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写意梅花作品探微

2019-11-16 02:16乔金塔
艺术大观 2019年36期
关键词:写意文人画花鸟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陈师曾梅花作品的分析研究,来反映陈师曾的绘画艺术特色和蕴含于其绘画作品当中的画学思想。

关键词:陈师曾;文人画;花鸟画;写意

一、生平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江西义宁人。陈师曾出生于湖南辰沅永靖道署中,其祖籍为人杰地灵的江西义宁。“以诗书立门户,以孝悌为根本”一直为陈氏大家族所坚守。义宁陈氏崇尚诗文翰墨,祖传下来文墨余韵被很好地传承下来,读书习文始终伴随着这个逐渐兴起的大家族。由于这种内在精神被不断继承和发扬,使得这个家族快速显赫起来,成为清末至近现代政治发展史、文化史、学术史上的名门望族,陈师曾和其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胞弟陈寅恪,都是近现代政治文化史上的巨人。陈师曾被梁启超称为“现代美术界可称为第一人”。

二、陈师曾写意梅花的艺术特点

陈师曾的花鸟画创作在他所擅长的诸艺当中尤为突出,其风格不拘于一家之法,而是融各家之长。他自认为:“画第一,兰竹为尤;刻印次之,诗词又次之。”梅兰竹菊四君子是陳师曾最热衷的题材,其中画梅作品自有他的独特风格与气质。

陈师曾画风生动活泼、清雅文气,他把梅、兰、竹、菊作为自己主要的花鸟画创作题材,并能厚积薄发,取诸家之长融入自己的花鸟画创作当中。在他的作品当中能够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陈师曾流传下来的花鸟画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梅花的精美作品。陈师曾主张画梅 “奇不伤正,怪不伤雅”,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他的绘画观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陈师曾的梅花作品具有典型的文人画特质,特别是强调作画过程当中用笔的书写性。一般写意者往往不能形似,精细刻画者又难得神似,画中无神则不妙,精工刻画近乎逼 真则不难,但难得一个“妙”字,如果一味追求笔墨而忽略现实物象,也就不能达到“妙”的层面,若能达到一个“妙”字实属不易,既要有真实感的形象,又有别于自然形象,并能把事物的基本特征抽取出来进行艺术化处理,陈师曾在他的绘画创作当中始终遵循着这些绘画原理,作画前必先再三思虑,故能信手挥洒,胸有成竹,一气呵成。陈师曾画梅主要受金农影响,其梅花作品枝干挺拔而萧疏,花朵圆润而潇洒,暗香疏影,显现出一番孤高冷逸之风度,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墨梅图》,梅花繁枝密蕊,孤高冷逸,野趣十足,无论布局还是用笔都与金农极似。除了学习金农外,陈师曾偶尔也学习八大,如另一个幅《墨梅图》上题:“驴屋驴画意。 衡恪戏拟”,显然陈师曾此图拟八大笔意。再从画面分析:画中一株粗壮的老梅树挺立画面中,树梢间仅梅花三五朵, 虽是画梅,但不以突出梅花为主,而是突出枝干,笔墨极简而力度十足,由此可见八大对陈师曾花鸟画艺术的影响。陈师曾在画面营造的过程当中趋向简练,笔墨更倾向单纯,画简意却不简,在陈师曾的画作背后强调的是传统文人的写意精神,强调作画过程当中的不求形似,他认为“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何以言之?吾以浅近求譬:今有人初学画时欲求形似而不能,久之则渐似矣,久之则俞似矣,后以所见物体记熟于胸中,则任意画之,无不形似,不必处处描写,自能得心应手,与之契合。盖其神情超于物体之外,而寓其神情于物象之中,无他,盖得其主要之点故也。庖丁解牛,中其肯絮,迎刃而解,离神得似,妙合自然。其主要之点为何?所谓象征是也。”[1]

自北宋高僧画家仲仁和弟子扬补之始创墨梅画法,之后历代出现了许多画梅名家,各有师承,画风多样,但陈师曾并没有囿于某一家,而是师造化,这是决定他学习古人而能变通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师曾创作于1923年的作品《拄笏拜梅图轴》,从画面上来分析,无论是用笔用墨还是构图都受到吴昌硕的影响。画面由墨色一浓一淡两株梅花和一块淡赭色顽石构成。石头的勾勒方法出自吴昌硕,而梅花的笔墨比起老师吴昌硕来略显收敛,构图上也颇有吴昌硕的影子,后面一株浓墨梅花向画面左下方折枝,与石头相呼应,从而形成一种张力 ,梅干下方再用谈赭色点苔,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浓淡对比,画面落款也是吴氏一派风貌。与吴昌硕比起来,整个作品的墨色稍微谈一些,这缘于陈师曾倾向于文人雅致清静的绘画审美观。吴昌硕致力石鼓文多年,因此以石鼓文的金石笔法入画,作品中显示出古拙有力的气息,而陈师曾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气息却是秀逸挺拔、风神俊逸,可以说是学习吴昌硕而能自出新意。

三、陈师曾花鸟画作品当中的画学思想

在陈师曾的绘画创作当中,亦非常重视精神上的追求,他的绘画理论直接宣扬中国文人画的价值。他的花鸟画创作主旨基本上以表现文人感想为主,属于文人写意范畴。他将文人画的要素总结为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这些思想一直反映在他的花鸟画创作当中,他认为凡作画就是要表现性灵,抒发情感和兴致。在他的花鸟画中,一花一草,一树一石,都充满了文人气息,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和情感。“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否则直如照相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耶?何重乎艺术耶?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1],这也是历代文人画家长期以来所遵循和继承的。

参考文献:

[1]陈师曾.中国文人画之研究[M].中华书局,1928.

作者简介:乔金塔(1989.1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人,硕士,北京语言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猜你喜欢
写意文人画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