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视角下的艺术原理

2019-11-16 04:30王佳锦
艺术大观 2019年36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时代

摘要:艺术风格是繁复多样的,然而在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却是以现实主义创作作为主要的一个创作方向。而在今天,我们又生活在一个图像信息全面井喷的时代,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越来越能被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所接受,当代的中国艺术环境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相较于国际艺术的大环境,中国绘画艺术,特别是架上绘画艺术呈现出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导的时代风貌。本文旨在以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艺术原理。

关键词:艺术风格;时代;政治视角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此时感性、瑰丽的浪漫主义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整个社会开始趋于理性,崇尚自然科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以事实说话,而非感觉和情感。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现实主义作为世界艺术样式的一种,在19世纪的法国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展。其目标是对真实的现实世界客观、真实的进行再现。

然而在中国,这种影响是滞后的。中国对于科学的探索本就晚于西方,例如摄影技术的使用在近现代的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得到广泛应用。时代背景的差异必定会带来认识的差异。因此在今天,东西方对于架上绘画及艺术风格的理解是迥然不同的。“八五运动”的意义,是改革开放以来终于有人从“绘画单一思维”[1] 中走出。当代中国的视觉艺术已经不再是现实主义“一家独大”,但是相较于西方的艺术形式仍占有很大的比列。

二、中国时代风格的形成

中西艺术的差异由对比产生,然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政治方针的趋向或是说社会大环境的需要。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使得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之后,新时代的翻身幸福,构成当时美术作品强烈而集中的主题,“伟大的祖国”“生活在光辉的毛泽东时代”“提高生产保证质量是热爱祖国的表现”等一系列创作主题,表明了当时宣传画成为美术样式的主导,而油画、速写、版画、年画等,已不再显现其自身画种的特性,统一为宣传画形式的手段和工具。[2] 新中国国际关系政策的指向性也主导着文化艺术的指向性,20世纪中叶,中苏双方的全面合作,使得在中国艺术领域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全盘苏化的趋势,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很快就影响了整个中国,从而使得中国艺术文化的走向产生了变化。当时的中国相对闭塞,可接触到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对较少,基本上都是来自苏联的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无论音乐、美术、文学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美术创作来说,苏联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也是受到法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影响,而中国架上绘画又是受到了苏式艺术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政治因素对于艺术的影响是广泛的,反思1950年代前期的彩墨画与中国画之争,应该看到其背后有着对中国画的本体与功能的不同认识。中国画是否能够为新中国的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当时衡量中国画价值的出发点,这其实是艺术的现实功能和艺术的长久发展的矛盾,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3]因此现实主义美术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需要,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种最主要的艺术风格。

三、政治学视角下的思考

艺术风格的发展一方面是自身内部理解方式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可以是外部推动力的影响。艺术风格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过,在各个新风格的形式中又孕育着新的风格。风格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包括建筑群、绘画等,既会有“古典时代”的出现,也会有“巴洛克时代”的出现。当然个别艺术风格也会出现例外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平行也不是完全的。周期性的发展势必带来回归的问题,这里的回归并不是一种回到过去的阶段,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一种前进性的复归。在这一过程中,“线描”和“图绘”的风格其实是往复出现的,在旧的形式中孕育着新的形式。而本文探讨的艺术风格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它更多地受到时代政治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代风格。

艺术是的發展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风格与旧的风格的问题,而是艺术家所采用的图饰问题,以及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性,或者说是艺术家所处民族的精神趣味导向。还有偶然性的历史事件对艺术作品的偶发性作用,到这里就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格的问题了,艺术家的民族性本身就已经产生了一种分化。艺术家作为艺术作品的生产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的变化,随着艺术作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要关心艺术家创作时内心的精神世界的运动,还要关系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吸引观众的,也就是要从社会接受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这要求我们不但要从艺术创作的内部还要从它的外部着手来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较真实的接近艺术的现实存在状况,也只有这样,艺术才能比较真实的接近艺术生活。

参考文献:

[1]吕彭.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

[2]隋晓栋.从中国百年现实主义历程 看当代架上绘画的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殷双喜.独立寒秋——潘天寿与1950年代的彩墨之变[J].诗书画,2017(02):102-110+265.

作者简介:王佳锦,中国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时代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