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中的对农节目

2019-11-18 11:22
记者观察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三农现代农业

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要求,为他们提供自身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反映农民兄弟的心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广播电视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对农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对农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节目普遍偏少、节目设置不科学、节目内容“不对味”、节目整体质量不高、节目采编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

(一)在节目设置上都市化倾向明显,面向“三农”的节目普遍偏少

农村家庭一般能接收到30个左右的电视频道,而对农频道在电视节目播出的比例中显得微不足道。有人称之为“倒二八”现象,即占人口总数80%的乡村,仅拥有信息总量的20%;而占总人口20%的城市,却拥有信息总量的80%。我国有9亿多农民,他们是最大的受众群。但真正能针对广大农民朋友、表现农村题材、农村生活内容的节目却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对农节目,节目播出频度、播出时段等也不尽如人意,真正面向“三农”的节目少而又少。因此,对农节目必须对栏目进行准确定位,认真准确地分析受众特点,科学周密地进行策划,突出“三农”特色,强化服务功能,贴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农业生产,赢得农民的掌声。

(二)在内容上,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给农民以“隔靴搔痒”的感觉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已经不是农村地区唯一的经济来源,因此,有关农业活动的信息同农村大多数受众的经济活动的相关度大大降低,只对少数人如种植户或养殖户有较大意义。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不够妥当,其中有些节目采取外部购买本地剪辑的方式,以至缺乏贴近性,没有本地特色。此外,节目的服务性和信息量也大打折扣。还有些节目播出时间不固定,严重缺乏时效性,也不能提供信息服务,农民朋友难以形成固定的收视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认认真真做成了一个十几分钟的专题,节目从制作质量、角度上都没问题,但是农民朋友不爱看、不愿看。二是制作成了一个板块结构的节目,其中内容包罗万象却全是泛泛而谈,影响了可看性和信息量。

二、进一步办好电视对农节目的设想和建议

有人说,农业弱质,农村弱势,农民弱者。如果说“三农”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短板”,那么,对农节目则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短板”。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必须肩负直接服务“三农”的重任,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宗旨,围绕提高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大力宣传效益的典型与经验,才能使对农节目成为宣传农村政策的阵地,成为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帮助农民致富的窗口。

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应如何定位?简单一句话,即要为“三农”服务,农民群众的需求就应是广播电视对农节目的定位。当代农民最大的心理需求,他们最大的实际需求就是勤劳致富,而这也应该是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定位最基本的东西。农民增收主要靠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设施与手段来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水平、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这就要求对农节目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文章,要注重实用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时候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适合哪个具体地区的农民,对农节目特别应做到信息准确、技术实用、与农事同步。要结合农业生产时间和特点,做好生产指导性节目和种、养、加工等农业科技节目。请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根据各个时期农业生产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出现的病虫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到实地进行讲解,同时向农民朋友介绍高优农业新品种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让农民朋友通过收听收看节目,能懂得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知识。使农民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要让农民懂得生产结构调整带来的利益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等,专门介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动态和成功经验,农民朋友可以通过这一窗口多了解一些致富的渠道,节目的实用性才能增强。只有这样,我们的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就能精干实用,从而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三农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念好地里的“致富经”
深入考察调研 携手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