强拼搏、坚持奔跑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尊重和认可。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当然应该尊重还在跑道上的跑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应当以服务者的身份,采取恰当的方式维护比赛秩序。但是拍摄视频,配上调侃的背景音乐,写下带有个人情绪的文字,这一系列操作确实有违志愿者的服务精神。

正如一名网友在留言中所说:“关注强者是社会的高度,关注弱者是一个社会的温度。”如果举办方都不懂得什么叫马拉松精神,不尊重马拉松精神,这样的比赛还有什么意义?马拉松赛事是展现城市魅力的一扇窗口。然而,在马拉松兴起的当下,却屡屡有赛事举办方经验不足、商业味道过重、缺乏人文精神等问题爆出。这包头首届马拉松赛事的“嘲笑劝退”事件就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赛场有了,资金投入了,不等于就有举办赛事的资格了。比赛规则需要维护,参与比赛者更需要尊重,作为赛事主办方,无论遇到何种问题,都应该用更平和理性的态度去解决。

跑马拉松应该遵守规则

为了保证参加马拉松赛的选手顺利安全地比赛,比赛期间比赛道路各段实行限时交通封闭。与此同时,各段也分别设有不同的“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到后,相应路段将逐段恢复开放社会交通。包头马拉松官网的竞赛规程显示,全程马拉松起跑时间为8月18日7时30分,25公里的“关门”时间为3小时30分(具体时间为8月18日11时)。视频拍摄时间为11点10分,当时该跑者位于本届马拉松赛段的23公里处。从那个节点算起,如果允许该跑者继续比赛,即使按照每公里4分30秒的配速,跑到25公里处也需要9分钟。这意味着,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关门”时间也将被迫延至11时19分,比预定时间延后了近20分钟。

每一名敢于参加正式马拉松比赛的跑者,都应该被尊重,即便是最后一名,也在努力完成比赛,我们更不应该质疑该跑者的初衷。但是,马拉松跑者也应该遵守规则,也要有契约精神。不管因为身体状况,还是其他原因,只要错过了赛事原定的“关门”时间,就应该遵守规则,按时退出比赛,这既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是对比赛本身的尊重。“跑马”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赛事本身为跑者提供科学的赛道、周到的服务,跑者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体能和心智。谁都不想看到类似闹剧再次发生。如果你是观众或工作人员,以后看到队伍末尾仍在坚持的跑者,请给予他们掌声和鼓励;如果你是参赛的跑者,看到前方已经“关门”,不妨潇洒地停下脚步,开心地乘上收容车,下次比赛再来,又有何不可?

猜你喜欢
跑者马拉松赛关门
马拉松赛
休闲个体的分类及其收益研究——以马拉松跑者为例
2021年有一家理发店决定关门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起而行之 初级跑者的跑-走-跑计划
中国跑者
如果我大声关门
马拉松,过热了吗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