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设计中创新与融合

2019-11-16 02:16程湄原
艺术大观 2019年36期
关键词:融合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设计中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应用与发展,从设计的角度来提升其整体意蕴,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当代设计;融合

一、吉祥的文化内涵

吉祥,意为好运之征兆,寓意美好。吉祥,作为汉语常用词汇,它最早出现于古书《易经》:“吉事有祥。”《庄子·人间世》记载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而在《东周列国志》的第一百零八回也有提道:“征者,非吉祥之事,然出自始皇之意,人不敢言。”[1]“吉祥”可以说是人类亘古不变执着追求的主题,其意表现出人类对美好的向往之情。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历史变迁

中国吉祥图案文化蕴含着吉庆祥瑞之意,是华夏儿女们表达向往美好的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千年的智慧和实践的结晶。

它源于上古时代人民对图腾的崇拜,他们认为图腾能佑其平安。唐宋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唐代吉祥图案纹样特征趋于向花草植物方面延伸,与六朝质朴特点相区别,并形成了华美艳丽的特色。宋代,则汲取了前朝大部分特征,主要应用于丝织和陶瓷工艺方面。明清时期,应用达到了辉煌,随着“有图必有意、有意多吉祥”思潮的出现,吉祥图案的应用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有呈现,多元性特征明显。皇家吉祥图之华贵,民间吉祥图之质朴,宗教吉祥图之精深、文人吉祥图之委婉,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吉祥图案自出现以来,它被赋予了地域文化特色、时代内涵。时至今日,仍是当今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灵感来源。[2]

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创新融合的必要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其在设计方面表现突破。纵观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历史长河,可将其发展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产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此阶段是思想启蒙、广告设计公司、设计职业的产生阶段。属于与外来设计文化相碰撞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余年,此时中国现代设计进入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阶段,艺术设计行业受到重视。设计学院、设计类科室的成立速度如雨后春笋。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独特意义。第三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隨着改革开放,西方世界的诸多设计流派、思潮、理念等涌入中国;对中国设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大众消费选择不再单一,更注重产品其设计内涵与品质,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现代设计要紧跟多元化的发展潮流。[3]因此随着“越民族、越世界”思潮的出现,现代设计融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文化,亦是大势所趋。

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部分应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理性和现实两重性。商标作为标注产品的符号,集独立客体与艺术作品审美于一体。在商标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这种情况并非出现于商标初创期,对于传统吉祥图案的借鉴与融合,可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商标设计史。[4]如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标志,该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并由此演变。回环贯通的线,寓意中国联通公司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佼佼者,企业发展顺畅且生生不息。该标志造型有两个上下相连的“心”,它形象展示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这种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基底的设计,既有创新亦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此设计,亦是多了一些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

靳刘高设计 KL&K DESIGN 是享誉国际的设计顾问公司;该公司标志成功将吉祥图形“方胜”巧妙沿用并加以创新,表达了同心双合、相通相连的美好夙愿。简洁新颖,不乏韵味。

无独有偶,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止标志,还有招贴、视觉系统设计等。如国际著名设计师萧青阳为五十一届金马奖设计的视觉识别系统,就沿用了饱满圆融的回形纹,并将此巧妙地与金马奖的视觉识别系统进行融合。当时此设计面世后,赢得了国内外的一片好评。

这些成功地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例子不计其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特别的启示与思考。

五、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之路

无论是在手工业时代抑或是已主导两百多年的大机器生产时代,高水准的“造物的艺术”仍是“价值”“审美”以及“形式”的完美结合。立足于理论层面,现代设计不仅仅是感性与理性、社会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其所在时代的人文精神的产物。[5]

近年来,随着“大国崛起”“越民族、越世界”等热浪来袭,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创新与融合,势在必得。如今将人民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延伸到现代设计中的成功范例如雨后春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当代设计的民族化,对于国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世界文化而言,亦是贡献了一份“中国力量”。

因此,当今国内设计者要将学习优秀传统民族风格的艺术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兼顾,牢牢把握当代设计方法、时代方针;兼收并蓄,积极寻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着力点。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立足于当代现实精神风貌又继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打造出既具有本民族精神又是国际化的现代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黄全信.中国吉祥图[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3.

[2]吕彭.中国当代1990-199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9.

[4]侯晓盼.方寸故事-中国近代商标艺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程湄原,南昌大学艺术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等。

猜你喜欢
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价格变动的影响》“融合课”为例
公益广告
破次元
阅读理解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