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荒凉,是他爱的人间

2019-11-16 06:52田慧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王佳芝李安张爱玲

摘  要:张爱玲的《色·戒》前后经过大约三十年时间的修改才终于面世,电影《色·戒》与张爱玲的小说相比,不同环境、时代下的不同解读;不同的故事内容细节的处理;对色和戒理解的不同内涵,都构成了电影和小说的隐形差异。

关键词:《色·戒》;张爱玲;李安

作者简介:田慧(1995.2-),女,汉,内蒙古太仆寺旗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1

读过张爱玲作品的人都知道,在她的笔下,描写的场景往往足够苍凉,让我们总是惊诧于人性竟还有这么丑陋的一面,就像《金锁记》里曹七巧不动声色地向三十岁女儿最佳的求婚者暗示女儿有鸦片烟瘾时的所作所为以及里边关于月亮意象的描写,给人的荒凉感力透纸背;而我们又常常被那朴实的人性打动,比如《倾城之恋》中,最后的算计终于化作了两个人相依为命的妥协,经历了生活的千疮百孔之后终于可以得到几年的岁月安稳。

而《色·戒》读来,感受到的却是作者冷峻而温热的笔触,以色或戒为窗口来窥视这个城市舞台日日演出的浮世悲欢。在小说里,张爱玲一边说易先生“矮子”,一边又在他们购买戒指的时候看到了他脸上的悲哀,这悲哀,足够激起她的同情心和母性去改变初衷,让他快走。或许人性就是这样难以琢磨,横过来一点,是平原,跨过去一点,是鸿沟。

电影《色·戒》与张爱玲的小说相比,除了内容上做了添加和修改以外,在整个情感基调和思想倾向上也有所不同。这需要从下边的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不同环境、时代下的不同解读

张爱玲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出身,在新旧文化的交替里感受着世事的变迁。由于她小时候对爱的缺失,造成了她长大以后对父爱的绝对渴望,所以她才会先后选择大她十四岁的胡兰成和二十九岁的赖雅,并且对他们都用情很深,一个让她遍体鳞伤,一个让她照顾十二年。她童年的经历也造就了她不问政事的个性,当身边的爱都缺失了的时候,哪有精力去管意识形态的抉择。就像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怎么去管别人要不要救亡图存。

而李安则不同,他出身于1954年的台湾,虽然处于与大陆冷战的历史时期, 但殷实的家庭并没有影响他童年的成长,在一个采访中李安说到,自己是一个温厚的人,我们从他的电影里便可以感受出来。所以在张爱玲笔下,故事里的人物更多的是势力、自私,是易先生口中的无毒不丈夫,而在李安的电影里,更多的是人物因果关系的前后关联,连老吴都是妻子孩子被杀害了却仍然计划救国的大义之人。

二、故事内容细节处理的不同

追溯到故事内容里,李安对《色·戒》的增改有以下两个部分。一是增加了易先生故意给王佳芝送牌让她赢钱的细节,这就增加了人性化的镜头,说明易先生对待王佳芝也是用了心思的,雖然用心的目的不纯正,但至少是给予她少许爱的,这里就为最后的结局做了第一个铺垫。

二是对刺杀行动失败后王佳芝的归路的设计不同。在小说里王佳芝要去的是“愚园路”,是她的亲戚家,她是想要暂时逃避然后应对的;而电影里她要去的是“福开森路”,是她和易先生之前一起去的公寓,说明在她的心里是认为他们可以重新开始。这就对王佳芝的心理作了不同的处理,小说里的她是想好后果的,即使要让自己逃避她依然那么做了,而且是在易先生并没有给她多少真心的情况下那样做的,更显示出她为了自己得到的一小点爱而不计后果,这更像是张爱玲,为了胡兰成的一点爱而不惜忍受他那么大的伤害。而电影里王佳芝是没有想好退路的,甚至是没有想好后果的,只是单纯地认为易先生该活,而且是在易先生多次用了心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这很像李安,而且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认为女性只是一时脑热,爱情的力量战胜了道义,其实不是的,女性是已然知道了这个后果,而依然选择飞蛾扑火,这应该就是女性身上的自我牺牲精神或者说是母性吧。从这个角度讲,就可以看出张爱玲下笔的极端和为爱不顾一切的性格,而李安则是比较平和的衡量利弊之后讲出的故事。

三、对色和戒整体内涵解读的不同

在对于色和戒两个字的解读里,两人也有所不同。张爱玲的色,是人性最原始的情欲,是男女关系的终极占有,而李安的色,是两个人的彼此用心,深入灵魂的慢慢感化;张爱玲的戒,是情欲之下变态的禁欲,李安的戒,是对艰难人生的深刻怀缅,是易先生摸着曾经他们有过鱼水之欢的床单的追念。在张爱玲笔下,这个故事更苍凉,在李安镜头下,这个故事更温暖。

从两性关系的角度讲,张爱玲笔下对于男性,更多的是绝望和利用,邝裕民如此,易先生更如此,女性不过是他们实现宏图大志的有效武器,与他们的爱国情绪比起来女性的贞洁都可以不值一提,这是张爱玲苍凉的地方,也是她绝望的地方。她的世界“沉浮在黄昏与黎明的交汇处,充满了色彩的幽暗与丰饶,如同在黎明的第一线晨光中挣不脱的昨夜的梦魇。”[1]而李安在电影里的描述对这个矛盾的深入刻画就很少,他更多的是从人性所能承受的重担的角度,去对故事进行讲解,比如王佳芝吸烟的镜头,喝酒的镜头,都表现了心理状况的极度压抑。

张爱玲和李安对于《色·戒》的不同解读,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情感张力,不论是小说的里的大量留白以供想象,还是电影里的夯实补充,都带给我们一场不同的盛宴。关于《色·戒》的主题,李安也提到说:“透过假装这件事情,你才会去有胆量,去触摸真实的东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对张爱玲笔下故事的理解,只有在给自己一层保护膜以后,才敢真实地感受人生。不论是张爱玲的苍凉,还是李安的温厚,都让我们领略了不同的风采,在张爱玲苍凉的笔下,是李安爱的人间。

注释: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1页。

猜你喜欢
王佳芝李安张爱玲
青梅竹马
九月雨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浅析《色•戒》的电影改编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品电影《色•戒》析王佳芝悲剧之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