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戏曲表演的“实”和“空”

2019-11-16 04:30沈溢香
艺术大观 2019年36期
关键词:村姑小品戏曲

沈溢香

摘要:戏曲演员从进入戏校或从小拜师起,接受的戏曲基础表演理论就是“唱念做打”。这是流传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真理。事实证明了“唱念做打”是把一个戏完美演绎的最好的技巧。观众可以在欣赏唱腔的流转,可以享受念白的韵味,也可以感受到“做”和“打”的精巧和热闹。从艺这么多年,在“唱念做打”的基础和熏陶下,我覺得在我的戏曲表演中隐隐有了一个“实”和一个“空”。

关键词:“实”;“空”;戏曲表演

一、“实”

(一)角色的外在的“实”

这个“实”,不是生活我们常说的实在或者给予角色很多情绪设计的意思,我把这个角色外在的“实”解释为“接地气”。我们在送戏下乡的时候有些节目观众看了似懂非懂,这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最切实的感受,观众有没有互动,基于你的表演,台词是否给了观众一个强烈的感受,从而观众才会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反映出来和你互动,有时候感觉是不是剧本的问题,不全是,那就是我的表演是不是有问题,经过多年的舞台演出,曾出演过多部大戏小戏小品如《彼岸花开》《江边新娘》《一盅缘》《三三》等,在这些戏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乡村的,城市的,白领,小女人等等,在很多的表演的地方,比如反应日常生活的台词个场景上,我把握一个“实”字,也就是说生活中,如果有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语言,这样的事情,我就按自己看到的观摩到的经验,还原生活中人的语气,情绪,不另加很多艺术性的表演,让观者感觉我现在就是他们生活经常看见的人,事情。这种比较“实”的表演方式平时在小品中用的比较多,但如果在大戏中能用吗?我不知道这样的“接地气”的表演方式会是怎样的一个效果,于是,我还是先从小戏小品着手,在送戏下乡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我就用了这个“实”,果然,我期待的观众的反应如期而至,从观众的笑声中,掌声中,无声中,我感觉到了他们把这个我们表演的舞台当作了生活中的场景,这让我很有收获感。紧接着,我想着,这是送戏下乡,如果在剧院大舞台上,观众群体不一样,会是怎样的效果,在小品《方圆之间》,我出演方秘书,这个戏是讲送礼的,应该说在生活中一般看不见,但是这个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和情绪都是和生活中相差不大,于是在游戏台词中我便采用了“实”字,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观众的反响很好。欣喜之下,我又尝试着用这个“实”字,在大戏的角色身上加以实验,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有一次,中心要新排一部现代戏《江边新娘》,我分配到的角色是比我实际年龄大很多的三婶婶,我感觉压力很大,我想着能不能用自己平时想的接地气的表演方式“实”,但就是这样我还是很美把我,那段时间,我经常去乡下老家,去观察诸如阿姨,婶婶一类,年龄达中年以上的女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自己的揣摩,我觉得,应该找到了一种感觉,但我知道要过导演这一关,在排练那一天,导演让我自己先演一下,我演完后,导演有点惊讶说:我感觉到了一种真实。而且就让我这么演,这无疑是对我很大的鼓励。

(二)戏的风格和角色风格在“实”上的吻合

有的戏本事就是很接地气的,比如前面列举的《江边新娘》,是一个很接地气的现代戏,但是用戏曲的程式加以演绎,不知不觉就有了比较浓郁的诗意,我这个三婶婶的角色在戏中也有很多带着戏曲程式表演的内容,但相对来说,因为是表现现代人的喜怒哀乐,能找到接地气的“实”的表演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比如魏明伦先生的《变脸》,是近代戏,但是诸如《看戏》《审案》等场景中,接地气的表演比比皆是,人物在现实和表演中窜进窜出,体现出了很高的表演艺术水准。所以,我要阐述的“实”,一是角色上的处理方式,是否能贴近观众,取得共鸣;一是看是否和整个戏的风格不冲突,吻合,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空”

和“实”成反证的应该是“虚”,虚是一种缥缈的境界。而我从表演的另一面获得的是“空”,这个“空”不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感觉和表演现场的一种状态,我把这种“空”做过很多比喻,但一直没有很好的比喻,只是感觉如唐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和前面说的“实”来比较,“实”有点像歌剧中的宣叙调,只不过我再接地气一点,而“空”则是咏叹调,也类似于话剧的独白和戏曲的中心唱段,我曾经有一次演出在乡村的广场上,有一段戏演到动情处,下面的观众屏住了呼吸,台上也是一种安静得有点窒息的感觉,好像是夏天的蚊虫也没有了,整个舞台,观众,包括周围的环境都处于一种“空”的状态,那美妙不是演员是永远体会不到的,那么简而言之,“空”其实是演感情戏是的一种“无我”的境界,如我们中心的大戏《三三》,这个戏是按照沈从文的原名散文小说《三三》改编而来,是年代戏,讲述了一个淳朴的乡村村姑和一个生病的城里的少爷的故事,我在戏中出演另一个村姑,和女主村姑是小姐妹,但是角色确实天差地别,女主村姑是很多时间处于一种遐思,那么,女主村姑的情绪,表演经常是处在一种“空”的境地,而作为经常和她一起的小姐妹,年龄相仿,也同样有点遐思,只是遐思不如女主村姑多,所以,我的表演就是“空”的感觉占了大多,而“实”的感觉就少了很多。特别是女主村姑想象着出嫁的场景,整个舞台,所有的角色都处在一种“空”的境地,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忘我”的喜悦。再比如《一盅缘》这是我们中心获得(写几个奖项),的古装大戏,是按照我们本地古老的民歌“河阳山歌”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讲述的是古时相爱的两个青年男女因迫于门第的高低,只得相忘的故事,情节非常感人,而且加了民间阎罗司命的情节,特别让人激动,忘我的一场戏是最后一场戏,阎罗要分开两人,两人在奈何桥上宁愿做鬼也要在一起,不愿意喝孟婆汤,不愿意投胎再世为人,从唱腔到音乐,灯管道具都做了精心的布置,演员的表演更是处在一个“空”字中,心中情感的宣泄,达到了一个喷涌的节奏,这场戏的整个感觉就是情感到了最纯,最升华的时候,那时候的演员,甚至群众演员,伴舞,都被这个“无我”“空”给感染了,舞台上所有所有观众,整个剧场,都处于同一种呼吸中,都处于一种“忘我的”“无我的”空的环境,这样的空,我在小戏演出过程中也经常能体会到,所以,我也尝试着在小戏小品中来实践,在小品《方圆之间》中,感情戏不多,讲的是方秘书刚参加工作,想给一个姓郑的副领导和一个姓付的郑领导送礼的故事,都是生活化的台词动作,但当方秘书送礼送错,身心俱疲的时候,我选择了让这个觉得进入“空”的境界,这时候,这个角色的讲话语气,情绪,行动节奏都和生活中的方秘书不在一个旋律上,但是,恰恰体现出了方秘书此时的心情。我刚开始演这个角色没什么感觉,观众也没什么大的反应,我也尝试着全身心投入,但是没感觉,我就觉得是不是要改一个思路来塑造这个角色,就采用了在大戏中经常能营造出的空的感觉,忘我,只关注内心的情绪的渲染和宣泄,而不是关注日常生活的节奏,也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至此我也终于明白,演员在演出中如能达到“空”,那么戏必定感染人。

总之,我认为,在传统的戏曲程式“唱念做打”娴熟的基础上,能够加上“实”和“空”两个内在表演的手法和感觉,是我在这几年的表演中一直在实践,追寻的艺术程式,在现在的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的表演也要与时俱进,要让观者感觉“实”的亲切,也要让大家感受到“空”的激动,从而,可以让更多的观众来欣赏和接受戏曲。其实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经常说的“形神兼备”就是这个道理,我只是细而化之,相信有一天,我能达到老艺术家们的“形神兼备”。能真正把握表演的“实”和“空”。

猜你喜欢
村姑小品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临宋人小品》
插秧
传统戏曲
插秧
村姑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世相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