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现象研究综述

2019-11-16 06:33李元方
青年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

李元方

摘 要:社会工作是一项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为存在困难的案主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乃至助人互助为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职业倦怠则是由工作产生的一种身心枯竭乃至情感枯竭,社会工作者尽管在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的调节方式,但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且长时间处于其中的工作者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会产生社会工作行业人才流失、机构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开始重视此问题,但是国内学界对于社会工作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分析很少。基于此,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一、引言

自我国重视社会工作发展人才的发展相关纲要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投身于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中,但是社会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各方面因处于探索阶段,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和其他行业的人员一样产生职业倦怠。近10年中根据中国知网总库分析,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共6 898篇,每年都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虽然大部分的职业倦怠都存在于教育行业,但是近年来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研究的上升趋势则比较明显,但是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系统分析整理却几乎没有,下面本文将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

二、职业倦怠的概念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 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作为一个术语提出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Pines和Aronson主张,当个体长期处于对情绪资源的过度要求的环境下,而产生的一种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和精神衰竭的倦怠状态。Cherniss将职业倦怠看成是由于个体对职业期望过高,但付出与回报不一致,因而导致对职业失去激情时的一种应对方式。Cherniss认为职业倦怠有3个阶段,即开始的应激过程、中间的疲劳过程、最后的防御性应对过程。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提出了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包含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体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社会工作是一项为实现助人自助的非盈利活动,有着它独有的特性,但这也使得社会工作者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工作人员更易感染职业倦怠。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原因研究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知超负荷。信息时代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传送给人们的信息,每一个简短的信息都传达着复杂的信息。社会工作者在整体社会环境下的影响与生活上的困顿、个人的調节不良等问题下,与其他服务人员一样也会产生职业倦怠,下面将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系统整理。

(一)外部因素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通过回顾文献将外部的因素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类: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低、机构运营、机构支持以及薪资待遇。

1.社会工作职业认可度低

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其认可度仍然不够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主要来自于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他们多数认为社工就是民政、街道或社区的工作人员,甚至把社会工作当作志愿工作;一些学者认为主要是社会工作者自身对于社会工作职业的认可度不高,自小的家庭环境熏陶使社会工作者对于职业的追求以及所谓的“人生赢家”的理解加上他们的工作在刚刚进入社会所接触的过程中有所偏离,使他们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可度不高;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的了解不够,由于社会工作主要是承接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因而服务对象多处于被动接受服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莫过于“管理志愿者的人”“社区请的专家”“社会爱心人士”“政府特派员”等。对于社会工作者了解的人员很少,主动寻求帮助的人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有所限制。

2.机构运营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在台湾香港地区已发展得相对较为成熟,但是相对于部分地区的发展仍然有待提升,一些机构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尽管对于人才非常重视和在工作上很用心,但是仍旧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一些学者就注意到社会工作机构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构运营者对于机构内员工的工作分工不够明确,或者过分追求工作成效给社会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压力,或者是行政事务太多,亦或者是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又缺乏相应的晋升制度、福利制度等,导致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忙于应对各种工作中的问题,身心疲惫。另外,还存在有的机构为了追求效果而做一些表面的功夫,导致社会工作者比较厌烦这种现象也会产生职业倦怠。

3.机构支持缺乏

组织支持理论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下,根据需求进行社会交换的关系,是作用于社会发展的产物。而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工作内容上的,特别是那些刚刚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或者刚刚接触社会工作行业的工作人员,相对于有些发展不够成熟的机构,对社会工作者在情感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同时没有一个好督导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行政性支持、教育性支持和情感型支持,以及没有系统性的组织培训和指导,使得社会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琢磨,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就会产生焦虑、郁闷的情绪,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成效,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服务失败,更会影响社会工作在机构形象、行业形象以及社会支持中的公信力。

4.薪资待遇不高

学者陈睿琳指出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水平会影响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经济压力感和自我价值感,大部分社会工作者的薪资都不高,岗位薪资多集中于2 500~5 000元,而参加就业的一线社会工作者中的年轻人员较多,这个薪资水平对于很多年轻人承担的经济压力较大,同时工资水平较低的话与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劳动服务不成正比,缺失价值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蔡禾也曾经指出社工就业普遍面临着工资待遇低的状况,流失率较大。张慧娟根据访谈了解社会工作者的薪酬较低,满足不了他们对工资水平的追求,生活起来并不容易。吕勇指出社会工作的薪酬待遇让自身都成为弱势群体的社工无法自助,更何谈对其他弱势群体的“自助助人”,生活的无奈让他们失去了当初立志献身社会工作事业的热情和决心,或是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或是直接离职。

(二)内部因素

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上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身体或者精神上的不适,社会工作者也会因为在生活上、工作上等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相应的影响工作,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调节,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文中主要从自我调节和自我成就感两方面进行分析。

1.关于自我调节问题

Maslach将低个人成就感定义为,在经历了情绪衰竭、去个人化后,个体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助人者产生怀疑,觉得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效果和意义很少,成就感减低。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工作在一些地区发展得不是非常完善,绝大部分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很难保障,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也处于探索时期,一切的工作都无迹可循,靠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探索较多;另一些学者认为可能会由社会工作机构运营不善,使得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不够分明,因此使得社会工作者每天都忙于大量的文案工作,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而且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以至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不能区分于一般的社区或者志愿者服务,导致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成就感不能得到满足。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者大多是社会工作专业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对于社会接触以及社会地位的期望度较高,社会工作在他们刚刚接触时可能与想象的有所差别,使得他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落差感,也会使他们的自我成就感降低。

2.关于自我成就感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在工作中会不断与服务对象接触,活动有时也会贯穿整个服务过程。一些学者认为面对的是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服务对象在面对问题时或多或少有着忧伤、焦虑、困惑等情绪在里面,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服务对象时会受到案主情绪的影响或者是生活中的事情使得社会工作者不能正常工作,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效果。同时,社会工作者要求做到价值中立、案主自决,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强加给案主,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有自己的良好自制力。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工作者也会受到经济压力、重大家庭问题、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社会工作的情绪受到影响,如果社会工作者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个人的问题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拒绝各种因素包括服务对象给自己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一部分非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专业的知识,很多时候不用专业的思维去思考,工作缺乏成效就很难达到项目预期的结果,社会工作者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在平时的时间里做完活动后缺乏反思,不专注于服务,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工作本身,加上自身心理素质有所欠缺,就会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因为社会工作者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值得社会工作者进行反思。

四、解决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对策

各界社会工作学协会的学者对于社会工作者由于薪资过低、职业认同高低、机构运营以及机构支持不足等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些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主要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关于宏观方面的对策

赵篷奇认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的标准化,为保证社会工作基本服务不受人、时、空三者变化的影响,必须加快构建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深化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彰显社会工作的社会作用等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加快社会工作的发展[10]。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体制外转向体制内或者内外兼行、加强社会工作的政策化不断地向法制化的发展来提升社会工作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通过一些媒体、自媒体以及讲座、论坛等进行宣传。社工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的决策人。关信平认为应建立正式的专业技术类的社会工作职业,并且建立这一专业体系所需要的教育、培训、职业水平价体系,也应建立一套专业社会工作的财政制度,将社会工作运行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向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提供所需要的资金。总之,应从行政化、制度化的政府支持以及社会大众的组织支持等方面促进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工作形象,提升社会工作在社会支持中的公信力,建立社会网络支持,使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减少职业倦怠。

(二)关于微观方面的对策

孟亚男认为机构在行业内薪资整体提升之外,还应该从延长带薪假期、提供食宿等方面增加员工福利,通过细分岗位职级、做好系统督导、专业支持以及员工的职业规划来提高员工职业的认同和归属感来减少职业倦怠。骆姝利也认为一个机构自身是否有自助生存的能力,是否有相应的督导支持功能,对于减少职业倦怠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李帅龙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自主提升社会工作的能力,不断进行学习,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反思,不要为了工作内容需要、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要善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工作上的期待不要太高,要善于自我调节,通过多种途径使活动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学者李静认为社会工作者从自身出发要对于自己的职业有正确的认知,对自身在性格、能力、心里素质等方面也要有正确合理的认知,肯定自身的价值就不会出现期望过高自我满足不了的情况,要正确看待社会工作、调节自我,也需要掌握一些宣泄情绪的方法合理释放情绪,注重自身修养以及培养乐观的态度,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重提升自我能力,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五、研究评价与研究展望

社会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会影响身、心、社、灵各方面的精神状态,通过梳理已有的文献,现将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未来趋势总结如下。

(一)寻找更加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方法

理清了学者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产生的几点原因,国内学者对于职业倦怠的概念与由来进行了了解,对社会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在外部大环境以及内在进行了全面分析,但是并没有明確表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未来研究中仍需要对社会工作者进行统一的调查分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社会工作的调查需求分析发挥到极致,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进行量表分析,相对较为单一,除了应用常规的调查统计还可关注台湾和国外的一些新技术手段,如果可以应用在每一个机构中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对一的精确服务,帮助其度过职业倦怠期,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专业化、本土化社会工作职业倦怠的研究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分析在很多的原因和解决政策上达成了共识,研究也逐步转到了更专业化和本土化的研究上,在此基础上,未来发展可以根据本土化的需要对于每个地区、每个机构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特别对于那些不是共同拥有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本土化与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现有研究中缺乏对于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开展长期的横、纵研究,并结合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本土化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找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最佳途径,为社会工作者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孟亚男,周欢.如何处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J].中国社会工作,2018(24).

[2]王结霞.广州市中学女体育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文献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

[3]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1,2(2).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