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雪公主》改编电影看女性的发展

2019-11-16 06:52苑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女性

摘  要:《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的故事一向深受人们的喜爱。自1937年被第一次搬上荧幕以来,《白雪公主》衍生出众多改编电影。这一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作品在不同时代展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从多个角度体现了社会中女性与女性观的变化。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三部《白雪公主》改编电影,通过不同时代中《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与女性的关系分析电影中折射出的女性的发展。

关键词:格林童话;白雪公主;改编电影;女性

作者简介:苑婧,女,文学硕士,毕业于耶拿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与德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专业,现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外语系德语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3

引言:

作为德国文学史上一颗瑰丽的明珠,《格林童话》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其中的佼佼者便有家喻户晓的《白雪公主》。自1812年格林兄弟出版《儿童和家庭童话集》(Kinder- und Hausm?rchen)起,《白雪公主》的故事历经200余年而经久不衰,原因之一便在于童话故事丰富的解读性和演绎性。童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迎合不同时代、文化和读者圈的需要而不断被重述,其改编形式多种多样,从文学、音乐到戏剧、影视,在当今这个多媒体信息传播时代,童话改编电影便成了童话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自1937年被沃尔特·迪士尼第一次搬上荧幕以来,《白雪公主》的故事衍生出了众多的改编电影,它们对原作并非“忠实到字母”,而是创造性地改编原作,表达了对童话的独特理解,在重述中体现出了积极的原创性。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女性角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同时期的童话改编电影也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与时代社会相映衬的不同女性观,分析童话改编电影中女性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与发展。

本文从一系列改编电影中选取1937年上映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下称《白》)与2012年上映的两部真人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Mirror Mirror,下称《魔》)和《白雪公主与猎人》(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下称《猎》),从三个角度分析《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中折射出的女性的发展。

一、《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中女性的主体与客体

《白雪公主》的故事虽是以女主角的名字为题,但白雪公主本人在其中从未取得过真正的主体地位。读者对她的认识都是来自于她与别人的关系——她是国王的女儿,她是魔镜认定的最美丽的人,她照顾矮人的起居并接受矮人的保护,她成为了王子的妻子。读者透过魔镜的眼睛看她,透过猎人的眼睛看她,透过矮人的眼睛看她,透过王子的眼睛看她,在整个故事中,白雪公主一直是一位“她者”,她是女儿,是母亲和妹妹的结合体[1],是妻子,而不是“我”,她是故事中角色和读者观察的客体,而从没有一次作为“我”的形象为自己发声。

早期的改编电影《白》在情节上基本还原了原著,也延续了原著中白雪公主的地位。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不是將自己代入白雪公主的情感,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白雪公主的遭遇产生同情。虽然影片中公主与王子的爱情足以使女性观众产生一定的代入感,但这并不能改变影片中白雪公主仍然主要是观众观察客体的事实。

进入21世纪后的两部改编电影各自对原著的剧情做了一些改动。其中《猎》讲述了国王被邪恶的王后谋杀并夺权后白雪公主逃出监牢,在猎人、矮人和王子等人的帮助下率领大军攻入城堡,杀死王后夺回王位的故事。影片虽然使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白雪公主,也在设定和情节上为白雪公主增加了展现力量而不是母性的特质,但纵观整部电影,观众情感的主要代入点仍然是白雪公主以外的猎人这一角色。随着影片故事的发展,观众的视点由威廉王子转移到王后的兄弟费恩再转移到猎人身上,白雪公主仍然自始至终都是他人观察的对象,是一位“她者”。

而《魔》则展现了不同的景象。影片讲述了爱慕虚荣的王后为了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搜刮民脂民膏并使用魔法诱使富裕的王子与自己结婚,了解了民间疾苦的公主带领矮人救出王子,打败王后的魔法并解救了被诅咒的国王,让国家重新变得富庶幸福的故事。在这部影片里大部分时间观众的视点人物都是白雪公主本身,观众借助公主的双眼观察宫廷内的浮华奢靡,观察宫廷外的民不聊生,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观众也将情感代入到公主这一角色身上,从公主自身的角度体会她的情感,与她一起经历冒险和战斗,为她体会爱情与亲情的喜悦。与前两部影片不同,到了这个时候,白雪公主才终于开始从“她”成为了“我”,终于摆脱了被观察的客体的地位,开始获得了一定的主体性。

二、《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图景

不论是《白雪公主》的原著还是它的改编电影,故事的中心都是两位女性角色——白雪公主与邪恶的王后,但不同时代的不同改编电影都对这些角色做出了不同的阐释,展现出了不同的女性图景。

《白》中的人物形象与原著中差异不大,王后被塑造成邪恶丑陋的女巫形象,服装使用暗色,公主美丽,勤劳,善良,单纯,服装使用明亮的颜色,从视觉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方面提纯了两位女性角色的形象,更加符合家庭电影受众(主要是儿童)的善恶二元理念,便于儿童理解。影片中还开创性地使王后在毒杀白雪公主失败后失去了她引以为傲的美貌,与前文照应,突出王后恶行的恶果,后世的其它《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也纷纷沿用了这一设计。

《白》中的白雪公主与原著中公主的最大区别在于白雪公主的年龄,原著中的白雪公主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女童,影片中的公主外形则变成了十几岁的少女,这一点和不同时代文化下女性适婚年龄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此外影片删去了原作中王后吃心脏的情节,也删去了结尾处王后被迫穿上烧红的铁鞋跳舞至死的场景,进一步巩固了白雪公主单纯、无辜、被动的角色形象。

《猎》中的王后也被塑造成身着黑衣的邪恶女巫形象,影片中展现了王后杀人、吃动物心脏与吸取女孩生命力的场景,突出了王后的邪恶与残暴,但电影同时也赋予了王后独特的背景故事:她自小家破人亡,在童年的颠沛流离中认识到世界的残酷,她痛恨男性统治的世界,利用自己的美丽成功复仇,并继续用美貌和魔法攻略城池,推翻男性的统治。片中的王后虽然邪恶残忍,但她对白雪公主的残忍并非像原著与《白》中那样出自个人仇恨,而是为了吃下公主的心脏,让自己永久保持美丽,以保证自己继续拥有用以推翻男权统治的美貌这一武器。

《魔》中的王后则更像是一个世俗的普通女人。她因为爱慕虚荣花光了国库,又不愿为了钱财和又老又丑的男爵结婚,她爱上年轻富有的王子,为了得到王子的心不择手段,还在婚礼上像小姑娘一样兴奋雀跃,甚至连她加害公主也不是出于无差别的嫉妒,而是为自己排除情敌。王后虽然会使用魔法,但影片并未突出她的女巫形象,片中提到魔力来源于每个人自身,王后只是运用自身魔力的能力比他人略高一筹。此外片中王后的着装也不同于另外两部电影,除婚礼上的白色婚纱以外,大部分时间她都穿着金色的华丽服装,體现了她的轻浮虚荣,在招待王子的舞会上,王后则穿着显眼的红色,并打扮成象征自恋的孔雀形象。

新世纪的两部影片中白雪公主的形象也与《白》中大相径庭,《魔》中公主操持家务的镜头已经不再是影片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战斗镜头,公主的形象也不再是母亲或主妇,而是一位战斗高手。《猎》中则彻底舍弃了公主的主妇形象,也不再强调她的美貌,而是强调她坚强的意志,并把她塑造成了一位战士。

相对原作和《白》中公主的被动与其塑造的无辜性,《魔》与《猎》中的公主则主动了许多。《魔》中的公主救下被抢劫的王子,偷走税金并返还给市民,在婚礼上劫走王子并主动用吻为他解除魔法,孤身与王后操纵的怪物战斗,并在最后将毒苹果返还给了王后。《猎》中的公主更多地强调了她战士的特性,她刺伤大臣,逃出牢狱,召集军队反攻王城并最终亲手杀死了王后。

此外,在第三部影片《猎》中首次提到了公主的生母,她在被玫瑰刺扎破手指后许愿自己的孩子不仅有雪白的皮肤、血红的嘴唇和乌黑的头发,还有像傲雪盛开的玫瑰一样坚韧的意志,为公主日后的英勇表现埋下了伏笔。

三、荧幕上的女性与荧幕外的女性

每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当前时代社会的总体取向。《白雪公主》原著中的公主身上就体现了18世纪市民阶层女孩身上的种种理想特质:美丽、可爱、纯洁、忠诚、无辜与勤劳。原作与《白》共同将公主塑造成了勤劳单纯的主妇或母亲般的形象,并以她对王后的种种被动反应表现她的无辜——原作中除结尾处主动提供给王后铁鞋以外,公主都在被动地等待救助,删去了这一情节的《白》则更突出了公主的被动与无辜。

原作与早期改编电影《白》中女主人公的被动形象迎合了当时传统的女性观:美丽、内敛,被动地等待王子的拯救并通过婚姻获得幸福,而诞生于21世纪的两部改编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女主人公塑造成男性角色的拯救者和引领者,她们不再是必须依靠别人保证自己生存的柔弱女流或是母亲形象的模仿者,而是独立的个体,是她们英雄父亲的女儿(《猎》中的公主同时也是她坚强母亲的女儿)。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这一变化趋势不仅能从《白雪公主》的几部改编电影中看出来,同时也是整个电影业界的总趋势[2],对比《白》与同一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童话改编电影《冰雪奇缘》(Frozen)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荧幕中女性的发展与荧幕外女性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出现这一变化固然有女性运动造成的女性解放以及社会女性观变化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今的消费文化。观众将自身的期待与幻想投射到电影之中,向主人公寻求认同感并将之视为榜样,作为大众娱乐消费产品的电影自然就需要服务观众的期待。调查数据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时,20到40岁之间的女性就已经在电影观众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女性观众期望在电影中看到强大的女性形象,于是电影自然就会回馈消费者的这一期望,同时电影作品中的女性也是现实女性的写照。现代女性不愿再做勤劳、纯真、一味等待王子拯救的牺牲者,她们想亲自与邪恶斗争,她们想拒绝恶人递来的毒苹果,于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与消费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改编电影中,白雪公主的故事也染上了一定的女权色彩,使荧幕上的她成为了独立自决的新女性。

结论:

总的来说,电影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社会现实或社会期望,从同一原著不同时代改编的不同电影的纵向对比中更能清晰地看到社会的变化。《白雪公主》不同时期的改编电影就向我们展现了女性角色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顺从到主动反抗,从软弱到坚强的变化,同时这一变化也折射出了现实中女性消费能力的增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社会女性观的日渐开放。

尽管总体体现出了女性解放的趋势,但不得不指出,《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中的女性解放仍然是男性视角下的有限解放。《猎》将王后塑造成一位用暴力手段反抗男权政治的反斗士,但她使用的仍是顺应男权的方法,并且仍在遵循象征男性对女性评判的魔镜的指示,公主的形象虽然正面彰显了女性的力量,但无论被护送逃命还是被猎人吻醒,甚至片尾带领大军收复王城,她都处在男性的保护之下,并未获得真正的独立。《魔》中的公主虽然独自与王后的势力战斗,但她面对的只是单一敌人的小规模袭击,并且她最终只是恢复了公主的身份,并未接手王权,所以也不能证明她的完全独立。而《魔》中的魔镜作为王后本人的镜像,摆脱了另两部电影中魔镜的男性形象,虽然可以理解为象征女性对自己的接纳与喜爱,但王后向魔镜询问的“谁是最美的女人”这个问题仍然难逃男权社会下女性自我物化的窠臼。

古老的童话故事在不断被重述的过程中保持常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会对一经典的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做出新的阐释。或许未来会出现女性视角下的白雪公主,或许未来的白雪公主会拒绝王子的求婚,甚至可能出现不是由于受骗而是出于自我意志选择吃下毒苹果的白雪公主,一切都等待未来的电影工作者展开新的解读。正如《魔》中公主对王子说的一句话:“我想该是改变那个结局的时候了。”

注释:

[1]白雪公主在为矮人操持家务的过程中体现了“母亲”的特质(姑且不论她作为一个公主是怎样学会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在矮人为她提供庇护并多次拯救她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公主与矮人之间兄妹般的关系,所以说公主与矮人间的关系是母子与兄妹关系的混杂体,公主既是矮人的母亲也是矮人的妹妹。

[2]例如《古墓丽影》(Lara Croft Tomb Raider)、《霹雳娇娃》(Charlie's Angels)、《杀死比尔》(Kill Bill)等女性主演动作电影的热映。

参考文献:

[1][德]Feustel, Elke. R?tselprinzessinnen und schlafende Sch?nheiten. Typologie und Funktionen der weiblichen Figuren in den Kinder- und Hausm?rchen der Brüder Grimm[M]. Hildesheim/Zürich/New York: Olms – Weidmann, 2004.

[2][德]Georg, Robin Britta. Goodwifes, Karrierefrauen und andere Heldinnen. Frauenbilder in der Filmgeschichte Hollywoods[M]. Würzburg: Diametric Verlag, 2007.

[3][德]R?hrich, Lutz. ?und weil sie nicht gestorben sind ...“. Anthropologie, Kulturgeschichte und Deutung von M?rchen[M]. K?ln/Weimar/Wien: B?hlau Verlag, 2002.

[4][德]R?hrich, Lutz. Mann und Frau im M?rchen[A]. Lox, Harlinda. Mann und Frau im M?rchen. Forschungsberichte aus der Welt der M?rchen[C]. Kreuzlingen/München: Heinrich Hungendubel Verlag, 2002: 10-28.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女性
我家的白雪公主
我的白雪公主
译介铸经典,瑰宝恒流传——《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国际接受的动态流变》述评
可爱的白雪公主
青蛙王子
“过期”的《格林童话》
“过期”的《格林童话》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我家的“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