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发展

2019-11-16 06:52刘小雨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二语习得语言能力

摘  要: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参与者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参与交际,而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发展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语言能力;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简介:刘小雨(1996.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1

本文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例,讨论跨文化交际与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能力问题。

跨文化交际发生在不同文化相遇的交际场合中,参与者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交换信息并达成共识。在以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持该语言的母语者的跨文化交际中,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会不理解母语者的行为、表达方式等,这是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不足,不能够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背后的文化与思维。

一、跨文化交际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重要性

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语言行为上,还体现在非语言行为上。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上,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总是在用母语文化衡量目的语文化,用母语知识衡量目的语知识,这些是文化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仅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误解或文化冲突,还影响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发展,目的语知识出现大量偏误,进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课堂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进行得体且有效的交际活动。文化是无意识的,而目的语课堂恰恰是文化影响他们的最直接环境。当任何语言的初学者在进行语言习得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地进行文化习得,但仅仅有无意识的习得还不够,他们必须有意识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应用训练,才能更好地习得语言。

二、跨文化交际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案例

1.婚恋是隐私吗?

在交际中,中国人的语篇结构是圆式、逐步达到高潮式、自然铺排式、重结果重内容式、现象罗列式。例如,中国的单身男青年在逢年过节回家之时,母亲会说:“昨天我买菜的时候遇到了原来的邻居王阿姨,她们家的儿子上个月刚结婚,人家的儿媳妇儿又白又高又漂亮。还有我们单位的老李,他的儿子前两天把女朋友带回家了,哎呦!那性格别提多招人喜欢啦!”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催促自己的儿子解决婚恋问题。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第一反应会是这是我的隐私,并且他们会表示惊讶与不解,为什么中国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是由于美国属于低语境国家,语篇结构为直线式、桥式,二是美国人认为婚恋问题是隐私,日常会话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中国人很看重婚恋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看到语言、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

2.节日要庆祝吗?

购买车牌号时中国人通常会下意识避开“四”,原因是汉语里“四”与“死”发音相似,中国人认为“死”不是好事情,故而“四”不吉。在华留学生却觉得并无不妥,他们也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很少用数字“四”。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先人,有一位在华留学生却在清明节时编辑祝福短信给自己的汉语教师。在这位留学生的母语文化中,“节日”都是应该庆贺的,而收到这份祝福的教师却并不开心。这说明,了解并认同第二语言环境的文化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高理解的人语言的能力。

三、结语与启示

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即当我们感知到一定事物就会立刻产生特定的理解,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由于参加跨文化交际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而我们研究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不应该被称为障碍,只能被称为差异。第二语言习得者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弱化差异的过程,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从而明确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与结果。

作为一名第二语言习得者,不仅仅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更要主动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关注目的语环境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关注巴黎圣母院起火?为什么中国人那么重视扫黑除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生来说,这不是政治问题,是隐藏在社会背后的文化问题。多和母语者交流、参与社会活动也是很好的交际方式,春节的时候和中国人一起吃写春联、团圆饭等等。文化活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语言能力发展。

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外汉语教师应更注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问题。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思维与文化具有相关性,他们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维果茨基认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的,然后才是心理的,言语能力的形成是在社会支持系统下通过最近的发展过程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宏观文化环境与微观文化环境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适合的目的语语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只有首先认同了第二语言环境的文化、理解了第二语言环境的思维模式才能从认知层面习得第二语言,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监控体系,这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发展,增强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第61-90页.

[2]赵美娟.乔姆斯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第60-100页.

[3]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第78-81页.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二语习得语言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