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素质教育与日本“生存力”教育的比较

2019-11-15 04:43王雅金卫根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

王雅 金卫根

摘要: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产物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彼时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在同时期也进行了教育改革,并于1996年提出了“生存力教育”。作者对这两个教育理念在实施背景、内容政策以及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生存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531.3;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048-03

一、中国素质教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

1985年,北京八中提出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并于次年推出《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这是“素质”这一概念首次进入教育理论界的视野。所谓素质,是指建立于先天生理基础之上、使人接受后天的教育,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将知识内化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在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即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提出背景

改革步伐的加快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基础教育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增强了师资力量,并且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始施行义务教育。

(三)形成和发展过程

“素质教育”的确认,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982年,教育体制改革随着十二大的召开而被提上日程。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以此为指导性文件。“素质教育”思想经历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首次肯定,1995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规范,直到2006年其法律地位才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文件中得到了确认。

二、日本“生存力”教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

“生存能力”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1996年才受到人们的重视。虽出现在1998年版的《学习指导要领》中,但直到2008年才明确表示“生存能力”由“切实的学力”、“丰富的人性”和“健康的体魄”三方面构成,其中“切实的学力”包括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也提出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思维判断以及知识表现等能力的培养。

(二)提出背景

“生存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人性化的学力”的学力观中便初见端倪。“人性化的学力”的提出是为批判学校教育一味“填鸭式”而使学生沦为考试机器的现象。彼时日本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抗压及承受能力极弱,由此引发的校园霸凌、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自杀等事件层出不穷。文部省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将“人性化是学力”与丰富的人性和健康的体魄同时作为培养目标。

(三)形成和发展过程

以教育作为本国发展原生动力的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家庭收入不断提高,父母對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也不断增加。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加剧了学校迫于激烈竞争而不断加重的学业要求,以分数为学生的唯一评判标准导致日本成了不折不扣的学历至上社会。为此,教育改革的方向被确定为“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文部省于1989年版的《学习指导要领》首次提出了充实“个性教育”,营造“宽松时间”的主张。并在1990年发表的《关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划定了具体改革内容,即对课程的设置、对教学体系的建设、对教育内容的规划等,重申要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生存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发展。199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又对具体实施进行了规定。然而在2003年的PISA测试中,日本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排名分别从原先的第1、第2、第8下降到第6、第2、第14。而到了2006年,又下降至第10、第6、第15。这一结果的公布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愈加认为日本学生学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宽松教育”。

三、比较与启示

(一)实施背景的比较

1.共性比较。

提出的时期相同:两国教育理念的提出均为20世纪90年代。

所处的世界大环境相同:彼时冷战结束,世界形势有所缓解并趋向稳定,谋求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新旋律。与此同时,经济成为国家合作发展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广阔前景使得各国积极寻求快速提升综合国力的发展新机制。

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性相同:经济全球化掀起了两国对迅速提升综合国力、快速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探索的浪潮。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同:两国都以世界环境为导向,结合本国发展现状和已有的教育政策,制定并出台了符合当下教育环境的改革方案和发展目标。

民众对当时国内教育现状的态度相同:两国人民对教育模式和现存教育体制都有着质疑与反对态度。

2.差异比较。

两国文化底蕴不同:中国在商朝时期便有了正式学校,西汉时期教育制度逐渐完善,等到隋朝时中国教育制度已达到了世界水平。科举制度的制定和兴起,更是对隋唐时期的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推动。此后,宋代又在唐朝的基础上对教育制度进行了翔实的扩充。

552年后,日本大兴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宣扬孔子哲学,甚至直接吸收中国文化,为了多方面地移植中国的封建制度而派遣使臣、留学生和学问僧前往隋朝。到了奈良时代(710—794),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且偏重于对我国文化教育的模仿,其学术研究和教育内容也以汉字和汉文书籍为主。

两国对于外来知识的态度不同: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使得中国有着自身的“文化自信”,但也难免会有对本国文化的“固步自封”。而日本历来都是通过对别国优秀经验的不断模仿、学习而修正、发展自身的。因而他们对“外来知识”怀抱着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俯下身子”研究他国之长,以补本国之短。

两国国内环境不同:基础素质教育提出时,我国处于20世纪70年代。彼时国内教育相对停滞,国家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步现象尤为明显。日本“生存教育”提出时,其教育与工业发展并行,且从二战后开始施行的“科技立国”,使得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教育的带动下保持着极高的增速。

两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又对此做出了全面部署,至此我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日本在战后迅速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而后进入经济稳定增长时期。

教育改革的基础不同:我国教育的探索刚刚开始,改革的基础相对薄弱。二战后日本便走教育兴国的道路,有着更为深厚的改革基础。

已有过的教育尝试不同:我国此前对教育经验相对不足,尝试较少。日本已进行了若干年的教育尝试,并对教育制度有着多次的修正。

以期解决的教育问题不同:素质教育是为解决和应对“填鸭式”教育模式及“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生存力”教育的提出则是为了改变学生学力下降的现象而进行的,是对此前“宽松教育”的厘正。

提出前教育体制不同: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模式。日本则实行“宽松”教育。

两国对世界大环境的分析不同:我国缺乏对国际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深入、具体分析,因而对全球化发展方向的认识相对封闭,这使得素质教育在制定和实施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日本有着对世界环境更为清晰的认识,借助其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被渗透于教育政策的制定中。

(二)内容与政策的比较

1.共性比较。两国教育政策从概念的提出,到教育政策的确定,再到国家具体文件的推出与修订,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素质教育”经历了1985年《决定》的提出、1997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规范和2005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明确。而日本从1990年《关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1998年重新颁布《学习指导要领》到2008年修订《学习指导要领》,2017年又对《学习指导要领》再次修订,至此“生存力”教育才确立下来。都是对当时教育体制的改革,都以教育问题、人才战略作为国家建设的突破口:我国施行“科教兴国”;日本推行“科技立国”。

2.差异比较。(1)对学习时间的规定不同:我国“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控制并相应减少了中小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课外实践时间。国家为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出台了相应的减负政策,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重压。日本“生存力”教育缩短了假期,增加了学习时间,以保证必要的课程任务的完成。概括来讲为“两增一减”,即课程内容和课时总数的增加和对“综合教育课程”时间的削减,甚至取消其在初中课程的排课。(2)改革目标及任务不同:我国1985年《决定》中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3年《纲要》中提出我国的教育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日本以“为学生营造充实的学习生活、学校与社会共享理念相互协作、打造‘与社会共发展的学校”为改革目标。并提出培养丰富的人性、社会性和生存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提升教学创造力,以实现特色教育的教育任务。

(三)培养目标的比较

1.共性比较。主要目标相同:都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并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都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有着结合本国教育现状的深入反思。教育主体相同:都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个人发展。而不单纯以“高分”、“学历”为教育的导向。

2.差异比较。核心目标不同:“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日本“生存力”教育则为发展学生的“资质和能力”。培养宗旨不同:《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即要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日本“生存力”教育以“生存能力”为主要导向,寻求“知识”与“能力”的平衡。要求日本青少年要有基础扎实的知识储备、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实现自我的社会能力。

(四)日本“生存力”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日本的教育尝试和政策修订史,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更像是日本此前施行的“宽松教育”。它们是为纠正“唯分数论”和“学历至上”的错误教育思想而进行的探索,并期望以此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个性解除束缚、能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学生。而“生存教育”是为了修正“宽松教育”在实行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矛盾而提出的,有着向亚洲国家惯有教育模式靠拢的意思,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宽松教育”的完全否定和推翻。我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有着大体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教学方式改革和教育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亚洲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并以学生实际情况和发育水平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欧美国家教育模式为绝对参考。要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改变人才的评价标准,改变“分数高就是好学生”的片面评价方式,不以考试为唯一的“指挥棒”。通过参与科学研究,进行课外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感,从创新、交流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素质。但提升学生素质水平不能盲目扩大“宽松”范围,在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之前,课外实践和个性培养仍旧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基点,否则素质教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存教育”相较于“宽松教育”纠正了单一地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思想,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发现了教育改革制度与相关措施不配套的问题,促成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增设了“生存力”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与社会性。

我国应当以“宽松教育”为戒,学习借鉴“生存教育”,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避免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中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02):3-10.

[2]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1-6.

[3]刘邵岚.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