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RP的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
——以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例

2019-11-15 06:06高级会计师苏昱霖李竺芮
财会月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物资预警模板

顾 霞(高级会计师),苏昱霖,李竺芮

新时代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审计方式上突出创新,促进监督关口前移,积极推进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后、事中与事前审计相结合转变,努力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的能力和手段,从源头强化风险防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1]。近年来我国三级医院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而内部审计信息化却严重滞后。

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新趋势是实施医院综合运行管理系统(Hospital Resoures Planning,HRP)。将ERP 与医院的经营管理特性相结合,从而开发出了HRP。HRP 系统是一个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其汇总了医院各方面的基础信息,形成统一的数据源,并通过后期的数据筛选和数据转换,对预算、财务、绩效、合同、采购等进行整合,实现前台医疗业务与后台运营业务数据的交互使用,以确保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联动。基于HRP构建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实质是将内部审计与医院的经营管理无缝连接,实施动态的审计监督,从而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由于HRP系统涵盖医院的人、财、物等资源管理信息,可以实现全面、动态的审计监督,并从源头强化风险防控,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一、基于HRP的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业务类型

1.财务审计。财务审计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预警型、分析型、检查型。重点对关键业务和资金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往来款项、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应付账款、三公经费、医疗收入、净资产等在财务收支上可能存在问题及会计处理差错、是否存在重复业务等进行预警和核查[2]。

2.预算审计。预算审计以合规性、相符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预警型、分析型。审计内容包括总体预算和具体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有无预算支出和超预算支出的现象,对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执行总体和逐项分析,检查是否按项目预算进行收支,并对预算执行的定量情况进行审计预警。

3.物流审计。物流审计以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预警型、分析型、检查型。从信息流和资金流角度对实物资产的购买到领用进行全程跟踪审计。重点对资产的利用率、库存物资积压率、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供应商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核查、分析和预警。

4.固定资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以真实性、完整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分析型、预警型。审查医疗机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情况,如:固定资产分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以及折旧提取的正确性;固定资产从采购到出入库管理、执行预算以及资产存量等情况,账卡是否相符,有无长期报废闲置资产。

5.科研经费审计。科研经费审计以合规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检查型、预警型。审查医疗机构科研经费是否有进行预算项目管理、资金到位和确认情况,支出是否合规,有没有超项目预算支出,经费是否专款专用。同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度进行预警。

6.合同审计。合同审计以合规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检查型、预警型。重点审查合同项目是否按合同规定进度执行,对于合同的款项支付有没有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或是否出现超范围超权限审批的情况。同时,对长期未了结的合同进行预警。

7.成本审计。成本审计以合理性、效益性为审计目标,具体模型为预警型、分析型。重点审查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完整型,以及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对科室成本、病种成本、项目成本的异常波动进行预警和分析,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以上内部审计业务的设计随HRP 功能模块的扩展而拓展。医院的HRP系统在进行系统设置时就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各关键环节,以及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因此,本文未将业务处理流程审计作为HRP审计的重点。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设计

基于HRP 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如图所示。

基于HRP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架构图

内部审计模型设计是指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别,对业务数据进行预警型、分析型、检查型的数据提取与处理,以实现对医疗机构的财务、预算、物流、固定资产、科研经费、合同、成本等方面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与非现场审计[3]。医疗机构的内部审计模型设计如表所示。

内部审计模型设计表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应用的案例分析

某三甲公立医院的HRP 系统建设自2016 年年初启动,已建成业务基础平台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基本正常运行并处于动态完善中。

根据以上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思路,医院建设项目计划分两期:第一期为财务审计、预算审计、物流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四大业务模块;第二期随HRP 的建设而拓展到合同审计、成本审计、科研经费审计等模块,并完善第一期的部分功能。系统一期上线后,审计部门在线抓取了该医院2018年的全部数据,实施线上审计为主、线下延伸相结合的审计。

1.审计管理首页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整体展示。在审计管理界面首页按时间筛选出预警信息,可以直观地看到各模板发现的预警问题数量,以及审计未处理数、审计已处理数、会计未处理数、会计已处理数。对医院2018 年所有数据进行筛选,显示预警信息为:“银行存款管理02”93项、“三公经费管理”5项、“预付款项管理”10 项、“往来款项管理”16 项、“现金管理”2769 项、“银行存款管理01”2 项、“往来款项管理02”5174项、“应收款项管理”3项、“应付账款管理”93项、“医疗收入管理”730项、“无预算支出预警”1666项。

2.模板设置列表。列表将会计、物流、预算、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预警、检查、分析等场景的数据根据等级筛选出来,以不同的颜色标记。在列表中,能全面查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物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对应模板的审计目标、预警等级、触发类型、模板类型及说明等,展示了审计需求。

3.具体审计业务实施情况。

(1)预警型审计中的财务预警数据处理。根据不同的场景对财务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审计部门对数据进行审核处理,可通过查询财务预警的12个具体模板发现所有问题。以“现金管理”模板为例,首先在模板名称选项中选取“现金管理”模板,然后输入需要查询的预警时间,如“2018 年1 月1 日 ~ 2018 年12月31日”,系统将自动筛选出需要审计的数据,其筛选出2769条预警数据。审计人员根据筛选出的查询数据逐一点击对应的记账凭证,查看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若符合,则审计处理输入“正常”;若不符合,则将问题记录下来,汇总后通过财务部门追溯对应的原始凭证,进一步查明出现问题的原因。其他模板处理方法相同。

(2)预警型审计中的预算预警数据处理。根据不同的场景对预算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审计部门对数据进行审核处理。该模块主要是对无预算支出的项目进行预警。从 2018 年 1 月 1 日 ~ 2018 年 12 月 31日,共查询到1666条无预算支出的数据。经追查,发现部分无预算预警属于正常范围,属于医院机动预算中列支的范畴。

(3)分析型审计中财务分析数据提取。根据分析场景提取财务数据,主要是对科目余额同比发生较大幅度变化的事项进行分析检查。

(4)分析型审计中预算分析数据提取。根据分析场景提取预算数据,主要是对支出预算进行分析,通过查询,可以将预算额与实际支出额进行对比,直接找到预算偏离过大的项目。分析数据的目标不是查找错误,而是通过局部数据的变化考量医院整体收支配比的合理性,以促进财务分析和管理。同时,也可通过数据的变化异常提示错误的可能性。

(5)分析型审计中的超预算支出查询。该功能可实现对医院各职能部门实际报销超出预算金额的项目进行查询审核,将超预算支出项目的名称、项目分类(费用类/资产类)、对应的业务科室、预算金额、实际报销金额、超预算金额信息逐一列示,方便审计人员进行审核。通过该模块查询出医院存在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的情况。对此,审计部门应立即通知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补充完善相关的审批手续,实现立审立改的审计目标。

(6)分析型审计中的物流分析数据提取。根据不同的场景提取物流数据。查询库存数量偏离的物资:输入取数期间和比较期间,输入差异数目,查询取数物资值和比较物资值以及差额,审计人员即可对库存数量有偏离的物资进行分析。查询采购数量同比增长较大的物资:输入取数期间和比较期间,输入差异数目,即可查询。审计发现,2017 年与2018 年相比,医院采购数量差额大于20%的物资共145 例。审计人员根据偏离数据进一步对比了年度预算、当年的收支配比情况,初步判断有部分采购是没有进行最佳库存测定的行为。

(7)分析型审计中的物资材料积压查询。根据自定义天数来查询积压的物资。为减少资金占用,合理配置采购,通过审计预警及时查询购买时间过长的物资,并适当提醒业务科室注意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输入物资材料的入库期间,再输入积压天数,或者材料编码或材料名称,即可根据天数查询物资积压情况,或有针对性地查询某材料积压的库存量。经查询,2018 年医院库存积压天数超过200 天的物资一共93 例。对此,审计人员进行了实地问询和逐一检查,对其中不合理的情况,及时向物资管理部门进行了反馈。

(8)分析型审计中的固定资产分析数据提取。根据场景分析固定资产的数据,查询固定资产库存数量同比增长较大的情况。通过比较2017 年年末与2018年年末固定资产情况,查找到库存数量差异较大的固定资产共22例。审计人员随即到设备库房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实地查看,并结合出入库的流程以及预算采购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9)分析型审计中的数据处理。对财务分析数据提取、预算分析数据提取、物流分析数据提取、固定资产分析数据提取中保存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审核。例如:在物资材料积压查询中保存了需要进行审计处理的数据,则在“物流分析数据处理”中选择模板名称“购买时间过长”,点击查询就可以查询到保存的数据,审计人员即可逐一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审计处理。

(10)检查型审计中的财务检查数据提取。根据检查场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财务检查数据提取主要包括余额方向检查、科目对冲检查、重复业务检查,以便发现余额方向出错、发生额存在负数、存在重复业务的情况。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审计人员通过查阅原始凭证,排除舞弊的可能性后,立即通知财务部门对会计处理差错进行改正。

4.审计结论。我们运用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对医院2018年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物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几大业务进行了审计。对模型筛选的待审计信息进行进一步核查后,发现存在问题31个,在审计过程中实现整改的有20 个,后续整改11个,共提出管理建议14 条,实现了事中与事后审计相结合、动态与静态审计相结合、全过程与某一时点审计相结合的全方面、全覆盖、全过程的审计。通过信息一体化、数据共享,部分问题可以直接在该平台上进行处理,减少了对业务科室正常工作的干预。对于分析型、预警型模块,除了可以发现问题和错误,还能提升管理绩效、减少浪费。由此,审计工作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查错向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

四、总结与展望

基于HRP 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医疗机构审计工作方式的创新,实现了信息采集过程和后期信息的全面共享,全程公开透明化、信息化,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监督作用,推进了审计信息化、智能化进程。该平台的建设可有效解决当前审计面临的数据提取难、甄别难等问题,通过平台下的对接、集成,实现多数据整合,对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全方位、动态、立体的实时监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随着后期建设的推进,可以让审计监督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医院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达到优化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全面促进审计履职的目的。

1.HRP 的建设情况会制约审计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只有现场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才能全面实现审计目标。目前,我国三级医疗机构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进度不一、运用情况不一,会极大地影响内部审计的实施效果。

2.数据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成为依靠。数据挖掘只是提出一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并不能保证其有很高的准确率。审计人员需要对数据的源头和参数的设置进行重点关注,即仍需要查看系统录入数据是否正确、参数设置是否合理,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3.将内部控制与HRP 进行有机结合是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基于HRP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更注重对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审计,而相对弱化了对流程本身的监管。对于关键点是否有效的评判,还需要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来匹配进行。因此,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下一阶段建设还应当逐步向风险分析、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方向努力。

猜你喜欢
物资预警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被偷的救援物资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救援物资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