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安顿身与心

2019-11-16 06:52董莉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城门

摘  要:《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承前启后之作,意象的创造上亦是如此。从《古诗十九首》始,楼的意象表达士人高洁人格、远大政治理想与曲高和寡的处境,城、城门(城阙)象征皇权、代表文人实现自身价值之所。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城;楼;城门;失意文人

作者简介:董莉,唐山学院文法系教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1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承上启下之作,这一点在意象的创造上也有体现,其中“城”、“城门”和“楼”的意象即是一例。

在《古诗十九首》中城的意象出现了一次,是在《东城高且长》中;城门的意象出现了两次,分别在《青青陵上柏》和《去者日以疏》中,楼的意象出现了两次,分别在《西北有高楼》和《青青河畔草》中。与动植物意象大量的、反复地出现相比,这一组意象出现的次数虽少,但对比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及同时期的汉乐府、汉代文人的其他诗作,便可发现《古诗十九首》中的这组意象对后世诗歌中通过城、城门-、楼意象寄托失意文人的忠君恋阙、思亲望乡、渴望成就功业、忧国忧民、伤时感世,追求身与心得到安顿的人文意识的一种符号性的文化内涵的象征表达,是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

《诗经》中城出现在国风中的次数为十次,城门(其中“东门”出现频率较多)六次,楼的意象未见。在二雅中城、城門出现七次;在楚辞中,写实意义上的“城门”在屈原的《哀郢》中出现。在《离骚》中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道“帝阍”、“阊阖”等。

《诗经》国风中多是用赋或兴的手法,将城作为所叙之事的地点与背景交代和所抒之情的现实基础,如《诗经 卫风》中的《北门》、《静女》、《诗经 郑风》中的《东门之墠》《出其东门》,《诗经 陈风》中的《东门之枌》、《东门之池》、《东门之杨》等,多数是表达男女相思或对贵族、诸侯的不尊礼仪、荒淫无道言行的讥讽与批判时的起兴之用。在《诗经 大雅》中“城”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几首记述周部族发祥史的史诗和以歌颂与祝愿为主的送别诗中,前者如《诗经 大雅》的《文王有声》、《公刘》等,后者如《崧高》、《韩奕》等。《诗经》时期,由于分封制,国的出现,在地域上有了都邑与乡野的区分,布衣之人在身份上也有了“国人”与“野人”的区分,城、城门(东门或北门)多用来指代周朝或某诸侯国,还没有比的意味,更无象征诗人理想的意义。此时民歌更多的关注在自身生活的基本层面:物质的衣食住行与生命的延续(爱情诗可以说是这一层面的延伸);二雅中叙述为“王事”奔波,围绕都城或修葺,或攻伐,或守卫的贵族与国人。

与《古诗十九首》同时代的汉乐府民歌中“城”“城门”基本延续了《诗经 国风》中的强调地域及诗歌主人公城市与乡野身份的概念,如《东门行》、《战城南》、《妇病行》等,没有人物精神世界的象征意义。在汉乐府民歌中有了楼的意象,是为衬托、突出人物内心的高洁与智慧美好,最典型的如《陌上桑》。

汉代文人诗中也有城的意象,如著名的《李夫人歌》,并没有在内涵上的新突破。

可以说,在《古诗十九首》之前,城、城门、楼意象的内涵还是更接近于实际生活的使用价值,为反映人的生存及其质量问题。

《古诗十九首》则不然,无论《东城高且长》中的城,或《青青陵上柏》中的城门,还是《西北有高楼》中的楼,都与士人的仕途遇合、进退,人生路上的孤独漂泊、探索,政治理想的实现破灭、人品的高洁密切相关。这一组意象与路、。路津、远道、长路、长道、轩车、宫阙、远行客、墓地等相联,分别象征最高权力中心——诗人的政治理想,为之奋斗、努力追求中所经历的人生中的种种苦难历程、诗人怀瑾握瑜之才和仕途无望之悲、生与死的门限等等,恰恰反映的是汉代下层不得志文人无处安顿身体与心灵的惶恐、无助、绝望与愤怒。这组意象继承了《诗经》、楚辞、汉乐府等在空间指向性的作用,同时将其进一步明确为处去国怀乡、仕途蹭蹬时保持高洁情怀、不与世俗和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象征,为后世文人诗歌创作在意象上赋予新意。

在曹植的《赠白马王表》中明确地沿用了这一内涵:“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他在《七哀》诗中用楼的意象抒发文人的仕途苦闷:“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他的《名都篇》、《赠徐干》、《美女篇》中这一组意象皆有使用。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对当时与后世的诗歌创作有巨大影响,当然也包括在意象的创造与使用上。之后的陆机、潘岳、谢灵运、谢朓等在诗作中都有沿用。遑论与曹植并称的王粲,在其著名的《登楼赋》中,使楼的意象成为后世的典型,“王粲登楼”成为著名典故,在后世文学中经常使用。

这一组意象在唐朝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著名诗人,王昌龄、李白、张继、刘禹锡、白居易、李贺、许浑、李商隐等都使用过。尤其是诗圣杜甫,有多首以楼、城为题和意象的著名诗作,如《登楼》、《登岳阳楼》、《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白帝》等等。杜甫一生就是在追求身与心的归宿中度过。

《古诗十九首》确如清代陈祚明所说是千古至文,能言人同有之情。渴望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富足与美好正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古代诗歌的永恒主题。而《古诗十九首》的表达方式是总结的其前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与文化内涵,又对后世诗歌有开拓之功。

参考文献:

[1]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罗宗强,陈洪.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城门
天下第一门
——酒泉晋城门
城门城门几丈高
由《行行重行行》品《古诗十九首》的游子思妇之情
《古诗十九首》的诗性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启迪
《古诗十九首》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教学实践初探
《古诗十九首》思想新解
虞山城门
城门苦荞
东汉城门校尉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