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神性与人性

2019-11-16 06:52王宇晨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

摘  要:《特里斯坦与伊索德》是典雅之爱的代表作之一。典雅之爱被学者普遍认为是浪漫爱情的源头,也是最早产生人文主义萌芽的文学题材之一。本文将通过研究《特里斯坦与伊索德》中的爱情故事,探索典雅之爱中的人文主义光辉,揭示十二世纪欧洲精神解放的过程。

关键词:特里斯坦与伊索德;典雅之爱;人文主义;精神解放

作者简介:王宇晨(1995.8-),女,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海伦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1

《特里斯坦与伊索德》最初是流传在普罗旺斯地区的民间故事,于十二世纪被法国诗人贝卢耶以书面用语重新改写。圆桌骑士特里斯坦与公主伊索德相爱,但后者被迫嫁给特里斯坦的舅舅和君主国王马克。这对恋人被马克王拆散,直到死后才重聚。

十二世纪的法国人被封建制度划分为不同阶级,并受到教会的精神控制,他们在婚姻和生活中并不自由。出于对自由和美好爱情的渴望,典雅之爱迅速在贵族妇女间流行起来。南部行吟诗人以圆桌骑士特里斯坦的传说为题材,表达了人们浪漫的愿望。

但《特里斯坦与伊索德》的故事更多地关注的是爱情,并没有明确表示出对政治和宗教的批判,它是否真的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将通过分析概括书中爱情的特点,来探索人文主义的痕迹。

特里斯坦与伊索德的爱情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爱情萌生在地位卑微的骑士和高贵的皇后之间;特里斯坦对伊索德敬重且服从,就像信仰女神;二人的爱情是婚外情,对婚姻而言是不道德的背叛行为。

一、人性:爱情与阶级差异

特里斯坦是为马克王效忠的骑士,来自封建社会的相对下层,是为贵族家庭服务的一方;而伊索德是马克王的王后,家庭中的支配者,处于最上层阶级。他们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

在中世纪的法国,婚姻对贵族来说,是一种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有效方式,因为贵族新娘往往以大量金钱、土地和父母的援助作为嫁妆。伊索德的婚姻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联合手段,如果伊索德没有与领主结婚,领主马克王将失去巩固自己统治的机会,伊索德的家族也将失去强大的女婿。因此,跨越社会阶级的婚姻是封建制度所不欢迎的。

特里斯坦与伊索德的爱情与封建制度相悖,但迷人而超前,他们敢于为爱反抗封建制度的婚姻和阶级框架。其次,特里斯坦对伊索德的爱,促使他变得更为勇敢、正直、文雅,他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马克王所在的阶层。为了得到贵妇的垂青,低阶层的骑士们效仿着贵族的生活和美德,不断拉近和贵族间的距离,使得阶级差距逐渐缩短。

另外,特里斯坦的爱情,也是对其效忠的领主马克王的背叛。爱情破坏了特里斯坦和马克王的友谊和君臣关系,使得特里斯坦被马克王驱逐,不再为其服务;马克王的政权也因此遭到了削弱。

因此可以说,特里斯坦对伊索德的爱,即卑微骑士对高贵女士的爱,是对上层阶级的挑战,包含着反对封建社会阶级制度的尝试。这种典雅爱情给了骑士对领主不忠的理由,也成了骑士夺取领主特权的开端。由于阶层构成了欧洲封建统治阶级的基础,特里斯坦的爱情也实际上撼动着封建社会框架的根基。

二、神性:圣洁的女士与完美爱情

伊索德被赋予了许多圣洁而神奇的特点:她美丽,高贵,善良,迷人,懂得医药知识。她是最初拯救重伤的特里斯坦的人,也是最终唯一能治愈特里斯坦致命伤痛的人,如同能够治愈一切疾病伤痛的慈悲圣母。

从伊索德身上可以看见带有神性的美德,但同时她也是一名凡人,她是圣母信仰的具象化与世俗化符号。《特里斯坦与伊索德》歌颂人的美德与情感,意味着神不再是唯一的文学主题。人们转而审视自身,挖掘人类本身的价值。

伊索德拥有中世纪法国人崇拜的圣母的特质,而特里斯坦对她绝对尊重和服从,就像爱着圣母。他们之间的爱纯洁美好,没有性和肮脏的欲望:特里斯坦与伊索德同床共枕时,两人之间的剑,避免了两人的肢体接触,象征着无性之爱。就如多米尼克·布戴所说:“……骑士必须服从他的女士……女士表现得不可接近……对女士的爱是对圣母的爱的摹本。[1]”骑士以爱圣母的姿态爱着高贵的女主人,并在爱情中品尝殉道般的痛苦,同时获取引导与救赎。

特里斯坦的典雅之爱是对圣母的宗教之爱的反射,同时也将爱转变为对女性的世俗之爱。敬爱的对象由神转为人,昭示着人不再满足于宗教信仰,天主教的控制力逐渐削弱。

三、天性:婚外恋情

典雅之爱的爱情永远是婚外情。在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和教会看来,婚外恋情既不道德,更是犯罪。因此,骑士与贵妇之间的爱情,总是面对着双重阻力。

婚外恋情起源于不幸福的婚姻,出于政治利益和繁衍后代的目的,伊索德被迫与年迈的马克王结婚,但她所爱慕的却另有其人。毫无疑问,对伊索德来说,这并非带来幸福的婚姻。

与特里斯坦相爱,是伊索德少女的天性,也是对遏制天性的不幸婚姻的反抗。对爱的渴求,使这对恋人敢于无视道德和婚姻的束缚,也表现出伊索德对无爱婚姻和道德框架的不满,以及追求世俗幸福的勇气。

典雅之爱中的骑士与贵妇的婚外恋情,违背当时的道德和法律要求,但也是摆脱封建制度和宗教精神控制的尝试。低阶层的男性与妇女不再顺从教条,而选择听从自己的欲望。他们赞扬人的本能,并以自己的意志去爱他人。当人开始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封建制度和宗教的控制力便开始逐渐衰退,人文主义开始引导人们的思想。

特里斯坦与伊索德的爱情,是人性、神性与天性结合的产物,促使骑士阶级打破固有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对崇拜神转化为审视人类自身的价值,并试图反抗封建社会和宗教的压迫。它既继承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宗教信仰,又进行了转化和抗争,孕育了人文主义的萌芽。

注释:

[1]多米尼克·布戴,《典雅与完美之爱》,巴黎索邦大学,2003.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作为“人文主义正义”的性别正义 *——评苏珊·奥金的《正义、性别与家庭》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历史概念教学探究*——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例
浅析亨利·摩尔雕塑
将人文主义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