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党外人才可持续发展

2019-11-17 06:31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委统战部额图娅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才资源建立健全机制

◇ 文/ 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委统战部 额图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性,是巩固和发展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举荐和选拔优秀党外人才,建设一支素质高的党外干部队伍,使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可持续地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流动已成为最关键的要素流动,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因此,不断创新党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把人才集聚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来,已成为当前党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党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近年来,党委重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更是把这项工作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来抓。中央和地方党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党委领导、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具体实施、其他部门协助配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方法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方式方法中,有一些已很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亟须予以进一步总结、完善和发展。这些不适应性主要体现为:一是政策要求不清晰,执行难以到位。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发展缺乏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和措施,随意性大。二是责权不够明晰,缺乏有效机制,难以形成合力。目前,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分工方面,有关文件虽然也提出一些要求,但各部门、各单位究竟有哪些具体职责和权力,并没有得到明确。三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难加强。管理监督是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是社会发展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从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看,任用党外干部到领导岗位,既是旧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周期的结束,又是新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周期的开始。这就要求对党外干部,要从担任领导职务起直至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但实际上,对党外干部的管理监督仅限于对其阶段性工作表现的考核,这不利于保持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人才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党外人才更是缺乏。以东乌旗为例,全旗总人口7.07万,人才资源总量为5574人,仅占全旗总人口的7.8%,而党外人才3656人,仅占到总人口的5%。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二是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人才总数的90%,但大部分是经过各类电大、党校、函授等取得的学历。

(二)专业结构和行业分布不合理。据统计,全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教育系统有805人,卫生系统有318人,分别占全旗党外人才总数的22%和8.6%。非公经济领域党外人才207人,占全旗党外人才总数的5.2%。从这个比重看,经济类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从现有人才所在岗位看,搞行政管理的少,从事业务技术的多;教育卫生系列多,经济系列少。

(三)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力不强。人才教育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人才的吸纳能力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竞争力在周边地区不能形成优势。由于缺少系统、深入的培训,无法提高自身素质,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原地踏步,部分人员只能开展常规性的工作。

(四)人才的成长机制不够健全,创新能力不强。陈旧的人才工作观念还没有彻底消除,人才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缺少创新,人才的流动不够畅通,手续复杂。重使用,轻培养;重学历,轻能力。此外,现有人才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上述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党外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势必会削弱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制度基础。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在各级党组织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觉得优秀的同志都入党了,党外干部表现一般化,党内具备条件的人有的是,用不着到党外去找,担心党外干部占了位子而挑不起担子。

二是选拔余地不宽。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党外干部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由于党外干部选拔使用力度上的原因,一些党外干部也希望通过加入党组织进一步得到组织的认可,从而使一些党外干部的政治面貌在工作中发生动态变化,导致党外人才可选余地小,进而导致党外后备干部储备不足。

三是素质仍待提高。尽管近几年通过各种措施,提高了党外干部的能力素质,使得一批优秀党外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不少党外干部的理论水平、领导艺术、工作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他们的参与意识及担任重要岗位、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创新党外人才工作机制体制的思考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机制,主要是指组织上为党外干部的进步成长提供的外部条件和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工作方式,既包括教育、培训、发现、推荐、选拔、安排、使用的方针和政策措施,也包括科学的考核、考察、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等。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科学机制,就是要使培养选拔工作的诸多部门、诸多环节和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形成合力,融为一体。这种科学机制就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规范有序,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工作机制。具体来说,要建立健全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

(一)树立三大理念,促进党外人才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高度重视人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尽心尽力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营造四种环境,形成党外人才集聚的良好局面。一是努力营造有利于党外人才工作的政治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把人才工作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和人才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了解优秀人才的意见和呼声,定期听取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环境。建立党外人才信息库,形成人才综合信息体系,实现党政领导、社会工作、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乡土实用等人才的动态管理。搞好人才使用中的“结构性调整”,确保人才队伍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符合地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不断为人才的再学习和再教育工作创造条件,丰富和更新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养。三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工作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加大优秀党外人才奖励力度,党委、政府拿出专项经费对各类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落实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提拔任用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到重要部门任职;选派政治可靠、思想解放、热心企业发展的优秀年青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进行津贴补助,对在岗以及离退休的专家进行定期慰问;健全专家健康检查、子女入学等关怀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和福利制度。四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工作的人文环境。对各类人才,要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怀,感情上多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健康情况。开展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卓著成绩、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自主创业人员进行表彰,努力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三)创新载体,实现党外人才统筹发展。一是开展人才队伍现状调查,着手对人才队伍现状,特别是企业人才、牧区实用人才资源现状等进行调查。编制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为人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建立人才信息网,把各单位、企业的各类优秀人才录入人才信息网,充分发现和使用人才资源,达到既能节约人才引进成本,又能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的目的。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到本地工作。利用互联网、人才交流招聘会、组团赴外招才引智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优秀人才。四是建立与区内外高校合作交流联系制度,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招聘更多急需的紧缺人才,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就业。五是加大农村牧区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继续向牧区下派科技服务队,加大对农村科技扶持、科技成果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六是多渠道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在外各类人才的作用,广泛联系全国范围内各类在外高级人才,积极组建本地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人才库。

(四)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提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坚持以后备队伍建设来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切实做好党外人士统战工作,研究拟定《东乌旗委统战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意见》,将其纳入全旗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在换届中班子的配备上要强调党外干部的配备,要着眼于换届工作抓紧培养党外干部。建立《东乌旗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大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重要意义,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培养选拔党外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一是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将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干部人事工作进行通盘研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分管领导责任,每年由组织部牵头、统战部配合,对领导责任制的实行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一般由组织部、统战部共同召集,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联系、沟通和信息交流,对党外干部工作中的重要情况进行通报,在党外干部提拔任用、变动调整前通报征求意见。三是建立健全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联系制度。努力在党外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发现、培养、选拔、任用和合作共事、发挥作用等各个环节,做到前后衔接,各负其责,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六)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协作配合的运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明确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范围和条件,党外干部一般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统战工作条例》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强的政治鉴别与把握能力、较好的群众基础、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已确定的后备干部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和轮训。对比较优秀的党外后备干部,采取小步快走、多岗位锻炼的方法,及时安排他们进行轮岗或到基层挂职锻炼,待条件和时机成熟后,及时提拔使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特别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可选拔担任部门(单位)行政正职。三是建立与党外领导干部谈话和联系帮助制度。组织上每年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进行一次谈话。

(七)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层层推动的督查机制。一要制定党外干部工作实施方案。二要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包括定期汇报、定期抽查、定期走访、定期反馈等制度。三要建立健全经验交流制度。通过创办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信息刊物、建立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网页或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供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交流平台。四要建立健全上级组织、统战部门检查指导制度。

(八)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规律。一是扩大视野,拓宽渠道,不断优化党外干部队伍结构。扩大民主,广纳群贤,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社会公论,在更大范围选拔党外于部。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推荐党外领导干部人选的作用。根据新时期人才资源分布的新变化,逐步消除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积极探索从新的社会阶层和留学回国人员中选拔优秀党外人才担任领导职务的路子。二是创造条件,改进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三是充分尊重、真正信任党外干部。党组织尊重、信任党外干部,支持党外干部开展工作,是保证党外干部有权有责、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要根据党外干部的特长,合理分工,扬长避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外干部分管工作范围内的重要事项包括人事问题,党委在作出决定前,应事先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猜你喜欢
人才资源建立健全机制
强化债券市场逆周期调节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我国乡镇企业人才资源建设研究
传统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比较分析
皮革机制
高校人才资源主权论
南漳县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