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田黄之谜

2019-11-16 05:20方鸣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艾叶

方鸣

若干年前,我曾在嘉德拍卖预展上初识一方戴熙的田黄石名章,印文:“醇士”。

戴熙,字醇士,清中晚期声名显赫的大书画家。我欣赏戴熙的诗画才情。他的画,精微淡雅,笔墨清润,《忆松图》《云岚烟翠图》堪称山水宝鉴;他的诗,风度闲适,文辞超逸,“远水平如席,远山高于枕”,可谓清诗佳句。人以物惟雅,物以人为贵。戴熙的印章自然是一件宝物了,且所镌“醇士”二字与戴熙存世书画的印文完全吻合,更不必说这还是一方素有“石帝”之称的田黄石印章呢!

只是,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这竟是一方绿色的田黄——一袭秋葵绿衣,浅绿泛黄,娇艳柔媚。印章呈规整的扁长方型,荷塘清趣纹薄意浅雕,石质凝腻,包浆滋润,光色莹莹,韵致悠悠,令我爱不释手,心有所期。但我当时确实不解,这明明是一方绿印石啊,怎么能是田黄呢?难道田黄也有绿色的吗?我满腹狐疑,却只能怪自己见识太少。虽然心存疑虑,但我偏偏就是喜欢这一方绿印石,是不是田黄其实并无所谓,恰如杜甫之诗:“不问绿李与黄梅。”是田黄当然更好,不是田黄也没关系,我原本看上的就是这一抺纯质的秋葵绿色,何况还是大名家戴熙的名章!

拍卖时刻,所幸拍卖师的落槌果断及时,价格没有被抬得太高,戴熙的田黄印章幸运落入我的囊中!

可是,我还是想知道究竟,这方田黄印章怎么是绿色的呢?莫非田黄也有绿田黄吗?嘉德公司标注这一方印章为田黄石,有什么根据呢?戴熙当年有什么说法吗?……从那时起,绿田黄之谜就一直困惑着我。

田黄原本就是黄色的田石,有桔皮黄、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鸡油黄、熟栗黄等不同的色调。田黄乃无根之璞,产自福州北郊寿山乡溪涧旁的水田,天赐之宝,十分珍稀。但水田里的田石不都是黄色的,还有非常少见的白色的白田、红色的红田、灰色的灰田、黑色的黑田,只是这些田石都自内而外透出一股黄气,散发一种黄味,所以人们就把这一片水田里所产的田石都叫做了田黄。这么多种色彩斑斓的田黄,可就从未听说过绿色的绿田,如果真有绿田,那一定更是名贵之物。

为此,我专门去讨教了寿山的石农,石农说,他们捡了一辈子田黄,从来也没见过绿色的。他们还说,他们也听说过绿田黄,但在他们看来,绿田黄不过是个笑话!

我虽然颇感沮丧,却不由得不相信石农的话,石农都没有见过绿田黄,哪里还会有什么绿田黄呢?嘉德的专家也未必都是对的。然而,如果世间并无绿田黄,那么,戴熙的这方印章又是什么呢?或许也是一种足可类比田黄的雅石也未可知。

既然绿田黄一时说不清,那就先只说说田黄及其他吧!

我玩赏田黄,缘自父亲。父亲一生收藏,尤嗜田黄。他藏有许多方非常好的田黄老印章,又是极品黄色,又是冻石方章,又是明清旧物,又是名家制钮,每一方都是天之尤物,还曾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办过展览,出过画册。

早年父亲常去东琉璃厂的萃文阁。萃文阁是一家专营印章篆刻的老字号,创始人魏长青和两个徒弟徐柏涛、李文新都与父亲熟稔。徐柏涛曾为父亲的一方田黄扁方章制过印钮,李文新与父亲更还有一段田黄轶事。一天,父亲把一方田黄冻石方章拿给他看,因为这方田黄的桔皮黄的石色实在太浓艳了,李先生恐其有假,二话不说,上来就把粪翁(邓散木,别号粪翁)刻的印文磨去了。当看到田黄表里如一都是浓若橙桔的黄澄澄的颜色时,才验明了这方田黄的正身。但好端端的田黄竟被磨去了名家的印文,令父亲扼腕不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还曾在西便门一带偶遇李文新先生。刚刚结束的文革浩劫,父亲被抄走了不少家藏文物,所幸所藏田黄大都还是保住了。劫后重逢,两人话语无多,李先生只问了父亲一句:“东西都还在吗?”父亲回道:“还在,还在!”李先生应道:“那好,那好!”然后珍重道别。

我小时就随父亲一起把玩田黄,自然对田黄有一种特别的情缘,近些年也渐渐新添了若干方老田黄印章。虽然我钟情田黄,但也同样喜欢绿色的印石,这也同我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有关。刚记事时起,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一方封门青自用印,石色与戴熙的这一方绿田黄印章非常接近,这大概也是我对绿色印石的一个最初的心相。

都说天下之印石贵黄,其实那是乾隆以后的事了。宋明时期,人们最崇尚的却是绿色的印石,如偏青绿色的青田石之封门青,而排在各印石之首的便是寿山石中的艾叶绿。

艾叶绿,色若老艾之葉的古老印石,绿中含黄,娇嫩美艳,隐约可见类似田黄中之红格。艾叶绿产于古时寿山的五花石坑,极其稀少,无脉可寻,南宋丞相梁克家当时就感叹“惟艾绿者难得”,到明代末年艾叶绿就已绝迹,留存于世的只有百年难现的零星遗石,还有印人们孤寂的回眸和藏家们美丽的玄想。艾叶绿印石与歙砚中的庙前青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存在和久远的传说。

寿山石有上百个品种,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又数不胜数,除当地的石农外,人们一般难以辨识得十分清楚。都说寿山石缺蓝少绿,是说蓝寿山和绿寿山比较少见,但绿色的寿山品种石仍可再细分为翠绿、青绿、黄绿、碧绿、褐绿、墨绿等各种呈色,真可谓绿盖叠翠、绿意盎然。

我藏有一方寿山绿善伯大方章,青碧沉郁、滋润凝腻,颇有几分艾叶绿的姿色,没有艾叶绿的时候,她就是艾叶绿的影子。我还有一方碧绿的寿山二号矿晶石,也叫“党洋绿”“鸭雄绿”,通灵清莹,宛若春水,美则美矣,却已近玉而不似石了。我还曾收过一方黄绿色的寿山芙蓉石,名曰绿若通,真是美若绿仙子,但其绿意却与艾叶绿有所不同。

更有芙蓉青、老岭青,也是寿山绿石中的名品,真似艾叶绿旁又几株绿叶芳草,兀自扶摇。

寿山的月尾山上还产有一种月尾绿,与艾叶绿极为相似,难辨真假,以至近代人们每以月尾绿充作艾叶绿,不过,这也许正应了白居易的诗中所言:“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月尾绿仍然是不及传说中的艾叶绿。

此外,市肆上也有不少外省的绿色印石的品种,除了足以和寿山石比肩的青田封门青,还有丹东绿、广东绿、西安绿、莱阳绿、浙江绿、雅安绿,真如宋诗里所描写的:“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都有各自的美感与风情,却并无寿山石那种特有的韵味。更有一种产自印尼的皮蛋绿,十分漂亮,令人侧目,但缺少中国传统印石文化所独具的人文内涵,对这种外来的石头,情感上难免有些隔阂。

艾叶绿与田黄、白芙蓉一并被称为“寿山三宝”。我曾读过应野平先生的《吟寿山石》,其中一句便是:“田黄艾绿芙蓉白,高格由来重艺林。”

白芙蓉也是我的至爱,八十年代曾在琉璃厂海王邨见到过一方数百年前的老将军洞白芙蓉印章,色若凝脂,方正古穆,至今不能忘怀!我后来收了不少的白芙蓉,虽然均为上品,但在我心中的位置均无出其右。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方白芙蓉已不知没于何处,惟求还能重现于世,与我共度静雅时光。

这些年来,我更是四处遍访艾叶绿,却也只见过若干疑似的艾叶绿,真觉得艾叶绿比田黄和白芙蓉更加难寻。艾叶绿存世罕见,真似绿野仙踪,忽隐忽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多少次似乎离艾叶绿已是咫尺之遥了,却又消饵于无形。直到不久前,我寻进了京城的一家寿山石馆,馆主拿出一方长方形素章,艾草有色,绿韵无极,馆主告诉我,这就是一方镇馆之印——艾叶绿!此时啊,真如王国维在《垂杨深院》中所叹:“拼取一生肠断,消他几度回眸”,我一身的精气,瞬间就被吸附到这方印石上了!

这确是一方传说中的艾叶绿,我头脑中一切的知识、灵感、直觉、体验都告诉我,这真的就是一方艾叶绿,如果这还不是艾叶绿的话,那么世间再无艾叶绿,我再也不去寻找艾叶绿!

我久久地把玩这方艾叶绿,如入化境,恍惚中,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方戴熙的绿田黄印章——都是完全相似的丽质,都是近乎相同的石色!摩挲间,两方印章的影像似乎渐渐重叠起来了,竟然合二为一,化为一体了。我仿佛猛然大悟,那一方戴熙的印章,莫不也是一方艾叶绿吗?对呀,那也是艾叶绿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过那就是艾叶绿呢!艾叶绿呀,你居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宋诗里所说:“不知夜月落阶前”啊!

我突然感觉有时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可能因为先入为主的认知障碍,竟会花费了很长的时间都不能想清楚。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直至今日,我在这一家寿山石馆的“须臾之所学”才帮我解开了绿田黄之谜,我才明白,那方绿田黄实非绿田黄,原是一方艾叶绿!

也许,我因此而失去了一方绿田黄,但我却得到了一方艾叶绿,这实在是一件让我既有些失落又有些幸运却最终让我开心的事情!不管怎样,我想,我毕竟解开了绿田黄之谜!

那天,当我兴奋地把自己这个重要的发现和唐突的想法讲给父亲时,没想到他却仍然坚持认为这是一方田黄,并且告诉我:谁说没有绿田黄?萃文阁的魏长青就跟他说过,田黄也有绿色的!

父亲让我再仔细比较一下,艾叶绿偏绿,而绿田黄透黄。

果不其然,真是如此!

我忆起了宋朝诗人葛长庚,他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苦苦谁知苦,难难也是难。寻思访道,不知行过几重山。……”为了解开绿田黄之谜,我似乎已经走过了遥远的探索之路,仿佛刚刚爬到了山的尽头,终于找到了艾叶绿,父亲的话突然又让我跌落回到了原点!田黄也有绿色的,世间原有绿田黄,戴熙的印章未必就是艾叶绿……这反过来又是一件让我既有些失落又有些幸运却最终让我开心的事情!

对呀,想想也就明白了!萃文阁的大老板魏长青,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一直在琉璃厂从艺,可以说是阅宝无数。魏长青认可绿田黄的存在,说明过去他一定是见过遗落世间的绿田黄旧物,他的见识绝非今人所比。而现在的寿山溪的水田里,多少年就已经寻不到像样的田黄了,更不要说绿色的田黄了,就如同艾叶绿在二百年前就早已没有了踪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些年的石农没有见过绿色的田黄,并不能说明寿山溪里从来就没有出过绿田黄,也不能否认绿田黄的恒久时光,只能说绿田黄本就极其罕有,近世早已采拾殆尽,飘落天外了!

那么,戴熙的这一方印章,到底是不是绿田黄呢?抑或是一方艾叶绿呢?夜读《诗经·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长夜无眠,我似乎已是心如止水,又似乎还是空水漫漫;似乎心有所解,又似乎终无所解。夜光下,却只把《小雅》的诗句字字译写:夜色如何?夜未尽,只见庭前烛火之光亮……

我知道,人间有两本大书,一本是自然之书,一本是历史之书;人间有两条大路,一条是自然之路,一条是历史之路。其实,绿田黄的答案,就在这两本书里;绿田黄的谜底,就在这两条路上。

偏偏记得宋代词人晁端礼有一首《虞美人》,岁月流金,千古吟唱:“不知何物最多情。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因为这一方绿田黄的神奇和奥秘,戴熙在我的心目中也似乎是格外重要了。后来,我不仅又陆续拍下了戴熙的若干幅书画,而且有意或无意地关注和搜集了有关戴熙的所有相关资料。难得的是,近日,我又购藏了戴熙的原本《习苦斋诗集》八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我把戴熙的诗卷轻轻地放置于书案,然后,在书册的配页上,仔细地钤上了戴熙的这一方绿田黄名章:“醇士”。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艾叶
寿山石种“体”态之妙与集藏之乐
不灭的初心(节选)
艾叶泡脚退黑眼圈
八闽大地 一览千年寿山石文化
梦想的力量
艾叶不只用来艾灸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艾叶飘香
寿山石 文化支撑市场
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