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德修养 打牢从政之基

2019-11-18 10:46王富
党课参考 2019年16期
关键词:政德私德公德

〉〉〉〉〉 王富

政德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成事之要。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必须把“立政德”放在第一位,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伟大事业。

把握根本遵循,领会政德建设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德”,一直高度重视,号召党员干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并对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出了严格要求。强化忠诚担当,严守大德。党员干部要做到在政治上不迷茫,思想上不偏向,是非上辨得清,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决不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强化公道正派,严守公德。对党员干部来说,守公德便是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要树立良好的公德形象,因地制宜选好致富之路,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强化自身修养,严守私德。党员干部要做到慎独,即使是在非公共场合,也要小心谨慎,不能因为无人监督而放松自己;做到慎微,严格落实作风建设有关规定,自觉抵制外界诱惑,常持止欲戒贪之心;做到慎交,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自觉抵制吃喝玩乐的庸俗之交、互相利用的势利之交。

突出政治标准,严格选人用人

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坚持以德选人。要把“德”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先决条件,健全完善知事识人体系,拓宽干部信息来源渠道,经常性接触干部,近距离了解干部;定期围绕班子运行状况、干部工作状态开展综合研判,真正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坚持以德用人。要以德才判优劣,按标准定取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把关;严格按照“九严禁”“凡提四必”等要求选拔任用干部;注重“政德、为民、担当、实干、公认”五个导向,坚决把那些政治上不过硬、作风上自由散漫、工作上不敢担当作为的干部挡在门外。坚持以德育人。要把政德要求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之中,作为发现、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标准;坚持以德育建设为重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对个别思想觉悟低的同志要及时教育,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极个别的害群之马要立刻处理。

强化教育引导,提升政德修养

树立高尚政德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党性教育。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持续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道德教育。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教育党员干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培训机制,规范党员干部个人私德行为、职业道德行为、社会公德行为。加强纪律教育。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与党的纪律法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认真执行中央决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严格制度约束,强化监督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建立政德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分类分层、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一般党员干部侧重考核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办事公道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对于党政正职侧重考核党性原则、民主集中制及“一岗双责”等方面。强化政德考核结果运用。要将政德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挂钩,有效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加强日常干部监督管理。要通过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访监督、网络监督的作用,织密群众监督等方式,着力发现干部八小时之外的问题。积极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重要作用,借助社会民间组织,对干部政德表现进行监督评估,促使干部培养良好政德。

猜你喜欢
政德私德公德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为党员干部建立“政德健康晴雨表”?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公德”与“私德”
昭化区探索建立基层政德评价体系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