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2019-11-18 02:06文/晨
时代报告 2019年2期
关键词:春联楹联对联

文/晨 光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到热闹的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如果说新年时节,人们要穿新衣、布新菜、放新炮,那门楣上点缀的一点新意,莫过于一副寄寓着长寿、丰收、富贵、平安的春联。老舍对春联也情有独钟,“大红的纸,黑亮的字,分贴门旁,的确增加喜气”。

周汝昌先生曾说:“春联是举世罕有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帝王们会令饱学诗书的翰林撰写春联,悬挂在紫禁城的高门广柱上;平头百姓们也会熬上一锅糨糊,在红纸上写下新年祈愿,贴在自家斑驳落漆的大门上。文人们饱蘸浓墨,在春联上表达家风和志趣:“忠厚传家久,读书济世长”;农户们不通文墨,也会贴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春条,祈求一年好运。

春联的普及,使人联想到为中国所独有的对联文化。在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看来:“对联是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阴阳对立、以对称为美)与汉语特点(一形一音一义)的综合产物。它灵动鲜明,雅俗共赏,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以最少的字句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中国人似乎天生就是“对偶”的民族。从富户厅堂到穷家茅舍,从庙宇亭榭到酒肆茶楼,只要有一处容身之所,就可寻到对联的影子。抗战时期,日本的轰炸机时时略过昆明的天空,西南联大的学生还会在藏身的防空洞里,用碎石子嵌缀一副对联,或是“人生几何,恋爱三角”,或是“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从古至今,写文章的人大多热爱这种文字游戏。单是一部《红楼梦》,经典对联就不胜枚举:“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每副对联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尽言的故事。及至民国,新文学兴起,文人们仍对此情有独钟。寿镜吾老先生曾出过一副上联“独角兽”,鲁迅以“比目鱼”对之,令老师拍案叫绝;陈寅恪也曾出了个“孙悟空”的题目,学生们乱对一通,最后揭开谜底“祖冲之”,对仗工整,妙趣横生。

搞艺术的也爱对联。相声祖师爷朱绍文曾写过一副对联:“无时不怕穷经皓首,励精矢志紫气着身。”横批:“舌治心耕”。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正乙祠戏楼,戏台前方的立柱上挂着一副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如今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老家开了一家叫“山河故人·家厨”的面馆,大门上也有一副对联:“小武别二十四城随江湖儿女任逍遥,站台聚三峡好人慕山河故人天注定。”横批:“东海上传奇世界”。

在这些对联中,古典文学的形式美呼之欲出。“它的精髓就是词语对偶,声调对立。”叶子彤说,“我们有同类对,如‘风舒柳眼,雪积梅腮’;有方位对,如‘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此地即西湖’;有数目对,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有连珠对,如城隍庙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人’……种种修辞手法,不胜枚举。”

对联,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知识与思想,也融入了中国人的习俗与传统。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正一点点抹去传统的印痕,人们仍记着“不贴春联过不了年”的传统,但大多只是去超市买印刷好的春联,千篇一律的字体,写的不是“平安富贵”,就是“财源广进”。

猜你喜欢
春联楹联对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巧出对联
新春联
新年快乐
孔府的年节楹联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
王志滨诗词楹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